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贪井,莲士,溺死 (第1/1页)
檀香袅袅。 屏风华美。 柳若萱为坐于自己身前的青年斟茶。 “仙长请用。” 罗恒闻言,倒是没什么诧异之色,接过茶水便轻轻抿了一口。 虽然在进画舫二层之前,那绿裙侍女说花魁柳姑娘已经看了士子们呈递的诗词。 可他全场都在与周巧巧聊天,别说呈递诗词了,写都没写,又如何让对方看了? 但既然如此,柳姑娘邀请自己前来的原因是什么? 思路至此,就不难猜了。 罗恒仙长的身份现在知道的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 女帝、满朝文武,周家一家人,还有那汉朝使者……都知道。 而这些,除了周家人,其他的都是王朝势力的上层,不可能将罗恒的详细信息传播出去。 青罗画舫乃是乾朝最有名的销金窟,权贵豪商常常出入此地。 传闻中说画舫的幕后势力极强,强到了连王朝三公都要谨慎对待的地步。 因此,若是画舫想要知道罗恒的身份,那么倒也谈不上困难。 “不知柳姑娘叫我前来是有何事。” 听到罗恒的话后。 柳若萱轻轻一笑,说出来的话却是让他瞬间恍然。 “没有什么事……只是小女子见仙长正好在场,便邀请而来了。” “小女子来自大汉。 脚下的这画舫,便是大汉在乾国王都经营的产业之一。 常公在离开乾国前,曾吩咐我等记下您的容貌身形,以便随时为您提供助力。” 常公,自然就是常惠了。 没想到,他在走前不仅将可随时调度人手的玉牌给罗恒。 还让大汉在乾朝的人记住他的面容,随时相助于他。 能担任大汉的外交使臣,果然心思细腻。 就在这时,柳若萱微微一笑,便开口说道: “既然已经前来,不知仙长可愿听小女子抚琴,演奏一曲?” 罗恒闻言,点了点头。 接着,便听阵阵轻缓琴音响起,回荡在耳畔,令人心旷神怡。 不得不说,柳若萱的确琴艺高超,弹起琴来如高山流水,极是美妙。 一曲奏完,余音绕梁,让人有种美梦初醒之感。 “仙长,您可有什么吩咐我们的?”柳若萱收拢袖袍,将两只洁白如玉的小手叠在膝盖上,声音温婉柔美。 罗恒想了想,说道: “你们在大乾有没有收集情报的组织?” “有的。” “那若是你们发现大乾哪些地方出现异样,就比如王都久旱不雨之类的情况,随时联系我。” 柳若萱抿嘴一笑,“好的,仙长。” 刚说完,她便又继续说道: “其实之前我们就得到消息……芒阳郡那边,出了一件怪事。” “什么怪事?”罗恒出声问道。 柳若萱没有卖关子,神色一凝,“仙长,芒阳郡位处大乾南疆。” “南疆历来是大乾朝廷掌控薄弱之地,不仅是因为那里多山势起伏连绵、地形崎岖复杂。 还因为猛兽毒虫较多,一些民间奇闻甚至也可能是真的。 就比如‘贪井’一事。” 说到这里,她微微一顿,继续道: “芒阳郡的清渝县,那里有一处古井,传闻是从数千年前开凿出来的。 这古井甚是怪异,虽然水源充足,供养了一方村民,可也让喝下井水的村民仿佛受到诅咒。 凡是喝下了井水的村民,尽皆变得贪婪而不知足,欲念强烈,就连品性也随之恶劣起来。 倘若有行脚商路过村子,这些贪婪的村民就会将其洗劫一空,金银财物根本不能留下。” 罗恒挑了挑眉,“这贪井倒是有意思,让喝下其内井水的村民性情大变,或许真有诡异之处。” 柳若萱点点头,与罗恒对视,回想了下说道: “若我记得没错,曾有一位廉洁奉公的清贫士子,赴朝廷之命前往清渝县任职县令。 这士子乃是文人出身。 在当时的大乾文坛以‘清雅幽远’闻名,雅号‘莲士’,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之意。 如此文士,在前去任职的当天,便从当地村民口中得知了贪井的事情。 他心有傲骨,自然坚信自己不会因喝贪井之水而变得贪婪。 甚至,他还不信这种神神鬼鬼之事,为了辟除谣言,上任的第一天便在众人的注视下取井水饮之。 起初,文士性格不变,依然廉洁,两袖清风。 可后来就出怪事了。 这文士虽然自诩清贫,但却忽然有一天被人发现府邸中藏着大量金银珠宝,瓷器画作。 这些东西,文士藏得极深,分成了数拨,各藏于池塘淤泥底下、后院古树根下,以及书房暗格中。 此事披露的当日。 村民们难以相信,这原本信誓旦旦承诺自己即便喝了贪井水、也不会改变性格的清廉县令竟然早已变成了贪婪小人。 后来由于事发,文士被朝廷派人带走,贪井之事也因此愈发‘声名远扬’,虽然仍不至于震动王都,可也成了民间的奇闻。” 一番话说完,罗恒略微思索了下,虽然这事听起来比较离谱,光喝一个所谓“贪井”的井水,就能改变人的性格。 可既然山海经中的异兽“长右”都存在,那贪井之事说不定也可能是真的。 不过现在就立刻断定真假如何未免有些武断。 具体的,还得亲自去那边看一看。 思绪至此,罗恒缓缓起身,对柳若萱说道: “关于贪井,我需要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其他异闻,能证明确有其事的事情也都整理一份,送到我府中吧。” 柳若萱闻言,当即一拜,行了个汉礼道: “喏。” …… 这一夜,注定不会安宁。 罗恒从画舫出来,回到府邸之后没多久。 关于“九卿子弟、治粟内史次子张奚酒醉之下,坠入河中,被捞上来时已成惨白浮尸”的消息便传遍了王都。 “若是没错,我在画舫上看到的张狂青年,就是张奚……可惜,我还没来得及动手,他就坠河而死了。” 罗恒在收到大汉安插于乾朝的暗子的情报后,不由笑了笑。 “虽然死的有些蹊跷,不过那种恶贯满盈的渣滓,死了就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