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第一场拍卖,白砂糖冰糖  (第1/2页)
    明昊元年,12月1日。    蓝鑫创建的佳士得拍卖行举行第一场拍卖会。    拍品一共二十八件,蓝鑫提供了其中十五件拍品,另外十三件拍品是从外面征集来的。    “各位来宾,大家好,佳士得拍卖行首次拍卖会就要开始了,拍卖规则,我就不多介绍了,告示上写的很清楚,如果没有看过告示的,现在可以去那里看。”    拍卖师指了指贴在墙上的告示,“第一件拍品是有德仁皇上提供的的一把宝剑,无底价起拍,现在开始拍卖,请叫价,每次加价不得低于百分之十。”    “一千圆。”    “一千五百圆。”    “两千百圆。”    “两千两百圆。”一个波斯商人高举拍卖牌高喊道。    “两千两百圆,现在有人出价两千两百圆,有人加价吗?”拍卖师环视众人,“德仁陛下提供的宝刀无比锋利,造型优美,来自仙界,价值连城,可以作为传家宝传给后人。”    “三千圆。”一个阿拉伯商人举起了拍卖牌。    “四千圆。”波斯商人再次出价。    “四千八百圆。”阿拉伯商人再次出价。    “五千四百圆。”波斯商人出价。    “六千圆。”阿拉伯商人出价。    波斯商人盯着阿拉伯商人看了几眼,无奈的摇摇头,价格太高了,他出不起更高的价了。    最终,蓝鑫提供的宝剑以惊人的六千圆的天价成交了。    这把宝剑是蓝鑫私人订制的,剑柄和剑鞘上镶嵌了一些人造宝石,花费不足300克黄金。    蓝鑫从现代带过来的机制金币,含金量32.4克,价值300克黄金的宝剑不值10枚金币,也就是不值两百圆。    现在以六千圆的价格成交,蓝鑫并不觉得成交价很高,毕竟剑柄和剑鞘上面镶嵌的人造宝石,价值不菲。    在蓝鑫眼里,这个时空的人造宝石制造技术出现之前,这把宝剑价值在一万圆以上,得知宝剑以六千圆的价格被阿拉伯商人买走了,觉得对方赚到了。    事实也是如此,阿拉伯商人把宝剑带到中东地区,卖给了一位富裕的酋长,以金价计算,获得了两倍多的利润。    第二件拍品,也是蓝鑫提供的,皇家印书馆活字印刷版的《唐诗三百首》,上面印有“德仁御赏”,上面还有蓝鑫亲笔写的二十多个字。    经过几轮竞拍,最终以六百圆的价格成交。    蓝鑫提供的十五件拍品总成交价一万四千六百圆,而他人提供的十三件拍品总成交价一千二百四十六圆,二十八件拍品总成交价一万五千八百四十六圆。    拍卖行同时向卖家和买家收取佣金,举办这次拍卖会,佳士得拍卖行赚一成的利润,利润不是一般的丰厚。    第一次拍卖,就获得了成功,无一件拍品流拍,买家都如期付款了。    虽然总成交额很高,但蓝鑫并没有觉得意外,毕竟他提供的拍品件件都值得珍藏,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从此之后,佳士得每个月至少会举办一次拍卖会,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加,不断为皇室赚钱。    ……    眨眼间,蓝鑫穿越重生到五代十国,过去一年时间了。    明昊二年,元月二十二日。    在早朝上,户部尚书向蓝鑫禀报大明帝国明昊元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情况。    相比上一年的南汉国,大明帝国去年财政收入仅仅上涨了百分之三,而财政支出整整增加了百分之两百六十六。    对此,蓝鑫并不觉得意外。    刚开始,蓝鑫要求减免各种赋税,朝中大臣本以为税收会暴跌的,没成想,蓝鑫凭借一己之力,居然能增加财政收入。    巴掌大的玻璃镜零售价1000圆,价格实在太贵了,一般人根本买不起,但他国皇帝,以及大富商,还是能够消费得起的,皇家珍宝阁开店至明昊元年年末,总共卖出两百多面大小不一的玻璃镜,收入超过20万圆。    通过出售珍珠项链,以及其他珍珠首饰,珍宝阁开业十个月,收入也超过了30万圆。    镶嵌着人造红宝石或者人造蓝宝石的的白银戒指得到消费者的追捧,十个月时间,卖掉了1万多枚,收入超过50万圆,大部分是被外商买走了,出口到国外。    除了这三种产品,珍宝阁还出售其他商品,各项收入加起来,数目惊人。    不管卖什么,八成收入归皇室所有,两成收入算户部的税收。    如果没有来自珍宝阁的税收,大明帝国的税收至少要下跌百分之八十以上,毕竟蓝鑫减免了很多税。    至于财政支出增加了百分之两百六十六,蓝鑫觉得挺合理的,大搞基础工程建设,还有增加大明帝国公务员的薪水等等,财政支出暴增,是政策的。    入不敷出,蓝鑫通过皇家银行把钱借给户部。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尽管是免息的,但本金是一定要还的,如果户部尚书不按照约定还钱,蓝鑫这个皇帝肯定会让不开眼的户部尚书滚蛋。    其实,蓝鑫根本就没有想过户部长时间都还不上钱的问题。    得知上一年度的的财政收入情况后,蓝鑫微笑道:“明年,税收会翻倍,开支也要翻倍。”    “陛下,开支翻倍,旧账未还,又借新债?”户部尚书问道。    “是的,皇家银行有很多存款需要借出去。”    “将来如何还陛下的钱?”户部尚书一脸为难的表情。    “朕这个债主都没有意见,你cao这个心干什么啊?”蓝鑫爽朗一笑,“将来,大明帝国的税收肯定会大幅增长的,爱卿无需担心。”    下朝后,蓝鑫再次想到再过一年时间,赵匡胤就要黄袍加身了。    “赵匡胤登基之前,朕就要不对外动武了,明年明昊三年,朕向南用兵,出兵吴国。不能硬对硬,打仗肯定是要死人的,要使用计策,就算多花一些金银,也要降低大明将士的伤亡率……”    ……    多年以后,大明境内的很多百姓依旧牢牢记着明昊元年发生的变化。    税少了,有些家庭没有纳税,徭役没了,盐价便宜了,可以赚钱养家的活计多了,多生孩子不需要缴税,还能得到皇上的赏赐。    短短一年时间,大明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一切都是皇帝陛下带来的,感谢德仁皇帝!    ……    明昊二年,2月1日。    蓝鑫出席皇家小学首次开学典礼活动。    除了皇家小学,这一天,兴王府还有两所小学首次开学。    同一天,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派出亲信出使大明帝国。    留从效出生于公元906年,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