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地宫 (第1/2页)
王竞择还没有选择确定执行哪一个任务,这10级任务怎么开始进行所谓的“破解”呢? 还有百分之八十七的进度! 只是,王竞择没时间去理会这些事情了,困顿的他,只想美美地睡一觉。 为了早些回来,他忙碌了一天,中间还抽空去夜校请假。 本以为高老师会很失望,没想到他只是叮嘱王竞择记得把书本带回家,有空闲的时候,就翻一翻。 睡梦中,王竞择感觉自己好像是回到了吠界,重温起了和贵兵犬的点点滴滴。 双腿后蹬,把盖在肚子上的薄被都蹬掉了,电风扇直吹肚子一夜。 好梦助眠,王竞择一夜睡到天边泛起鱼肚白。 相对于王竞择这边的酣然入睡,他的父母几乎前半夜都在讨论王竞择选择宅基地的事情。 王鹏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先把荒地上的宅基地先占了。 以后换了村支书,那也是木已成舟的事情,总不能把它给拆了吧? 其次,老宅历经风雨二十载,虽然有些小毛病,漏风漏雨,老鼠打洞,这都可以忍受。 真要是像村里那些翻了二层小楼的人家一样,那可是一大笔钱,就是把老俩口卖了,也拿不出这笔钱来。 “这两年,俺们继续勒紧裤腰带,能攒一点是一点,最起码把荒地的地基给挖出来。” 王鹏江躺在凉席上,头顶的小电风扇呜呜直转。 “受苦受累,这都不是问题,主要是钱从哪里来!石头要钱,一车500块钱,三间瓦房的地基就要三车,这就是1500元、、、、、、” 张爱红细细算账,一笔笔,一项项,简单挖一个地基,10000块钱打底。 若是想要在荒地上浇筑一个坚固的地基,上混凝土框架,那至少得20000块钱。 张爱红管着家里的所有钱财,目前手头所有的钱,只有14000元。 包括王竞择刚刚拿回家的那1900元。 “半山腰上的荒地,地基不稳,那是要出人命的。还是选择20000块钱的地基。” 王鹏江拍板了地基建设预算。 “那缺口有6000块钱!而且,再过三个月,就是9月了,那时便是适生回来要学费的日子,差不多也得准备个6000块钱。” 张爱红顺着丈夫的思路往下计算。 “先把小麦卖了吧!” 王鹏江给出了第一个凑钱的办法。 “旱地收成看天,去年冬天雪少,今春又没雨水,这十二亩地,最多也就能出四千斤小麦,按照目前市价一块二毛八,那就是5120块钱。收完小麦还要种玉米,种子农药化肥,就得用至少一半。也就能用2610元。还有接近10000块钱的缺口。” 张爱红扒拉着手指头计算。 “恁觉得去老二老三家借钱,能借来多少?” 王鹏江对自己没多少把握的事情,大多会听妻子的建议。 “老二家就不要想了,至今还占着俺们家一亩多旱地,关系本就紧张,估计有钱也不会借给俺们的。” 张爱红简短地分析了一下。 “老三家都搬到县城去了,已经很久没联系了。像俺们这种穷亲戚,他们多数不愿往来。即便能联系上,想要借钱,估计多数也不会给俺们10000块钱这么大的数目,最多也就是2000块钱意思一下。” 张爱红继续分析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实在不行,俺还是去闯东北吧。” 王鹏江有点烦躁,不耐烦道。 “算了,先睡觉吧,以后再说这件事吧。” 张爱红见丈夫有点来气了,赶紧装睡,继续思索该怎么开源节流。 天蒙蒙亮,王竞择就被吵醒了,那是鸡叫的声音,也有蛙叫的声音,还有突突的轰鸣声。 王竞择起来,发现父母早就收拾好装具,准备下地等着去了。 “锅里面还有剩饭,恁将就吃一点,吃完赶紧过来帮忙。” 张爱红说完,便扣上草帽,别着镰刀出发了。 王竞择拿着勺子顺嘴吃了两大口,便扣上草帽,选了一把镰刀也跟着出发了。 天还没彻底亮堂起来,仿佛太阳也要睡懒觉,睡个回笼觉。 半山腰上雾气轻薄,如同入浴的轻纱。 来到自家地头,王竞择看到父母正在收割靠近山坡一侧的麦子,将它们丢到旁边的麦秆上去。 王竞择二话没说,从另一头开始收割起来。 小型联合收割机虽然能进来,但效率不高。 尤其是靠近山坡一侧的麦子,它小小的个头上不去,也够不着。 只能人力将其收割下来,丢到麦秆上去,等待其一次性脱粒。 麦秆也会被打碎,成为种植玉米的肥料。 收割季节,扬火堆肥是最常见也是污染严重的做法。 现在,禁止这么做了。 村支书除了要收自己的小麦,还要开着电动三轮车,挂着横幅,放着扩音器喇叭大喊那些标语。 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焚烧麦秆,罚款两百。 只要见烟,拘留三天。 地头染黑,派出所追。 十几亩地,那可不是一会儿就能收割完毕的,即便只是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