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从1986开始_第52章,未来规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未来规划 (第3/3页)

   但不过他还是露出思索的表情,假装考虑了一下说道:“黎总,我觉得现在挺好的,续约的话,还是等两年后再看吧。”

    虽然能提高分成,但是他却不愿意再把三年的时间签在华星唱片。

    而且,华星赚得少一点没关系,现在自己在国外有了突破,那就多发行一点外文专辑。

    如果华星压着他不给他提高待遇,那一年两张专辑,随便混日子就可以了。

    按照方逸华的意思,不签约就不给他提高分成,能吓得住谁?

    其实以他现在的名气,合同达到张国荣那个等级也说得过去的,而且他的专辑,所有歌还都是自己搞出来的,又不是公司从其他创作人那里邀来。

    他第二张粤语唱片,一直磨洋工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这。

    黎小田对于杨景明的反应也猜到了,不过他不是老板,在华星的权利虽然不小,但是给一个红星的合约分成,还是需要上头答应的。

    他们的权利,只在小明星,能给出的合约,只在两成以下。

    所以,当初陈淑芬答应给杨景明两成,已经是他们最大的限度。

    黎小田起身拍了拍杨景明的肩膀,说道:“不同意也没关系,只要你还有价值,那公司就不会压着你,别担心,后面如果有机会见到邵爵士,那我再和他谈一谈,不过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他想找邵逸夫的原因,除了杨景明之外,还有关于张国荣的。

    眼看张国荣下年年初合约就要到期了,但是现在都没有签约的意向,身为华星的音乐总监,他着急啊。

    张国荣谈不下来,那杨景明就会是下一个,还有阿梅,罗文和今年刚签进来的甄妮等等。

    不过罗文和甄妮两人是五成,比张国荣要高一成,他已经是行业里最高的分成了,只要华星给的歌够好,那么跳槽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张国荣不一样,伯乐陈淑芬要走,公司给的分成又低宝丽金给谭咏麟的一成……

    现在杨景明都天王了,还是两成的合约,想要提高一点,还要被人签下续约的合同,这……

    黎小田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现在的心情,反正不是滋味。

    如果公司的红星走得差不多了,那他这个音乐总监当着还有什么意思,好不容易将华星唱片从一个小公司发展成如今的大好局面,他真的不想看着它衰落。

    有着tvb当靠山,华星唱片的造星是很强不错,但是如果没有了当家的台柱子,那就是一个没有嵴梁的人,随时都有可能会倒下去。

    杨景明点点头,和黎小田聊了一下粤语专辑的事情,然后就告辞离开。

    想到提高分成收入附加的条件,杨景明微微摇头。

    老板想赚得多是没有错,但是不能一直压榨员工,公司想要发展下去,那就要让员工有足够的动力,怪不得邵氏电影会被嘉禾打败,怪不得华星唱片最后会因为亏损而被拍卖。

    相比起嘉禾电影几百万港币签约巨星,邵氏电影几万块实在是太少了,就连人家零头都达不到。

    还有今年又重新翻红的狄龙,也是因为邵氏电影倒闭,再加上年纪大了,然后才被辞退,但是tvb那边肯定想不到,不到一年的时间,狄龙又重新站了起来。

    当然,嘉禾电影也很烂,但是在这个比烂的年代,其经营模式和大方程度比起邵氏电影要强不少。

    想到邵氏电影已经收缩业务,即将停产,永盛公司要下年才成立,而现在的新艺城影业之后会慢慢走下坡路。

    邵氏院线转到德宝电影,随着嘉禾和新艺城影业的挤压,其他的一些小院线也在陆续拍卖中,杨景明心中一跳。

    八十年代末真是一个好时机啊!

    钱还是太少了,一定要赶紧多存点现金,等时机到了的时候,最起码能将院线拿到手。

    只有拥有院线的电影公司,才不会被别人扼住喉咙。

    邵氏院线是别想了,现在自己钱还不够,而且已经被富商潘迪生拿下。

    德宝电影公司由洪金宝和岑建勋于1984年创立,但他们很快又将公司卖给富商潘迪生,潘迪生又说服邵逸夫将邵氏的院线转让给德宝,以对抗嘉禾。

    所以说整个八十年代,嘉禾、新艺城、德宝三足鼎立,它们周围还有一些小的独立电影公司,但是不足以撼动三个大老的地位。

    进入九十年代,新艺城和德宝双双关停,但嘉禾仍未一统江湖,而是进入了战国时代。

    而这个时候,也正是他入手新艺城和德宝院线的最好时机,只要抓住了,那么将来他的院线就遍布东亚和东南亚两个地方了。

    如果到时候不入手,等将来互联网起来,他的电影想要在这些国家开花,根本就没有一点可能。

    而且,进入九十年代的时候,还是香江电影最旺盛的时候,再加上他的一些电影计划,打造出一个东方好来坞,一点问题都没有。

    九十年代的港片继续风靡东南亚和湾湾,巨大的需求又推动香港电影人拼命生产,整个市场一年需要两三百部港片。

    这巨大的市场,让湾湾的许多资本眼红不已,虽然人进不来香江,答桉是资本可以进来啊。

    而且,香江本土的资本没有警惕,最终导致香江电影开始慢慢被一群外人开始插手,渐渐地,香江电影开始越来越依赖外面的资本。

    再加上其他国家开始慢慢引进漂亮国大片,最后将质量较差的港片淘汰……

    但是93年以前,那真的是港片的黄金时期。

    湾湾片商为抢夺片源甚至主动跑到香港买片花,就是买一个电影计划,比如指定这是一部金庸武侠片,导演得是王家卫,主演是张国荣、梁朝伟、林青霞,剧情是……

    此外,台湾片商还扶植刘德华、李连杰、王家卫等成立了自己的独立电影公司。

    那个时候,稍有名气的导演、演员、编剧、武术指导都忙得不可开交,天天赶工。

    比如编剧文隽就曾4天写出一个剧本,拍出的片子居然还能卖1900万港元。

    明星档期更是被排得满满当当,有的明星一天要在几个片场穿梭,导演则必须在两三个小时内搞定一切。

    明星片酬也涨到了天价,并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

    这场盛宴,杨景明也十分渴望能分到一块蛋糕。

    于是,杨景明又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囤积大量的现金,将要准备的一切都准备好,一举拿下新艺城和德宝院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