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确定下来 (第1/2页)
躺在床上,王竞择辗转反侧。 这种巧合,让他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命运cao控着他的那些细线,都已经暴露出来了。 天还没亮,狗还没醒,鸡还没叫,张爱红就催着王鹏江起来了。 炊烟袅袅,饭菜飘香。王鹏江已经把院子里面的菜园打水浇了一遍,把花圃也浇了一遍。 王竞择很想睡懒觉,他在飞繁快递站就从未睡过懒觉。 废物团长凶神恶煞的进入宿舍,如入无人之境,谁也抵挡不了他。 可外面已经有了动静。 狗被惊醒了,绕着王鹏江摇尾巴。 公鸡也在咕咕做声,踩着稳健的步伐,高傲地巡视鸡圈,表达自己被吵醒的不满。 只有母鸡还窝在鸡圈里面,沉默中等待蛋意袭来。 简单的浓粥加咸菜,再加上煎饼卷大葱蘸大酱,这就是王竞择的早餐,也是王家村绝大多数农户们的早餐。 谁的有点不同呢? 只有村支书家。他家后面是三间大瓦房,前面是一个平房,里面有两个通间,安置着一些榨油设备。 榨油之后的豆饼豆花,猪能吃,人也能吃。 吃过早饭,大家分头行动。 张爱红骑上电动三轮车,去隔壁村找卖石头的,希望今天就把地基石头拉过来就位。 王竞择则和父亲先把小麦拉到场上,摊开,继续晾晒。 之后,王鹏江则难得穿上一身整洁的衣服,带着王竞择直奔村头的村支书家。 去晚了,那就可以抓不到泥鳅一般滑溜的村支书了。 村支书管着全村三百多户人家,大事小情,长传下达,事情多着呐。 还好,他们来得早,正碰到村支书开门。 王竞择抬头一看,平房上挂着一个小小的牌匾,上书“八色油坊”四个大字。 隶书字体,遒劲有力,功力深厚。 “哟,这不是王老大么?一大清早穿得这么笔挺,有什么事情么?” 村支书见到王鹏江,名字是知道的,但大家称呼起来,还是用各种代号。 王鹏江的父亲王建国有五个孩子,其中老五夭折,他是老大,从小就被叫做王老大。 “支书,情况恁也知道,两年前俺就和恁说过了,这不,孩子回来了,俺就带着他过来,把那件事情先定下来。” 王鹏江全程不提什么事情,村支书却了如指掌,把他们邀请进来。 “这事情呢,也不算是大事。俺去年就和镇上问过了,没问题。村集体的土地,划出来一块,用来当做宅基地,只要交点钱,那都不是事!至于那片荒地,种也没人种。五六年前,吴老三种过一季,结果还不够农药种子化肥钱,也就撂荒了。” 村支书递过来小马扎,在院子里坐下,他们就开始谈论这件事。 两人闲谈好久,王竞择都没插上嘴,他也知道,这是他们长辈之间的交流。 期间,村支书老婆打了个招呼,便钻进了锅屋,做饭去了。 他们啪嗒啪嗒抽了两袋旱烟,朝霞漫天,才扯到正事上来。 “竞择,把钱给支书,他会帮恁办妥的!” 王鹏江指示王竞择,王竞择从怀里掏出母亲给他准备好的红包,递了过去。 支书也不忌讳,直接拆开红包,吐了两口唾沫在指间,用力捻着每一张百元大钞,认真细致地点钱。 “1000块钱,不多不少!” 支书说完,起身回到里屋,拿出一个小箱子来,打开之后,里面放着数个印章。 支书年龄不小,眯着眼睛找了好久,再三确认,才找到村委的章子。 取出一个崭新的宅基地证,就开始填写。 户主是王竞择,宅基地的位置在什么地方,长多少,宽多少,还画了一个简易图,指示那块荒地的大小。 填完这些,支书让王竞择写名字,按手印,最后盖上村委的印章。 看到印章盖下,王竞择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至此,也算是尘埃落定了。 事情办完了,收了1000块钱,这并不算完。 支书还提了几点注意事项。 那就是电啦、水啦、路啦,这些就别想着村里来解决了,都得自己去跑,自己去找。 王竞择频频点头,就像一个拨浪鼓一样。 差不多,早饭也做好了,王鹏江客气几声,没有留在支书家吃油炸豆饼。 王竞择完成了一件事,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摆出一个油桶,祭品的事情,也一并解决吧。 “恁要打哪种油?” 支书见王竞择拿出油桶,问道。 “八种油,各来一斤。” 王竞择说道。 “哈哈,好的。” 支书乐了,仿佛是遇到了知音。 村里邻里,大家都喜欢吃黄豆油。 殊不知这八色油坊,味道最好的,就是八色油,每一种油各取一斤,调和而成,味道醇厚,烹饪最佳。 八斤油,15块钱一斤,这就是120块钱。 王竞择爽快掏钱,提着油桶回家了。 “家里还有两桶油,恁又打油干什么?” 王鹏江看着儿子买油,却没有说话,他闹不明白儿子这是要干什么。 “带点家里的油,回安丘吃。” 王竞择的答案,王鹏江认可,没有继续追问。 事情办完,太阳刚出地平线不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