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海参崴城  (第2/2页)
八天的都完不了。现在好了,一艘大船上面五个吊杆,少的也有两三个。满满一船的物资,用不了一天就能全部完成,这在以前都不可想象!    这些集装箱卸完货以后,也不是全无用处,一个集装箱就是一间极好的房子,这比起临时搭建木屋要方便的简直不要太多,只要把大箱子放平了摞起来就成了一排排的营房,三万多的大军再加上一万多民夫的营房,三五天内就建造完毕。    不光是郑芝龙,就连高迎祥、李定国、李过等人也对神祖爷李浩的奇思妙想大为惊叹,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建造城池会如此简单,这些集装箱要是空着里面可以住人,里面要是装满土,摞在一起就成了一段城墙。    这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材,周围到处都是原始森林,现在高迎祥已经派出数千人去采伐树木,日夜不停的赶造这种大箱子,筑城也好,住人也好,简直太方便了。    这一次郑芝龙亲自押送物资来到了海参崴,看着这些平平常常的木头箱子,居然能有这么大的用处,简直都惊掉了下巴。在夷洲,他已经运去了数万的流民、犯官家眷和流贼俘虏,现在最紧要的就是筑城和建造房子。    发现了集装箱的更多妙用之后,郑芝龙现在在这里呆不住了,心中暗暗埋怨李浩,这么好的主意咋就没告诉自己?在卸完物资之后,头也不回的带着船队就跑了。    其实不怪李浩没告诉他,李浩也没有想到这集装箱还能筑城。这还是一个民夫想出来的主意,发现了这些大箱子的妙用。这样的城墙虽然不是很坚固,对于缺少火炮的建虏来说,那也是一座难以攻克的难关,更别提这里连刀枪都没有,只能拿着木棍儿的野人了。    这个民夫现在已经被提拔成了工程副总管,专门挖掘各种工具的妙用。这还不算,因为这个主意,立了个一等功,凭着这个功劳,他的名字将向朝廷报告,写进朝廷的功劳薄,他的孩子在上学、做官上都会有不小的有待。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海参崴城已经建造完毕,这比原计划要提前了一年的时间。按照原计划,今年不可能建好这座城池的,怎么也得等到明年,因为这里夏天极短,冬天极度漫长,长达七八个月之久,这里的冬天,比起大明的冬天可冷的多了,一切都能给你冻透了。    现在高迎祥等人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严寒,想吃一碗面条,刚刚用筷子夹起来,还没送到嘴里,就给冻的硬邦邦的了,一瓢guntang的开水洒向空中,落下来的都是冰渣子。现在整个城池都非常安静,除了军队每天的训练之外,别的行动都停止了。    飞艇还在城池上空漂浮,由缆绳系在地上,成为固定的警戒哨,负责警戒周围的动静。由于使用了氢气,可以不再需要燃料来维持升力,可以日夜不停的留在空中。吊兰里面有数个木质的房间,人员的吃喝拉撒都在这几个房间。里面可以生一额小火炉来取暖;房间的四周都有玻璃窗,视野很大,这样不用出屋,就能观察警戒。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发现过异常了,陈小毛刚刚喝了一碗热乎乎的rou汤,这里的猎物多的是,山里多,水里也多。陈小毛吧嗒吧嗒嘴,也不知道是不是吃腻了,感觉这rou汤都不香了。想想自己还是流民的时候,别说是rou了,就连草根儿都找不着!    百无聊赖拿起望远镜,看看四周的风景,厚厚的大雪铺满了大地,就连那大片的森林,也好像被大雪覆盖了一样。    忽然陈小毛发觉了异常,一支上千人的队伍,正在漫天的大雪中艰难的行进,居然还都骑着马!这绝不是一般的野人,陈小毛立刻警惕起来,换了一个高倍的望远镜仔细看看,终于看清了,红色的盔甲,脑袋后面都有一根长长的辫子,打着红色的旗子,马匹比人要多,显然都是一人双马。    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建虏了吧,陈小毛心里嘀咕,算算距离,距离这里至少还有四五十里。计算了一下人数,大概有两千人左右。陈小毛不敢大意,立刻拉响了警报,其实就是一个大喇叭朝着地面,然后用一个风箱来给它鼓风吹气。    “唔~~~,唔~~~唔~~~”连续三个长长的警报声,整个城池瞬间就被惊醒了,人们从各个方便奔出来,在自己上官的命令下整队、集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