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章 前篇 (第1/2页)
九域大地。 刑场上,叛将郑楚袁汤二人被绑在刑架上,准备受刑,其身后便是郑袁两家家眷。这时铠甲未卸金渊提着龙尾剑一步步逼近行刑台。距离刑台越近金渊的脚步便愈加沉重。 只听袁汤轻蔑地说道:“金将军一人行刑,呵!这百余颗人头,金将军可要砍到手软了。”与他并肩绑着的正是郑楚,郑楚也说道:“不知我们百条性命能给金将军换来什么爵位,可是承袭的?” “二位兄弟!今日这诀别之词字字诛心,”金渊一抱拳沉痛地说道:“你二人能有今日全是我金渊照顾有失,思虑不周才导致的。” 这时金渊走到二人面前,单膝跪在地上,又一抱拳哽咽地说道:“二位兄弟——请先行一步,金渊……定会安排好此事。” “你这是何意,呃——”郑楚话未说完只觉心口一阵刺骨寒凉,金渊长剑已经刺了进来,长剑拔出鲜血随即迸出。 袁汤见状,大喊一声:“二哥——”金渊一剑划破他的咽喉,再没能说出话来。 血色染红了的的金渊的铠甲及衣袍,金渊望着二人直至他们没了呼吸,走到他二人身后,挥剑便砍了下去。 郑家兄弟见状难免胆战心惊,只见这剑高高举起,却只砍断身上的绳索,随后又见金渊砍断袁家兄弟身后的绳索,郑家兄弟郑徒问道:“将军这是何意不杀我们吗?” 金渊没有搭话,自顾砍断其他人的绳索。 “可你这是在抗旨啊!”袁家兄弟袁朔又道。 “不要说话向东看,”金渊走过来,指着东方说道:“此山东糜便是衡水,下水东去就会流入东海之滨,那里人烟稀少,你们带着家眷就从这条路走,记得一路上只走山水之路,以山水中物产为食,千万不要贪恋世俗,不要接近任何村镇,不要奢望被人救济,要自食其力从此隐姓埋名万不可再提此事。” 又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也是我能为他二人所做的,且是唯一能做的事了。”望着郑楚袁汤的尸首说道。 “可是——你呢——”郑袁两家兄弟也都围了上来。 “方才押解你们的都是我们的亲兵,他们不会走漏风声。” “马上解开其他家眷的绳索!现在就走一刻都不能停歇!”金渊急了。 转身望着郑楚袁汤的尸首道:“我这便割下二位兄弟的人头,去朝廷复命,这样他们就不会在意你们了。快走!” “可是——” “快走——”金渊厉声喝道。 二人只好解开所有人的绳索,郑袁二位夫人掺着老妇人,年轻的力壮的分别在前后护住中间的老幼,就这样赤手空拳的带着队伍悄悄地沿着山糜走下去。 朝堂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人皇武帝正值年盛,仪态威严,正端坐在龙椅上。 武帝声音洪亮,道:“金渊,今日你手刃叛军,大义灭亲,实乃壮举,为我大汉又立一功啊!” “朕赏赐你什么好呢?” “乱臣贼子本当诛之,这是臣该做的,臣不敢冒功领赏。”金渊声音低沉。 “金将军此言差矣,你等护我大汉功劳之大,朕不用多言,今日朕便封你为——忠义候。” “这——” “怎么——”皇帝见金渊面露为难之色便问道。 “万岁恕臣不能接受。”金渊望着地上的两颗头颅,心如刀割,想起今日百万雄师终于可以与家人团员,再不用过枕戈待旦的日子,而他二人却身手异处,如果不是自己没有将万岁心意及时传达,又怎会有今日,今日的光景应该有他二人同在才是。想到这里泪湿眼眶。 皇帝只见金渊迟迟不应声,怒道:“莫非你想抗旨?” “这,臣不敢!”金渊忙道,“陛下,郑袁叛变,为臣有错,如若微臣将陛下的想法及时传到军中又怎能生变。臣本应同罪论处,又怎能受封爵位,还请陛下体谅微臣心情,请您——” “收回成命。” 皇帝心想:这侯爵多少人争都争不来,给你你不要我这颜面何存,想了想,又道:那待到日后你的后代若有你等才华而立之年再封爵位也未尝不可。” 站在金渊旁边一列的文大司徒嘴角向上翘了翘。 金渊不敢再推辞道:“谢陛下。” 下朝后大司徒走到他的前面道:“大将军,两颗人头着实价值连城,竟换来这承袭爵位,多少人怕是几辈子的功德都换不来啊。” 金渊没有搭话,只是向前走着。 “只是,我就不明白,郑袁两家百余条人命,你只带回来两颗人头交差?” 金渊心中一惊,站住了,没有将惊讶之色露于言表的,只问道:“难不成本将军要将他们一百多颗人头都带回来?” “那倒不至于,只是——” “我已经将郑袁两家家眷尸身安葬好,若司徒大人有所怀疑,那便彻查便是。” “这件事情的确要好好彻查一番,定要还金将军一个清白。”大司徒翘着胡子,斜着眼睛说道。 金渊心中又一颤:看来还是有人走漏了风声,这大司徒若真要查下去,那郑袁的家眷必是不保了。但不能让这人有机可乘,便装作趾高气昂的样子说道:“我金渊手刃叛军,有功无过,何须力证清白!” “你是否是清白之人,待本司徒查证后禀报皇上,不就见得分晓了吗。” “大司徒还是怀疑本将军有私藏包庇叛军之心!” “私藏包庇之心倒是不可怕,可怕是他俩不过是替死鬼而已呀。” “你这是何意?” “他二人可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