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代善  (第2/2页)
。    整个沈阳城都被震动了,皇上晕过去了,很多人都感觉天要踏的感觉,一股暗流在城中涌动。    “朕的范先生啊!”刚刚醒来的皇太极后悔的眼泪都出来了,真不该让范文程前去招降。虽然是个汉人,他真的是自己的一大助臂,那是自己的核心智囊。    “救,一定要把范先生就回来!”皇太极咬牙切齿的说道。    让谁去呢?现在八旗之中,多尔衮的正白旗还在朝鲜,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因为密谋造反,被自己下旨杀了,没有战事的也就是代善的正红旗和镶红旗了。可是大阿哥代善也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现在基本赋闲在家。    因为你范文程对自己太过重要,而且还知道大清太多的秘密,绝对不能让他留在明军手里,更不能让他活着到达明国朝廷。    于是,皇太极一咬牙,下旨大阿哥代善领正红旗、镶红旗,再加上李永芳的汉军旗一共三万多人,不顾漫天的风雪,紧急出发杀向海参崴。    自从皇太极登基做了皇帝,代善就一直遭受排挤,赋闲在家。这次突然接到旨意,要自己去剿灭身后的那只明国流贼组成的军队。代善的第一反应这事皇太极的借刀杀人,现在已经知道这支明军的装备及其精良,天上有会扔炸弹的飞艇,地上还有火炮,火器极多。    而八旗厉害最为忌惮的就是明军的火器,这几年他们的火器改良了不少,已经很少出现炸膛的事故了。    晚上,皇太极亲自来了一趟代善的府邸,两人不知道谈了些什么,没过几天,代善就领着两红旗出发了。    此时正值深冬,天寒地冻,实在不宜出兵。林四方的特种营使用的雪橇,现在已经被建虏学会了,这东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多练几次就是了。代善的两红旗运输物资使用的都是马拉爬犁,这也是收到了雪橇的启发。    一千多里的风雪之路,这对于年近六十的代善来说,可是个不小的考验。代善坐在一辆爬犁上面,这个爬犁很大,上面还有一顶帐篷,围的严严实实,来为它阻挡一些风寒。    海参崴的那座城已经通过回来的人叙说的差不多了,代善闭着眼睛,再帐篷里面思索着对策。这一次,代善还携带了十五门弗朗机炮,都是最近运过来的新炮,汉军旗里面也有不少的火枪。    “放弃我八旗的血勇,使用火器来决定战争胜负?”代善心里对这样的计划很是嗤之以鼻。那天晚上,自己的这个四弟跟自己谈了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要打通通往外海的道路,能够让大批的弗朗机船只运来大清最需要的各种火器。    海上的通路现在已经被那个海贼郑芝龙给封锁了,那个明国的神仙也真是奇怪,明国内部明明有不少的军队,他偏偏不用,要么是用反贼的降俘,要么就是用一直不愿意臣服朝廷的海贼。    可这偏偏击中了大清的软肋,跟明国的官军已经交手数十年,现在我大清八旗完全可以碾压明军。如果一直这样下去,大明朝的江山迟早会落入我大清的手中。    可是事与愿违,偏偏上天给明朝掉下来一个神仙,这个神仙好像知晓阴阳一般,对大清简直了如指掌,招招都能击中大清的软肋。明国北方的地道,已经让大清八旗吃尽了苦头,甚至连皇子豪格都死在了那里。    不知道这个神仙用了什么方法,能够让桀傲不逊的海贼郑芝龙俯首称臣。正是有了郑芝龙的存在,大清连一块木板儿都下不了海。更别提海上运粮了。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那个神仙居然敢使用流贼组建军队,然后在自己的后背猛插一刀。这下好了,我大清要在辽东、朝鲜,现在还得加上一个海参崴,三线作战,大清国在人口和兵力上本就捉襟见肘,现在更加难以应付了。    这还没算蒙古的反叛。这些年在大明抢不到多少东西,只能回头抢蒙古人,现在不少的蒙古部落已经彻底倒向了明朝,就连早已经臣服于大清的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最近也不断的跟明国眉来眼去,对于大清的使臣不离不踩。    “这是在给大清套上枷锁,要生生勒死我大清啊!”    代善躺在帐篷里面哀叹一声,身体随着爬犁的移动而左右摇摆,身上几层的皮裘依然挡不住严寒的侵袭,使劲儿的裹了一下身上的皮裘,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