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神宝鉴_第三章 原来灵石点化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原来灵石点化胎 (第1/1页)

    张缘觉回到自家洞府后,便拿出那重水珠和石胚剑胎仔细观摩了一番。

    这重水珠和石胚剑胎乃是上好神珍品质,若是祭炼得当,未尝不能蜕变成法器。

    一般而言,修行之人的兵器,大致分四等:宝兵、法器、真器、道器、仙宝。

    宝兵的炼制,至少需以上品灵材的天材地宝为主材,用辅材刻录符文禁法加以祭炼成宝兵,之后与神念相交,以阴神蕴养,达到人器转圜如意之境。

    刻录宝禁的目的便是使宝兵与阴神产生紧密的联系,这一点,各宗各派都有自己的宝禁秘法,很大程度上与功法相关。

    直到修成玄丹将自己理解的道则法理融入宝兵,将宝兵蜕变成法器。

    至于自己的本命器通神宝鉴却不在四等载道之器之列,而是道器之上本命灵宝,这与张缘觉来历有关。

    张缘觉有两世,张缘觉前世为青冥之上妙真天境中的一块周流天石,得了天地造化,点化真灵,可以算得上是后天的神灵,天生的石胎,通神宝鉴便是他的伴生灵宝。

    只是后来遭脱胎之劫,本体破碎,幸而伴生灵宝青铜宝鉴护持真灵不灭,才能转世到现在这个世界,只是通神宝鉴亦是受损破重,鉴灵亦是沉睡不醒。

    后来转世投胎到太霄宗所在的大乾朝,不幸的是张缘觉刚出生便被遗弃乱石林,那时的张缘觉未曾破了胎中迷,只是个普通婴孩,幸而被正巧路过乱石林的化真子所遇见。

    化真子第一眼看到张缘觉便觉得颇合眼缘,便抱养回太霄宗亲自养大,张缘觉这个名字亦是化真子所取,并于张缘觉七岁那年正式收录为弟子,开始修行。

    直到张缘觉十九岁练成阴神后本命灵宝通神宝鉴显现于识海,点破胎中迷,觉醒前世宿慧。但是对于转世之事,张缘觉却并不惊讶。

    所谓转世时指的乃是真灵本质极高的存在转世之后破开胎中迷,一般为大能之辈或是如张缘觉这般天地造化的精灵。而若是普通修士或是凡人,经过真灵洗练后是不会有前世丝毫记忆的。

    而张缘觉乃为转世身之事,师尊化真子早抱养张缘觉时便在推衍张缘觉身世时误打误撞恰巧牵引出来模糊一点天机,隐隐测算出张缘觉很可能是某尊存在的转世。

    这件事化真子只告诉了身为大师兄的天枢子,及至张缘觉长大懂事,也被告知自己的身世,故天枢子才有殿前的本命器之语。

    “可惜转世后真灵洗练,前世有关前身遭劫之前的部分记忆不全,否则,多少应是有修复通神宝鉴的办法的,鉴灵沉睡无法沟通,如今也只能依靠神魂蕴养,只是如此速度便是需几百年,可惜便是师尊师兄身为阳神真人亦是无有治愈灵宝之伤的办法。”

    张缘觉眉头微皱,陷入沉思。

    “根据前世记忆,前世身以石胎身修行的根本经文称《元胎清净大洞真灵经》,玄奥异常,并没有指明具体的修行功法,却像是总纲,便是前世身亦是只参悟一小部分。

    如今我虽依靠前世记忆掌握了那一小部分,掌握了阴阳大磨盘观想之法,但这些只是浅层。可惜那这部经文乃是道衍真文显化,难以将其表述,否则亦是可以对宗门有所助益。”

    太霄宗的根本功法有两部——《星辰妙衍玉录》、《紫宸太乙金章》,可修行至法相境,皆为祖师清霄子所留。

    清霄子乃是万载前修行界威名赫赫的存在,他凭借着合修《星辰妙衍玉录》和《紫宸太乙金章》,八百载便证法相,且在一众法相境中位列前三,何等惊才艳艳。

    其证就法相五百年后,才收录弟子,开宗立派,开创了如今的太霄宗。

    那个时候,太霄宗可以说是最辉煌的时候,当之无愧的顶尖大宗。即便是清霄子道化后,宗内亦是陆续出现了两位法相大真人。可惜距离第三位法相大真人道化已是千载有余,此后太霄宗便再没出过法相,甚至现在阳神都仅有一位。

    根据祖师清霄子道化前的留言,《星辰妙衍玉录》和《元宸太乙金章》这两套功法其实本是一套,他苦苦专研两千多载,只差一丝便可窥探法相之上的境界,可惜缺少了最重要的根本经文,到底差了一线,至此一线便是天渊。

    而《星辰妙衍玉录》、《元宸太乙金章》作为法相甚至可能是更上一层的功法,其修行比一般的法相级别功法更加艰涩的,入门皆是需以秘法接引星辰之力,修习条件相对苛刻。

    为了降低这两部根本功法的修行难度,清霄子祖师便想先从这一录一章中各自推衍出阳神级别的功法,只是只完成了《星辰妙衍玉录》的三部便道化而去。

    此后第二位法相大真人净云子接着推衍出《元宸太乙金章》的两部阳神级别的功法。第三位法相玄道子《元宸太乙金章》的最后一部阳神级别的功法。

    而阳神级别的功法又称真功,也即是说两部根本功法各自衍生出三部真功。

    《星辰妙衍玉录》所衍生的一系真功《星衍真功》、《妙灵真功》、《太演真功》,而《元宸太乙金章》一系则是《玄元真功》、《太微真功》、《紫阳天功》。

    而这六部真功与两部根本功法合称“一录一章六真功”。

    由此形成了太霄八脉的格局,即真传两脉,核心六脉。

    而三位法相推衍出这六真功的目的,便是提升弟子成就法相的概率。

    各系真功只需将其中一门修至阳神境界,便可通过参悟同系的其余两门,突破法相,这远比直接修行玉录或金章容易些,相当于一条通往法相的捷径,第三位法相玄道子便是依靠这种方式突破法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