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遇见 (第1/2页)
是因为高媛媛刘浩才投资张杨的电影吗? 那倒不是。 刘浩其实一直有着影视投资的想法。 刘浩想成为演员,但作为演员,参演了一部影视剧,说到底还是给别人打工。 赚了,演员能有作品,名气增大而片酬提高,但赚的大头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影视剧的制作方和投资方。 那些有票房保证,有号召力的演员就甘心成为别人的赚钱机器?恐怕不会心甘情愿,有机会他们会成立自己的影视公司自己组局。 像周星星,刘天王都是这种情况。 而且,在影视剧中,有话语权的一般也是影视剧的制作方和投资方,而不是演员。 资源掌握在谁手里,谁就有话语权。 经常,我们会听到哪个演员以友情价降片酬出演,但演员们真的愿意降片酬出演吗,谁会嫌赚得钱多。 有的情况下是戏好角色好,但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奈之举。 演员片酬提高,咖位上去了,会慢慢变得有价无市。 上去了就不愿意再下来。 片酬提高而性价比变低,影视剧的制作方和投资方逐渐觉得不划算,减少影视邀约甚至不邀请。 还有各种排挤。 演员逐渐面临无戏可拍的境况。 如何破局,那只能自己投资自己拍戏。 后世吴景在筹拍《战狼》前就有类似这种情况。那个时候的他已经面临无戏可拍的情况。 但投资有风险,特别是影视行业,不确定太高,一部高投资的戏失败就容易破产。 真当刘天王愿意以勤奋著称,还不是被形式所逼。 影视投资风险太高,大部分演员其实是不愿意进行影视投资的,只要有戏拍,能躺着赚钱就不愿意站着把钱赚。 但刘浩与他们不一样,拥有后世眼光的他是知道有哪些影视剧是赚了的。 虽然不是全部。 换成刘浩投资这些剧虽然不能保证完全赚钱,但起码是有保证,赚钱的概率还是很高。 能赚钱,又能掌握话语权,刘浩会慢慢涉及影视投资、影视制作,做大做强。 而投资张杨的《爱情麻辣烫》就是第一步。 后世对高媛媛的喜爱,刘浩是知道这部戏是赚了的。 而且还赚了不少。 这才是刘浩投资这部戏的根本原因。 “帮我注册一个影视投资公司,到时候以公司的名义进行投资。”刘浩开口说道。 “我知道了。”王晶花记了下来,但她始终觉得影视投资风险太大,好心提醒道,“我希望你不要感情用事,要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我清楚,其实我一直有影视投资的想法,有其他合适的项目我们可以适当进行投资。” “哦?我记得你大哥将你《寂寞沙洲冷》mv的故事改成电影剧本,想拍成电影,华艺兄弟想投资,要不我们投一点。” “呃…..”刘浩虽然觉得大哥画面拍得不错,但太文青了,拍得电影很容易叫好不叫座,还是让他去坑华艺兄弟吧。 于是道:“没有那么多钱投资,我们还是慢慢来,既然华艺兄弟愿意投资,我们就不参与了。” “你专辑分成大部分没有到账,你刚刚买房花了不少钱,还欠着银行贷款,账户的余额恐怕不够。” “没事,再找银行贷款一笔,相信银行还是很愿意的。” “但你很快会有一笔贷款要偿还。” “这些天你帮我联系一下商演什么的,反正我也空闲下来了,先赚它一笔。” 刘浩提醒道,“只考虑京城的商演。” “明白,”王晶花点了点头,“那广告代言呢?” 刘浩回答道:“这个要慎重,别翻车了,你帮我先好好筛选,到时候我们商讨一下一起决定。” “你还有一些电视台电台节目通告,有些是必须要上的。” “你帮我合理安排下就行。” 王晶花又报告一些事情,最后才说道:“你现在这么火热,完全考虑再接再厉,再出一张专辑…” 现阶段音乐行业火热,出专辑唱片能赚到钱,那些港台唱片公司就让他们旗下的歌星们频繁的出唱片,一年几张专辑唱片都是常有的事,又是国语又是粤语,又是精选,反复割韭菜。 吃相不要太难看。 这样虽然能赚到钱,但实在是太累了,而且,韭菜还是要养养才好割,一年两专就够了。 “这我知道,不过第二张专辑我们慢慢来不用着急,年底发行就行了。” 等刘浩和王晶花商议好事情,王晶花离开之后,还在感动之中的高媛媛这才开口问道: “你买房了?” …… 北电附近的那套房本就是刘浩给高媛媛买的,是新建不久的楼盘,百平米带着精装修,花了刘浩四十万。 此时高媛媛大包小包的抱了个满怀,后面跟着的一位也是一样。 高媛媛摸索着打开了门,后面的颜丹成急匆匆的冲进了门,将手中的东西放在了地上,躺在沙发上喘着粗气。 高媛媛和颜丹成早已经成了闺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