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四章商界第一人(下) (第2/2页)
张弼士,与大清的大多数人不同,他的思想要开放的多。思路也宽阔的多,手握兵权经商,在张弼士看来,这或许有可能是在募集军资,若李二爷要走这样的路子。那这国家就要战乱了,战乱与商业是相互矛盾的。 听盛宣怀的言论,这位李二爷的杀性很大,若这么一个人主导战争,以后的死伤就无法计数了,人口的大量缺失这对商场而言也是灾难性的。 “弼士,津沽大战的结果如何? 我等身处的位置,不许我等以小民的眼光看事情。结果或许更重要一些吧?” 用一个眼界的问题,盛宣怀就说通了张弼士,对于他们这些人而言结果比过程要重要。结果张弼士已经感受到了,那就是英法商家使节对他的态度,津沽一战,于商业有利,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说客,盛宣怀显然是合格的。短暂的商谈之后,三人之间也勉强达成了一致。话就当没听过,事情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合作的时候谨慎一些就好。 “三位是老哥,三位也是前辈,既然知道了李二的根底,那么咱们以后有话就直说了,我这人做事喜欢干脆利落,成就是成,不成就是不成,没有稀里糊涂一说。 若以后咱们有机会合作,三位也不必在意我的根底如何,只要三位不做那卖国求荣之事,我李二的屠刀,也断然不会向三位挥动的。 咱们之间,就讲一个求同存异、和光同尘,许多事都是可以商量的,若三位想做成一件事儿,我这边可以退一步,若我想做成一件事儿,与三位有了冲突,退不退咱们还是可以商量。 当然我说的只是可以商量的事情,涉及到了根本利益,咱们该怎么争就怎么争,按着商场的规矩来,如何?” 被盛宣怀请回小圈子之后,李大成就来了一番开门见山的话,不卖国这是前提,若是卖了国,许多事儿就不能用嘴来说了,只能用刀枪说话,在这一点上,李大成不会有一丝的退让与仁慈,卖国是要有代价的,杀一人不足以警示他人,灭满门,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清许多愚昧的规矩,也是催生汉jianian的优良土壤,刹不住这种崇洋媚外的风气,这一国的崛起就无路可走,敌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人离心离德,任何一个强国的崩溃,外部原因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内部出了大问题,在汉jianian一事上,李大成是断无缓解余地的,一人做汉jianian就杀一人,一国之人做汉jianian,屠尽国人也无妨的! 至于商业上的竞争,若完全没了竞争,再好的圈子,再好的谋划,建起来之后,也只会一步步的凋零,不会再有寸进的,即便是大成公,李大成也不会让他一家独霸,控制市场就是遏制发展,这在李大成心里也是有无数经验教训的。 说出了底限之后,李大成扫了一圈,三人的脸色还算不错,没有被惊吓到,这样事情就可以接茬做了。 “李先生,适才杏荪说,你是为了富国强民而做事,真是这样吗?” 张弼士今年六十了,让他喊一个小年轻为二爷,这也是做不到的,堂堂一代大商,也是有威仪的,有些话张弼士觉得自己应该再求证一下,所以他不顾盛宣怀的眼神,问出了自己心中的问题。 “可以这么说,如今的大清,太过不堪,百姓太过困苦、愚昧了,这要变! 若不变,咱们这个东方大国,就要跟印度、非洲、南美一样,沦为西方诸国的殖民地了。 该如何去变,靠战争吗?战争在我看来只是手段而已,真正要变革的不是军队,不是国家,不是百姓,而是商场,你们我们共同在经营的商场,富国强民,第一要务就是兴商! 百姓的困苦靠什么解决?兴商!军队的孱弱靠什么解决?兴商!一国地位萎靡不振靠什么解决?还是一个兴商! 商业大兴,百货流转,百姓才能有生计,男耕女织、鸡犬相闻,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了,咱们再走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路,就要走到国破家亡了。 我为何弃振威军与不顾,在山东经营大成公?为的就是兴商。 振威军,若我在军中,枪炮的数量足够,一年的时间,我就能让几十万振威军,不弱于世界任何一国的军队。 但这有用吗?打仗要人、要粮、要钱、要枪、要炮、要军舰! 我靠在振威军中,只能让振威军几十万人成为一支劲旅,一旦到了战争的时候,振威军还是打不过西洋诸国的,甚至连小日本也打不过,因为振威军的后劲儿不足,何为振威军的后劲儿呢? 人、粮、钱、枪炮军舰,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商业! 商业能带来大量的赋税,商业也能带来大量的枪炮,我的商业,说白了还是为战争而准备的,这也是我的富国强民之道。 不知几位认为如何呢?” 将商业与战争、富国强民联系在一起,李大成的这个说法,对三人来说也不算新颖,洋务做的也是这个,只不过没有李二爷说的这么大而已! 孟洛川属于老派人,盛宣怀属于新旧交替的那一茬,张弼士属于真正可以角逐世界的商人,三个人代表着三个利益团体,这三个利益团体,都是可以接受李大成这个说法的。 “所以李先生要做大清商界第一人?” “商界第一人? 呵呵……话不能这么说的,商场,最忌讳的就是一家独大,店大欺客就是这样的道理。 我以为商界就不该有第一人之说,百家争鸣,相互竞争,这商界才能越做越大,都做成了一个人的,那商界也就越做越小喽……” 商界第一人,凭着李大成肚子里的东西可以轻易办到的,但大清的情况与别处不同,垄断了商界,就是第二个大清朝,凭现在这些人,一旦一家独大了,必然还会玩闭关锁国,关起门来狂妄自大的。 这第一人的说法,李大成不赞成,商场跟战场一样,战士需要狼性,商人也是一样。(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