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8章、自己单干 (第2/3页)
营业额也普遍突破10万,更有不乏成绩惊艳,营业额接近15万的门店。 口碑方面,更是直接勐跳到4.8分水准。 被扣的分数,也是因为排队时间过长。 这个没办法。 这10家新增的门店,给林深带来340万的收入。 短期内,林深没有继续扩张想法。 一个是名额也不够,仅剩的一个绑定名额,林深还得留给羊城这家店呢。 扩张太大,也很容易扯到蛋。 连海底捞都做不到,更遑论其他品牌了。 这10家门店,目前也只是粗放式的管理。 后续的精细化管理,也需要杨珊花费不少心思。 今日收入:700万! 毕竟刚接手,能交出这样的成绩,已经让林深非常满意。 狗系统二话不说,直接把先前提升10名炒料师傅忠诚度的欠款扣除,只给林深留下400万。 接下来的一周,林深的每日收入,随着火社的口碑传播,不断跃升着,直到稳定在每日进账800万的水平。 而这十家门店因为单店面积较大,还是在二线以上城市的黄金地段,所以平均下来是420万/年,租金一次性支付了4200万,押金支付了700万,物业杂费差不多100万。 一个好汉三个帮,林深把李蓓调来,给杨珊搭把手。 至于酒吧的投资,还得往后拖拖。 当下阶段,把十家门店理顺,才是头等大事。 本来杨珊忙的焦头烂额,同样是卓越级员工的李蓓出现,顿时让杨珊松了口气。 一家健康的企业,必定是人才荟聚,全靠杨珊一个人,累死她也忙不过来。 可问题是,卓越级的员工不好招,都是各家公司的心头宝。 不仅能拿到几百万的年薪,还有期权捆绑他们,根本犯不着屈身下嫁。 …… 十月一号。 林深看着账户现金超过1.6亿,真想站在阳台前放声大笑。 现在的他,才算是真的财大气粗! 每天都有800万进账,这种快乐真的停不下来。 有了钱,很多事情都变得轻松起来。 目前手上的完美级和卓越级员工招募卷,各有一个随时可以使用。 顿时,在林深输入种种条件后。 系统给出一份资料。 姓名:仲夏 等级:卓越员工 年龄:30岁 身高:170cm 颜值:80 忠诚度:80 技能:企业管理,商业谈判,慧眼…… 前面两个技能,没什么好说的,通俗易懂。 后面那个技能,倒是引起林深注意。 技能:慧眼 效果:具有伯乐潜质,能从茫茫人海中,挖掘出有天赋的佼佼者 介绍很简单,但对于要成立的娱乐公司而言,仲夏绝对是最合适的掌舵者。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 娱乐圈的俊男靓女很多,但想红也是看命的。 所以才有那句话,小火靠捧,大火靠命。 有系统帮着作弊,林深能拿出很多优质剧本,但这么好的项目,便宜外人多少有些亏得慌。 要是有自家公司的艺人演技在线,当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另一个完美级员工招募卷,林深也没再留着,招募了一名导演。 导演的重要性,只要是娱乐从业者都是心知肚明。 华裔兄弟的辉煌,离不开冯钢炮的坐镇。 而一家公司能否长久发展,更是直接取决于有没有大牌导演坐镇。 只要有导演坐镇,哪怕这批新人不行,还有下批,迟早能有所收获。 可以说,有了导演的公司,才算得上具备造星能力。 不然,只能跟别人屁股后面混饭吃。 姓名:蒋烨 等级:完美员工 年龄:35岁 能力:导演,制片人,编剧,剪辑…… 忠诚度:80 完美级的能力,大概就是卡梅隆那个水平,商业片和文艺片,都能信手拈来。 至于两个死忠名额,直接给仲夏和蒋烨安排上。 看到两人忠诚度上面,显示着深红色的100字样,顿时让林深满意了。 这回哪怕外面给出再好的条件,也休想把他们俩挖走。 至于启动资金,林深也是非常大气。 拿出4000万,买下《御赐小午作》的剧本和分镜头脚本,再拿4000万,作为这部剧的制作预算,作为公司第一个项目。 这里外里,可不就是8000万嘛。 至于《太子妃》,香是香,但就那部剧的雷人尺度,现在肯定不能过审。 就算在当时,播出没多久也被下线删改。 说起来,那部剧算得上后续耽改剧的鼻祖。 男人穿越成女人的人设,两个男人谈恋爱,满足一批被禁锢许久的腐女爱好,这部剧才会火的一塌湖涂。 包括现在的耽改剧,山河令,陈情令,上瘾……全都是一个路子。 腐女爱看,自然就有市场。 所谓的追星,还不是女生居多。 原因很简单,女生又不需要考虑买房买车,才有那个闲心追星。 至于男人,每天工作都快累死了,顶多下班看看抖音上的美女解解乏。 系统只给林深开放网剧投资特权,多少也有点尴尬。 网剧,特别是小成本网剧,根本在三家视频平台面前毫无吸引力。 哪怕当初《御赐小午作》筹备之际,鹅厂也不过只给个B级定位,直到播出后火了,才立刻加大宣传。 早几年,三大平台联手烧了1000个亿,也助推影视剧的价格节节攀升。 可烧到最后,都有些扛不住了,干脆坐下来协商,联手抗议演员高片酬。 殊不知,始作俑者正是他们。 没有他们恶意抬价,演员片酬会夸张到动辄几千万的惊人程度? 即使是电影咖,一个个也按奈不住钞票的诱惑,结果纷纷滑铁卢。 林深也在思考一个问题,有系统的投资特权,在网剧这块,他的公司以后绝对是精品迭出。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三大平台开始把压力转移给制片方,主推分账剧模式,而且分账多少,也是完全由他们自己说的算。 分账周期也从之前的三个月,延长到现在的六个月,大有一副店大欺客的架势。 以《御赐小午作》的质量,火是一定的,但要说能赚多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