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权力的阶梯(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1/1页)
    这么说来,李斯方才说的话,那才是缓兵之计。    好个李斯!    李斯此子,一直顺着权力的阶梯不断向上攀登。    当年他和姚贾一起害死他的同门。    但是李斯始终都是为了权位,一昧的顺着大王的心思。    这样的人,即便最后位极人臣,又能如何。    怕只怕,落个五马分尸的下场。    孟子曰;非圣人莫之能王。    但是这个世界上哪有圣人。    大王也不是圣人,不过他要是圣人了,秦国也不会这样壮大。    大王不是圣人,这并不意味着,大王便不能为王。    大王有他们这些臣子。    为人臣子者,尽忠是竭尽全力要替君王,替国家排除忧患,而不是一昧的顺承大王的意思,为了博得大王的欢心,就去做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    王绾一想到这,浑身忽的来劲了。    “既然大王也觉得公子说的有道理,六国宗族才是秦国之敌,那么臣以为,大王在剿灭宗族势力的同时,反而应该抓住民心。”    嬴政听了,却很是不耐烦。    那帮庶民懂什么!    嬴政端坐在上座,右手紧紧握着剑鞘。    “王绾——”    嬴政重重的叫了一声。    王绾面色如常,还是恭恭敬敬站着。他并没有做错。    “寡人一直敬重你曾做过寡人的师傅,后来拜了你做秦国右相,还让扶苏娶了你的女儿为夫人,你莫不是还觉不满?竟然还对寡人宣教?”    听到这一声,本就有些年迈的身躯忽的抖了一下。    王绾低下头。    “臣并无僭越之意,臣只是希望大王明白,燕代楚之地,并不宜动兵戈。”    “简直无稽之谈。我秦国本就是靠战养民。燕国可以不战,但是和楚国的一战,绝对不能避免。不仅如此,中国之地,尽数归秦之后,寡人还要南伐!”    王绾听了,整个人都被嬴政铁青的脸色给吓到了。    但是他也急了。    “大王,万万不可。秦国是一个国,是民生之所,大王驱使万民,只为实现一人之野望……”    “住口!”    赵高在殿外听着,心想,王相这是怎么了,觉得自己太老了不中用了,所以想要提前谢老吗。    如今还真是人人都羡慕王老将军啊。    赵高想着,忽然感慨。    王贲倒是有个有出息的儿子。    而王绾,他的儿子虽然比之蒙毅显得有些庸常,但是看样子,王绾之子很快就要被大王拔擢为大夫。    但是,他的女儿,已经是公子扶苏的夫人。    重华夫人已经有了身孕,她若生了个男孩,那就是大王的王长孙。    这么算下来,王绾就是真的闲赋在家了,也丝毫不影响他们一家。    ……    事实上,嬴政早就生气了。刚才在诸大臣面前,王绾就公然提出和自己相左的意见。    若不是李斯及时出口,他当时就要同王绾争论一番。    但是现在,嬴政又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王绾说话,口中频频带个公子。    寡人真想知道王绾究竟什么意思?    而且王绾是从什么时候起,和扶苏变得这么亲近。    因为一个王琳。    扶苏听了一个女人的话?    虽然一开始,嬴政让扶苏娶王绾的女儿,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动了立储之心。    朝野之中,唯有王绾,不偏不党,最得嬴政的心。    而当时,考虑到扶苏是未来要做太子的,如今天下大局已变,娶他国之女,并不适宜,所以只有放眼朝中。    王绾的幼女,自然是上上之选。    可是扶苏走后,王绾几乎在不遗余力的支持着扶苏之前定下的策略。    而扶苏。    嬴政自然惦记着扶苏。    每三日,临淄郡必有报。    他从未想到,他那个老实忠厚的儿子,竟然转了性,而且还搞出来那么花样。    扶苏终于像个秦国的长公子了。    扶苏在临淄城的所为,不仅那些政策让他耳目一新,而且听顿弱的意思,扶苏还很受临淄百姓的欢迎。    或许对于其他君王而言,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眉头一皱。    但是嬴政似乎有些例外,他那个儿子,他再清楚不过。    但是如今,原本两个如今让他最信任的人,居然走的这么近。    嬴政从前还未怀疑过王绾有二心。    但是,王绾如今的行为,在有一下没一下的冲击着他的权力。    他嬴政才是秦国至高无上的人。    所以,嬴政并不喜欢这样的王绾,频频和他意见相左。    看着面色温顺恭敬的王绾,嬴政微微皱眉,语气悠悠道。    王绾听了一声暴呵,整个人像是被人从头到脚泼了一盆冰水,木在原地。    “大王息怒,臣绝无此意。”    嬴政却怒不可遏,忽的用手掌重重拍了一下漆案,声响极大。    “不,你有。”    “臣只是为秦国大业着想,若是大王认为臣对大王有二心,那就请大王责罚臣吧。”    王绾再次垂下头。    王绾的辩白,不是没有作用,嬴政听进去了。    “这件事,等寡人灭了楚国再议。”    按理说,天下未定,不应该在这个时候闹得君臣不谐。    “相国也年事已高,不若在家修养几日再出来。”    王绾听了,只是叹了口气。    “臣谢大王体谅。”    王绾身子一僵,微微向后退了一步,作揖拜别。    “臣告退。”    嬴政没再看他,只是埋头整理竹简。    王绾回府的路上,听到手下近卫向自己汇报。    “相国,从出宫后,一直有人跟着马车。”    王绾听了,拂拂胡须。    “无妨,走就是。”    王绾何尝不知,这跟踪他们的人,其实是大王派来的。    大王始终还是不忘旧恩。    没想到今日一次入宫,反而牵扯出那么多旧事。    王绾的脑海里,忽的涌现出许多桩旧事。    那该是二十年前,王绾还是吕不韦的门客。    吕不韦见他学识渊博,秉性温和,所以派他前去教导太子嬴政,后来太子忽然间成了秦王,他还是做秦王的师傅。    但是,当时朝中很多人不理解,最后他完全倒戈相向,全力支持嬴政,放弃了吕不韦。    嬴政年少时,就听着王绾唠叨。    只是,嬴政这个孩子,和同龄的人不一样。    他不知怎么的,小小年纪就发现什么仁啊义啊的,那都是别人粉饰自己行为的。    比起孔子,嬴政更相信荀子,因为荀子说过一句话。    人之初,性本恶。    嬴政很赞同这句话。    在王绾做嬴政师傅的时候,王绾早就发现,嬴政是个意志力极其坚强,胸怀天下的少年。    那年大王才十三岁。    王绾给嬴政讲天下的形势变化:“如今的天下是个乱世,七国并称雄,诸国之间攻伐不断……”    嬴政听了,当即觉得形容这个世道,竟然用了一个乱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