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接受 (第2/2页)
春晓娘想了想,说,“把家里的那只母鸡抓了,然后还有十几个鸡蛋……” “娘,鸡蛋就留几个给meimei补补吧,我一会到山上打一转,看能不能套个兔子什么的。”三郎边说边往外走。 林大夫开的药估计有安眠作用,冯敏捏着鼻子喝了药,又昏昏沉沉睡了半天,等她醒过来的时候,春晓娘正坐在她的床前,一边咳嗽,一边绣着帕子。 看来,她真的是穿越了。 不知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 小郎看到她醒了,连忙端了碗粥过来,笑着说:“阿姐,你醒了,赶紧喝碗粥,再放就凉了。” 冯敏这才发觉自己饥肠辘辘,毕竟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 那碗粥,已经炖煮得十分糜烂了,除了米汤,还放了鸡蛋和青菜,冯敏吃着觉得太香了。 春晓娘看她吃了粥,也松了口气。 “我听小郎说了,你确实不是去投河的。”春晓娘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跟女儿说清楚,虽然女儿失忆了,但还是应该把道理讲清楚,“那天娘说的话有些重,你不要记心上。我也知道你是想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是,你爹最恨别人把女儿送去做妾,所以……” “做妾?我不会去做妾的。”这件事,冯敏一定要强调,省得他们会误以为是她的心思,万一真把她送去那种见不得人的地方,她可怎么办? 春晓娘愣了一下,这撞了一下脑袋,反倒清醒了? “我不知道之前是怎么说的,”冯敏说,“但是,我现在不想去做妾,哪怕别人怎么说。” “阿姐,”小郎凑过来,“其实你之前也不是想去做妾的,不就是田大姨说有20两银子么,你是想还了家里的外债,还余下几两银子给阿哥娶个媳妇。” “我们家有很多外债么?” 小郎闷闷地“嗯”了一声,低头去搓一根麻绳,“不过多是借大伯他们家的,但我们已经抵了三四亩田地给他们了。” “别说这些了,小孩子家家的,心思莫太重。”春晓娘说。 “不是啊,我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你们什么都不跟我说,我岂不是永远都记不起来?”林大夫可是说了要帮她多回忆回忆的。 因此,小郎便从家族史开始说起。春晓娘因为吃不消,也没陪她多久,便回去休息了。 春晓家,姓郝,所在的村子是同安村,至于是什么朝代的,小郎再聪明机灵也说不清楚了,毕竟只是个小孩,不过记得皇帝姓宋……中国古代有姓宋的皇帝么? 郝家在同安村算是大户,但不是大地主,因为村子还有个孟财主。郝家有三四十亩的田地,孟家却是有上千亩的田地,在城里还有铺面什么的。 郝家呢,从春晓父亲那一辈算,是姐弟三人,他排行老三,当年是考中了秀才的。郝家姑姑是嫁给了县里的钟捕头,所以也算是有脸面的人家了。 但郝老爷子去世后,郝秀才屡试不第,这郝大伯一家就觉得供着弟弟求学吃亏,于是就分了家。因为郝大伯说要供养老母,所以他得了家里祖宅以及三四十亩的田地,而郝秀才在镇子上的大户人家当先生,有束脩,家里的田地也张罗不过来,所以给他们划了山边的一块地建了一个三间瓦房的院子,又分了十几亩的田地。 郝秀才觉得自己早年攻书,确实花费家里颇多钱财,而且自己又不善耕种,所以也没有争辩什么。一开始呢,郝秀才自己在镇子上教书,将田地租赁出去,日子倒也过得安逸。但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让郝秀才熬不过五年前的冬天,而那时候春晓娘刚刚生产完没多久,哀伤成疾,就一直缠绵病榻。 更严重的是,三郎郝春成自小是被郝秀才带在身边学文识字,田间地头的功夫基本不会,因此,这些年来,一家子是过得相当艰难。 虽然很难接受,但等到第三天,冯敏睡醒后,发现自己还是那个小姑娘的身体,眼前还是灰蒙蒙的蚊帐,也只能接受自己必须生活在这个世界里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