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了!遍地八奇技,这是三国?_第74章 黄月英的消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4章 黄月英的消息 (第2/2页)

    “写了,估计也快到了。”周瑜回应着。

    诸葛亮点了点头,看样子是和周瑜一起写信的。

    “来。”丁野叫二人进来,又对郭嘉也招手,四人落座之后丁野笑着问道:“奉孝,今夜我们高谈阔论,公瑾和孔明也是一样,不要有丝毫隐瞒……之前曹cao担心,各路兵马齐聚京师,恐生变故,这一点你们怎么看?”

    郭嘉和两小只互相看了看,最后居然是八岁的诸葛亮先开口了:“师父,我认为这个担心很有道理,人们常说时间久了,就是牙齿和嘴唇都会互相磕碰,更何况是戎马出身的各路诸侯呢?”

    毕竟诸葛亮才八岁,虽然他懂兵法,但是在口才方面还是显得有些稚嫩。

    周瑜说道:“师弟说得对,不过他只说了片面。自古以来,人心不足,诸侯更不容易满足,此时兵马在手,京师在前,很难保证这些人不会有别的心思。”

    “各怀鬼胎……嗯!”

    丁野点点头,最后看向郭嘉。

    “公瑾和孔明所言不错。”

    郭嘉点头道:“我认为于公于私,诸侯之间必定有一番争斗。所以,公子眼下要想的不是这件事情会不会发生,而是要想发生之后,我们将自如自处。”

    这道考题结束了。

    郭嘉毕竟年龄大一些,他的答案才是满分的,不但将丁野的疑问拍板,甚至还已经往下一步去想了。

    “奉孝以为,我们该怎么做?”丁野询问。

    但是,他的目光却有意无意的,看向了周瑜和诸葛亮。

    很显然,这是借机会,锻炼一下这两位未来的军事天才。

    见到师父的眼神鼓励,周瑜开口道:“不如入京之后,将兵马屯于城内,以便随机应变,若有变,则直取宫城,拥天子,以令诸侯!”

    好家伙,这就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很显然,周瑜的这个想法,太勇了一些。

    实施起来也太难了。

    丁野不置可否,沉默着看向剩下的二人。

    诸葛亮被师父看了一眼,站起来说道:“师兄的想法过于冒进,若是兵马被围困在城内,以并州军的特性,不擅巷战,怕是有危险。”

    “怕什么,有危险杀出一条血路就是了!”周瑜眼睛一瞪,看向诸葛亮。

    小家伙,什么意思?

    拆你师兄的台?

    “我是实话实说!”

    诸葛亮不服气被周瑜用师兄的身份压了一头,嘟着嘴说道:“我认为师父应该屯兵于渡口,若情况有变,行则进取京师,退则可以渡过黄河,回到河内,可保全实力!”

    丁野笑了。

    真不愧是你,诸葛亮。

    小小年纪啊!

    才八岁,你就这么稳了?

    难怪司马懿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见到空城都不敢进,直接跑腿就跑了。

    最后丁野还是看向郭嘉。

    眼下周瑜也好,诸葛亮也罢,都还太小,也没有经验,只有郭嘉虽然刚出山,可在颍川交友多年,有和荀彧、陈群这样的人交流的经验,想法也成熟许多。

    郭嘉便说道:“公瑾之言,确实过于激进,倘若兵马进城,且不说大将军未必准许,就是准许了也不能进,等于自断后路;孔明之言,则太过谨慎,若屯兵渡口,一旦京师有变,我们就真的只能远远观望了。”

    “那你的意思是?”丁野询问。

    郭嘉沉吟了片刻,然后说道:“不如引兵进驻洛阳三十里外,然后派一人引兵进驻平阴县,如此则可进可退,万无一失!”

    “好,就这样办!”

    丁野问道:“公瑾、孔明,你们二人,谁愿意领兵去守平阴县呢?”

    “师父,我去!”诸葛亮见周瑜不出声,便主动请缨。

    “公瑾为何不想去?”丁野笑了。

    周瑜说道:“守后方有什么意思,我要跟着师父去京城!”

    “镇守后方,需要见机行事,还是末将去吧!”郭嘉主动请缨了。

    “那好,便有劳奉孝。”

    丁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郭嘉深深一拜。

    这可是把自己的后方,交给他了啊!

    但丁野却没有丝毫的犹豫,这是最大的信任了。

    萍水相逢,便被引为知己,又能以性命相交……

    这样的待遇,怎能不让郭嘉死心塌地?

    商量完了,丁野回到了院子里。

    难得吕玲绮这几天因为修炼金光咒而不吵着他,所以丁野回到了自己的院子里打算安静一下。

    结果,一只信鸽却落在了窗台之上。

    大雪纷飞,却有信鸽飞来?

    丁野将信鸽叫上的东西取下来,已经猜到是谁了,便将那个盒子取出来,再将一个金属圆管放进去,片刻后便听到了黄月英的声音:“公子,上次你说的那些东西,我已经制造出来了。”

    这么厉害?

    丁野震惊了!

    不愧是黄月英啊,那可是燧发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