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4.见到 (第1/1页)
话说郝春妮气呼呼地和桂花走出了太平观的大殿,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但桂花还是得顾及小姑子的心情,说:“meimei,我刚刚在路上看到有新奇的绢花样子,要不要去看看?” 郝春妮手里的帕子一甩,“你爱看你自己看去。” 桂花眼皮一跳,却还是忍了下来,陪着笑问:“那,我们回去?” “你要回去就自己回,难道不识路?”春妮心烦气躁。 要不是怕回去被婆婆数落,管你想上天呢!桂花实在不知该怎么哄小姑子,正好这个时候听见有人喊:“嫂子、阿姐!”只见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兴高采烈地拉着个十四五岁不耐烦的少年,正往这边走过来。 “春丫、二哥,你们怎么也来了?”早上她们出门的时候,可没有说春丫和二郎也一起来的。 “阿爹说也让我们来赶赶热闹。”春丫很高兴,她难得出来玩耍半天。 桂花看到春丫,脸上便有些挂不住了,有些不高兴地问:“你出来了,草草谁带呢?” “有娘和祖母呢。”春丫不以为然,整天让她在家里带侄女,她都要长出草来了,难得出来一趟,她岂不是要疯玩个够才行。她上前拉着春妮的衣袖,“阿姐,爹说让你上了香就去那边的馄饨铺子那里找他,他在那里等你。” 一听家里只有郝大娘和郝老太太在,桂花便有些心焦,老太太还好,虽然也重男轻女,但对重孙女们都还算过得去,平时照看也还算用心,但她毕竟年纪大了,照顾花花尚算吃力,如果再加上草草,真的会照顾不过来。而郝大娘的眼睛里是几乎看不到两个孙女的,有一个花花走不稳在她面前摔了一跤,哭得震天响,她也不伸手扶一把,还说小孩子就是摔摔打打才长得好的。可怜见,那花花正好摔在潲水桶上,磕了一嘴的血,想想桂花都觉得rou疼。 “大meimei、二郎、小妹,花花草草估计在家会闹得厉害,那我就先回去了。”桂花说着,你不等三人说话,转身便往回走了。 春妮看着她的背影撇嘴,“哧,就俩丫头片子,还当金子呢。”转头问春丫,“爹在哪?带我过去吧。” “阿姐,”春丫蹦蹦跳跳地绕着她转,“阿娘是不是给你钱了?你给我买个头花吧,我的都是你用旧的。” “有的用还挑三拣四的。”郝春妮才懒得惯她。 “春丫,你带春妮过去,我不去了。”郝二郎早不耐烦了,他早就瞄到角落里有炸金花的摊子,可围了不少人呢,所以也不等郝春妮反应过来,一溜烟便跑了。 气得春妮直跺脚,“哪有这样当哥哥的,还指望他照顾meimei呢。” 春丫又纠缠了春妮许久,春妮才勉强答应掏出两文钱,让她一会去买个窝丝糖吃。 在这里,馄饨摊子占的位置是最大的,支了个大布棚子,放了简陋的桌子,这个时候不早不晚,吃馄饨的人倒不多。春妮和春丫到的时候,正好看到郝大伯坐在角落里,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年轻人,有点矮胖,身上倒是穿得整齐,是一身崭新的锦袍,只是穿在他身上有几分不伦不类。 “阿爹。”春妮走了过去。 “你来了啊,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刘少爷,正好遇到他也来太平观参加祈福,就邀他在这里坐一坐。”郝大伯呵呵笑着给她介绍。 刘少爷?福来酒家的少掌柜?春妮心砰砰直跳,脸上飞起了一团红霞,她低着头向刘永禄行了个礼,“刘少爷安。”虽然她不好意思打量刘长禄,但直觉这刘家少爷虽然个头不高,但五官应该还算清秀的。 刘长禄眯着眼,打量了春妮一番,笑着应了一声,“郝姑娘多礼了。” 郝大伯见人也见到了,便不动声色地站起来,说:“刘少爷,那我们便不多留了,改天有空请到府上作客,一定准备几味好菜好好招呼你。”春妮长得明艳大方,在十里八乡也是不多见的,许多镇子上的小门小户的姑娘都还不如她,所以郝大伯对她的样貌是很有信心的,所以只是让她在刘长禄眼前打一转,便不再多留,免得惹人闲话。 刘长禄虽然心痒痒,有心想跟佳人亲近,可也不敢逾矩,只能站起来,客客气气地送他们走。 春妮回头看了刘长禄一眼,那秋波潋滟,不由得让刘长禄心神一荡,好不容易才定了神,心想,不知爹是怎么想的,这郝春妮长得这般好,娶进门他定是不亏的。 春丫见自己才出来一遭,便又要回家,便十分不高兴,嘟着嘴,“爹爹,我们再玩会呗。” “没什么好玩的,你都吃过馄饨了,赶紧回去,姑娘家家,见天想往外跑,成个什么样子。”郝大伯对小女儿可没那么好脸色,毕竟小女儿的颜值比大女儿差了不少,他可是指望着大女儿能攀上户好人家的。 郝春妮见到了刘长禄,自然羞涩不已,一直低着头,也不多言语。郝大伯找不到郝二郎,但也不担心他,毕竟这么大的人了,自己管自己还是可以的,而且郝二郎早就跟他出门挣钱了。 三人遇到返程的牛车,花了两个铜子,便省了走路的气力了。 郝大伯回到家的时候,郝大娘赶紧迎上来,“怎么样?见着了吗?” “见着了。”郝大伯舀了勺水洗了把脸。 “怎样?”郝大娘见春妮羞羞答答的样子,就知道了她是满意的。 “应该还行,看看后面吧。”如果刘长禄会自己上门来,那说明他是有心思的,那再趁热打铁想办法把这门亲事给定下来。 郝春妮好半天才恢复过来,晚上跟郝大娘在一起分线的时候才想起春晓他们家的事情,“阿娘,今天我们去太平观,遇到三郎他们了。” “有什么奇怪的,十里八乡的,谁不去凑热闹。”郝大娘不以为然。 “不是,他们是去卖吃食的,卖一种金黄的炸糕,可多人去买了。”春妮认真地想了想,“我本来想尝一尝的,又赶着去祈福,等回头的时候,他们都卖完了。” “有这种事?”郝大娘若有所思,“如果他们找到了活头,那我们想要回那十亩田地就不容易了……” “可不是嘛,”春妮也是这样觉得的,“当初分家的时候就不应该分给他们,二叔当年读书,可没少花家里的钱。”可是他们可不记得,郝家如今有的三四十亩田地,有一半可是郝二叔挣回来的。 “改天我要去看看。”到底是什么吃食,生意居然那么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