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出门看黄历_第113章 余闲斋醮传意,紫微大帝应现!(6k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余闲斋醮传意,紫微大帝应现!(6k字) (第2/3页)

水:“你确定那人使的是玄剑御雷决?”

    “千真万确,因此贫道才冒昧造访无极山,想打听一些线索。”清和说道。

    明闰反而露出一丝不悦:“清和师叔,你怀疑那个斗笠人,是我们无极山的人?”

    清和苦笑道:“贫道自然不愿这么想的。”

    赤霞真人摆摆手:“清和师弟有这般猜测,理所应当,换做是本座,一样会这般猜想。”

    顿了顿,他沉吟道:“无极山上下,拥有五品境修为之上的,除去师尊,目前有九人,也包括了本座。”

    “另外八人,其中六人是同辈的师弟师妹,剩下两人,皆是我座下的弟子,一个是你们面前的明闰,另一个也在广场上……这样吧,本座让明闰去打听一下,这些人里,有谁昨夜不在山门中。”

    “其实无须这么麻烦的,昨夜的鏖战中,那斗笠人被余闲小友打伤了左手,以此一查,大约就清楚了。”清和说着,示意了一下余闲。

    “五品高手,被这位小友打伤了?!”明闰满脸惊疑的打量起了余闲,他横看竖看,都只看出余闲的修为只是武道初级阶段。

    赤霞真人也煞有介事的审视着余闲,眼中有异样的光彩流转。

    但他没多说什么,颔首道:“明闰,你领着这位余闲小友,去场中见一见我刚刚说的那几人。”

    “遵师尊令。”明闰欠身抱拳,然后向余闲做了个请的手势。

    “小蛮,你也一同去看看。”

    清和把乌小蛮也打发出去了。

    等厅堂里就剩下两人后,清和道:“赤霞师兄,你也预感到不祥之兆了吗?”

    赤霞反问道:“师弟又算到了什么?”

    “道士下山,风雨欲来。”清和回道。

    他那日推算出了这卦象,后来孙行甲出现,他一度以为卦象是应验在孙行甲的身上。

    但现在,他觉得孙行甲的下山,只是这个卦象的一个缩影!

    赤霞沉默片刻,温吞吞的道:“清和师弟你可曾记得,本座的师尊曾有云,乱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敛财。”

    闻言,清和一阵动容。

    天下大定之后,佛门昌盛、道教式微,大多人觉得这是皇帝崇尚佛学的原因。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思廉真人参悟出的这段名言。

    在这位道教圣人看来,自古以来,道长大规模下山,都不是好兆头。

    这意味着道士们的意念往往不通达,或者天下有妖邪作祟,连皇权官府以及其他学派都治理不过来了。

    所以,大景开朝立国之后,以思廉真人为首的几大道教,都刻意选择了低调,把盛世留给佛门人享受。

    “虽暂且不知那个斗笠人的身份来历,但既然是道教高手,如今他下山在世俗出手,怕是不祥之兆。”赤霞面露忧色:“结合本座近些日子在天机台上的卜卦,只怕天下又将迎来一场纷乱,唉,生灵涂炭,情何以堪。”

    两人唏嘘不已。

    随即,赤霞话锋一转:“刚刚那个余闲,似乎有些不凡之处。”

    清和心里一动,试探性的问道:“赤霞师兄,我观你刚刚看余闲小友的神情,似乎有些异样?”

    他知道,道教四品的化神境后,修行者就能看出许多事物的奥秘,类似于佛门三品的元神境。

    而赤霞真人是道教三品的自然境,早已拥有了目光如炬、洞若观火的本领。

    赤霞真人捋着长须,沉吟道:“本座刚刚第一眼看到这位威远侯的嫡长子时,就察觉到他身上暗藏着数道福缘,而且,还似有道家和佛门的神灵降下的庇佑。”

    “当真?!”清和一阵动容。

    蓦然间,他又想起了如海和尚对余闲另眼相看的传闻。

    “本座不会看错的。”赤霞真人微微抬起一只手掌,掐指测算,同时缓缓道:“本座昨夜观星象卜卦时,就算到今日有故人登门造访了,并且卦象指向北斗七星,这正好吻合了师弟你供职的北斗司。”

    “然而,本座当时还察觉到,贪狼星和破军星的星象格外闪耀,这预示来人和这两位星君有着冥冥之中的联系。这种情况,以往鲜少出现,至多会有一颗星辰闪耀,预示来人受到宫位主星的庇佑,福缘匪浅。”

    “而这个余闲,不仅数道福缘加身,还能同时获得两大星君的庇佑,实在罕见,命格奇特……清和师弟你知道上一个能获得类似星象庇佑的是谁吗?”

    清和忍着波澜起伏的心绪,道:“当今圣上?”

    眼看赤霞真人点了点头,清和的神情绷紧了。

    这个余闲,难道将会是下一个被天道钦点的?

    ……

    作为行走的福缘容器,余闲在明闰的带领下,以圆弧走位,绕行在广场之上。

    在密密麻麻的人群里,几人终于寻觅到了一个合适的角度,近距离观摩斋醮科仪的现场。

    在两张供奉台的前面,都放置着三个蒲团,一共六人盘腿坐在上面,正声调朗朗的念诵经文。

    “那六人,都是我的师叔,无极山的六大长老。”明闰介绍道。

    思廉真人座下一共七个弟子,大弟子赤霞真人,和其余六个弟子,威震天下修行界,被誉为无极山七真人。

    赤霞真人离场后,剩余的六位真人继续主持斋醮,为天下安定、百姓生计向苍天祈福。

    余闲的目光在六人的身上逐一扫过去,五男一女,风格各异。

    尤其是坐在最左边的那个中年道士,胡子拉碴,还有一个酒糟鼻,神情也没有其他五位长老那么虔诚,甚至有些漫不经心。

    突然,这个道士停止了念诵,左右看看,见无人注意,就站起身,往角落一熘烟跑去。

    “那道人要跑吗?”乌小蛮对这人有了一丝猜忌。

    明闰苦笑道:“那是我的七师叔,正阳真人,他应该是见师父不在,跑去寻酒喝了。”

    正阳真人?

    就孙行甲的师父,那个修行界第一舔狗!

    “七师叔嗜酒如命,因此得了一个绰号,酒剑仙,每日不饮上几壶酒是不罢休的。”明闰补充道。

    “这般嗜酒,思廉真人都不管的吗?”乌小蛮好奇道。

    明闰澹澹道:“师公说了,只要意念通达,不伤天害理,皆可。”

    “言之有理。”余闲默默点了个赞。

    相比佛门、儒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