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6章 坦白局(4k求订阅) (第2/2页)
看了眼那间屋子:“是不是盛德义那伙人,在商议着如何翻盘?” 余闲点点头:“他们准备和右贤师他们里应外合,在明天的战役里对殿下你不利。” “果然是这样,这伙人总是要负隅抵抗一下的。”孔阳夏哂笑一声。 这时,又有一个人影从山上走了下来,是一个贼眉鼠眼的猥琐男子。 他左右看看,确认无人,就留到了寨子的角落。 “那里有个暗洞,他想必是准备通过这条路,连夜去见右贤师他们。”孔阳夏澹澹道。 “确定不追吗?”余闲看出了孔阳夏没有截杀的意思。 “他们会将计就计,我就不会嘛。”孔阳夏悠悠道。 闻言,余闲又疾思快想了一番,很快就领悟到了孔阳夏的新计划。 盛德义那帮人不是想着明天里应外合嘛,孔阳夏这边大可以靠此招引右贤师他们入瓮。 比如提前先控制住盛德义那伙人,接着伪装出孔阳夏遇袭的假象,等到右贤师他们放松警惕,甚至开门“迎客”的时候,就是孔阳夏一举成事的良机! 那一刻,余闲再度对孔阳夏的权谋暗暗点了个赞,如果天元皇帝的儿孙里,有这样经天纬地的皇族子弟,那继承人之争大概都可以划上句号了。 “当作什么不知道,回去吧,明天还得早起呢。”孔阳夏颔首道。 余闲告辞离去,但转身刚迈出几步,就听见孔阳夏寒声道:“对了,你叫什么来着?” “在下陈近南。” “山寨上下可没这号人。” “……” 余闲一个激灵,莫非走露了马脚?! 但他很快就强自镇定下来,道:“殿下,寨子里有上万个弟兄,你想必没记全吧。” “我还真的都记全了呢。”孔阳夏冷笑道:“白天时,我看你就有些眼生,但当时忙于行动,也没多生事端,就让张嵘他们盯着你,看你这一路都还算配合干练,我就没有当场拆穿你了。交代了吧,你到底是谁,念在你帮我打听消息,我会放你离开的。” 人家都说到这地步了,余闲只好坦白从宽:“我本是将门之子,家人被新任巡抚杜隆所害,我一路逃窜来了寨子,只想混口饭吃。”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换源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huanyuanapp.】 “被杜隆所害?”孔阳夏一挑眉头,神情耐人寻味:“杜隆是众所周知的清廉正直,能被他谋害的人,那大概是贪官污吏了。” 余闲一脸尴尬的点头。 “有点意思。”孔阳夏沉吟道:“可我总觉得你似乎还隐瞒了什么,看来得审一审你了。” 余闲正要拔剑相向,孔阳夏突然一挥手,道:“意境,坦诚布公。” 下一刻,余闲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在前方出现了一张八仙桌,桌上摆满了酒瓶子。 “今夜看你滴酒未沾,过来喝两杯吧。”孔阳夏施施然的坐在了桌前。 余闲眯了眯眼。 这是幻境! 这跟上次在云州之战时,葛晋施展的那个意境大致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葛晋是将诡道、道教和儒家三门学派的精髓集于一体。 而孔阳夏说这个意境叫坦诚布公,和法家的主旨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应该是将诡道、道教和法家三门学派给融合了。 余闲第一反应是想拒绝,但人在意境中,竟是不由自主,在孔阳夏的邀请下,就坐在了对面。 “我们玩个游戏吧,一杯酒,交换一个秘密。”孔阳夏将酒杯放在两人的面前,自己先倒了一杯酒。 等他一口喝尽之后,问道:“你到底是何人?” 余闲坚持了片刻,最终精神还是被这个法家意境给压制了:“余闲,大景威远侯的嫡长子。” 孔阳夏的眼神爆发出精芒:“是你啊?久闻大名了,当初张嵘他们回来复命时,可是对你赞不绝口呢。” “你既然知道原委,那总算我对你们有些恩情。”余闲打起了感情牌,实在不行,他只能喊圣人爸爸场外救助了。 “你放心,我这人一向光明磊落、恩怨分明,你给何怜香超度往生,又帮我解决了左贤师黄曼成,这是恩义,我不自然不会害你。”孔阳夏信誓旦旦道:“好了,继续吧,轮到你了。” 敢情是坦白局呢。 余闲也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想了想,道:“攻下右贤师他们,你接下来想做什么?” “一统燕幽群山的劫匪势力,做大做强,然后等会合适的时机,再举兵去成就复国大业。”孔阳夏坦白道。 好大的计划! 等到做大做强之后,他大可以根据天下局势去攻占一隅之地,以期复兴姜国。 孔阳夏又喝下一杯酒,再度发出了灵魂拷问:“你是怎么来了这里?” “我进了书院的湖心岛。” “……你居然能进湖心岛?!” 孔阳夏煞有介事的打量起余闲,目光闪动了几下,试探道:“这是法夫子交给你的考题?” 余闲没回答,因为按照意境的规则,接下来该是他提问了。 于是他默默喝掉了一杯酒,问道:“什么情况,才能让你放弃复国的念头,或者干脆去打东宋或者西唐,寻一个落脚地。” 孔阳夏沉声道:“那除非我死。” 果然,能游过湖心岛的,要么四大皆空,要么就是偏执狂。 孔阳夏对复国的偏执,天地都难以动摇。 “或者,你给我一个理由,能说服我的理由。”孔阳夏又补了一句。 这是你的意境,让我说服你?干脆你直接说睡服得了。 蓦然间,余闲想起了葛晋临死前,赠予自己的那一片意境碎片。 迄今为止,他都还没通过,不如趁这机会看看能否摆脱这个坦白局。 接着,按照顺序,孔阳夏又吞了一杯酒,再次问道:“这是法夫子交给你的考题?” 余闲迟迟没有出声。 这让孔阳夏感到了一丝蹊跷。 他正要检查自己的意境是否出了问题,却不料余闲突然朗声道:“吾法,意境,以德服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