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生那点事儿_赤手空拳闯社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赤手空拳闯社会 (第1/1页)

    按照京九大学的培养惯例,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是实践学期,也就是在校外实习拿回实习报告和三方协议顺利答辩就可以毕业了。很快上海那个中企(后文且称作基石企业吧)的hr打电话来通知实习的时间在2011年3月,实习为期一个月。

    我带着老师们和同学们的祝福奔赴上海,在我们那个三流大学的市场营销系,我是唯一签了上市公司的学生,起步的竞争对手来自985,211等各大名校。当时的我并不知情。那时我确实毫无社会经验,且初出茅庐一身孤勇不怕谁。

    前文说过因为考研我错过了校企招聘,同时我也错过了学校统一的就业培训。这个就业培训是告诉你社保是什么,怎么缴纳,怎么计算,万一碰到事情如何维权等等。是非常实用的一门人事培训。后来我的确和基石企业起了冲突,一个人在上海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连请律师的钱都没有。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在审判庭拿着一份《劳动法》一字一句对照,我最终赢了审判,守卫了自己的利益。都是后话。

    我匆忙赶去基石企业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培训。现在想来基石企业培训部还是很有两把刷子的,领导是那个年代的宝洁集团黄埔军校跳槽过来的,深谙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和就业心理。给所有的大学生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管理培训生!

    初衷是培养一段时间后就各自立山头,成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但是由于培训部的领导在公司内斗中失败,由另一名高管接手,他的理念是从基层做起。100多名管理培训生被他大手一挥,发配门店从导购做起。所以早期的人生里,有时候左右你的人生走向的,和你当时的努力,和你眼前的选择,毫无关联。也许仅仅是一次公司内斗,一次常见的高管人事变动。大部分企业把人招来不会想到我要为他以后的人生负责,所以中国生意人多,企业家少,缺乏社会责任感。

    总体来讲实习培训有几点学习内容:一是分班分组竞选,我竞选了一个组长。二是每个组建立微博账号,日日更新并比拼粉丝,我惊讶的发现某某卫视节目编辑和《中国企业家》账号也成了我们组的粉丝。三是每天培训公司企业文化,产品知识,管理常识等。在此期间食宿公司全包,两人间的酒店,豪华十人桌大餐,很多人胖了。四是每周评选卓越小组,我们小组在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拿到了卓越小组。

    我们的教练超姐说了句看似很经典但毫不符合实际的话:今天你们竞选的位置决定了你们以后工作的高度。而后不久班长就被劝退了。学历最高的同学回老家创业了。培训拿到最佳成绩的同学回老家成为了一名基层公务员。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学成了企业董事会成员(非继承),业余爱好是写书。

    培训实习对我而言最大的好处是收获了纯粹的友谊。因为都是应届毕业生在一起学习生活,相对来说良性竞争更多,恶性算计较少。当时的一些同事现在我们还时有联系。在后来我与基石企业那场对决里,有人冒着被连累的风险帮我取得了关键证据。一场经历一场梦,朋友得三两足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