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诡异的夜 (第2/2页)
动一下身子,感觉浑身顺畅许多,直到他走出一段距离,回头看看觉得打扰不到熟睡中的李凤言这才停下。 清晨的空气还是比较新鲜湿润的,他站在原地,深吸一口气,摆出一副架势。 这是一种拳法的起手式,但算不得多么高明,内行人看来甚至有点粗糙。 从小到大,陈墨只学过这一套拳,所以非常珍惜,练的也就更仔细,更认真。 身形其疾如风。 气势宛若奔雷。 一趟拳十八招路数,简单而又直接。 当初教他练拳之人是李府的护院教头,一个三境武夫。 在他们那种小地方,三境武夫足以称得上绝世高手,人人敬仰。 刚开始,李府的护院教头不愿教陈墨,甚至有点敝帚自珍的味道。 用他的话说,陈墨这小身板不适合练武,就算练了,将来成就也是有限。 好在最后护院教头看在李员外的面子上,勉强教了陈墨一套拳法。 这套拳法很普通。 当然,陈墨心中也明白,他并未将教头的作为往心里去。 教不教是人家的事,怎么练那是自己的事。 后来,陈墨跟随李凤言到了书院。 在书院的日子里,李凤言天天跟着院长、夫子学那些深奥苦涩文章,陈墨作为书童本该侍奉左右。 但他没有,他将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习武之上。 那着魔一般的刻苦,就连李凤言看了都于心不忍,却又无可奈何。 久而久之。 习武变成了习惯。 练拳成了他每日的功课,就像李凤言读书,从未间断。 熟能生巧,巧能生精,身体孱弱不要紧,拳法粗糙也无妨。 练得多了,时间长了,身子骨自然结实,拳法也就不再普通。 此时,陈墨的身体关节发出一阵阵脆响,很有节奏,甚是好听。 一套拳很快打完,陈墨不歇息,重新再练一遍。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当天色彻底大亮。 陈墨终于收拳,吐出一口浊气。 时间刚好,李凤言已经睡醒,惺忪的双眼游离不定。 陈墨走回方阵内,小心翼翼地将那四块玉石收了起来。 李凤言终于醒神,打着哈欠懒散问道:“墨哥儿,还能用多久啊?” 陈墨看着手中那四块晶莹剔透的玉石摇了摇头,良久才说道:“应该能应付过南川这段路。” 李凤言低头沉思,过了一会说道:“院长也忒小气,就不能多给几块。” 对于这类抱怨的话,陈墨从来不搭茬,他什么也没说,重新生火,做饭。 李凤言笑嘻嘻的爬起身,来到陈墨身边谄媚说道:“墨哥儿,好几天没吃rou了。” 其实陈墨的厨艺很好,打小伺候李凤言的饮食起居,他哪能不知道李凤言的喜好,只是这荒郊野岭连个人家都没有,李凤言要吃rou,这让他去哪里弄。 南川虽大,但早已荒芜破败。 这一路走来,两天两夜,除了那些难民和山贼,他俩愣是没发现一个活物。 李凤言见陈墨不言语,叹了口气说道:“院长也是,忒小家子气,这么远的路,给那么少的银钱,可怜我这五脏庙跟着受罪。” 陈墨扭头瞪了他一眼,说道:“你若知道节省,就算到了京都,我们的银钱也绰绰有余。” 李凤言自知理亏,站在一旁,唉声叹气! 陈墨不愿打击对方,想了想说道:“若走的快些,出了南川应该会好许多。” 李凤言眉头一皱,忽然想起昨天那群难民,于是说道:“恐怕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 过了一会,李凤言不再哀怨,忽然问了一句:“那灵信子呢?” 陈墨眉头挑动问道:“你要它干什么?” 李凤言哭丧着脸说道:“还能干什么,给那大周的老皇帝写信呗,告诉他少爷我正在南川受苦受难,让他派人给咱们送点吃的来。” “前天夜里我写了封信给家里。” 陈墨手中摆弄着食物,淡淡回了一句。 李凤言怔住,忽然想到自己已经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 “墨哥儿……” 李凤言欲言又止。 陈墨知道他想说什么,于是说道:“还是老样子,丁爷爷还是比较细心的。” 丁爷爷是李府的管家,人称老丁,在李府当了近四十年的下人,负责府内所有事物。 李凤言点点头说道:“等灵信子回来,你看我要不要也往家里写一封。” 陈墨低头,想了想说道:“灵信子走之前曾说过,它不会在川内停留,要找它,得出南川去附近的驿站找。” 李凤言本来内心就五味杂陈,突然又改变主意,说道:“还是算了,估计写了他也不看。” 陈墨递过已经煮好的食物,说道:“也许老爷一直在等你的家信。” 李凤言愣在了原地,他魔怔一般盯着陈墨看了良久。 直到手中食物渐渐变凉,李凤言似是想起什么,抬头看看天空,低下头时脸色阴沉至极。 陈墨见状,直接说道:“先吃饭。” 李凤言很听话。 等他吃完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 放荡不羁,不拘一格。 只是当陈墨问起是否还写书信时,李凤言的脸色再次一变,声音低沉地说道:“不写了……” 陈墨叹口气,收拾好所有行李,等李凤言上了马,二人终于离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