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家大业大,入不敷出 (第1/2页)
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自成亲之日起,一晃又过三个月。 清晨,薄雾初生, 兴龙城渐渐从沉寂中复苏,城门被打开,街道上开始人来人往,继而车水马龙。 这时,兴龙城中央的光明楼二楼忽然走出一位脸黑矮胖的中年人。 他甩出一柄飞剑,继而御剑飞出,化为一道剑虹,极速飞向城南。 不多时,剑虹盘旋半圈,飞快落到一座深宅大院门前。。 “族老万安。” 宅院大门旁,一个精明干练的年轻人一见赵德刚现身,立刻抢上前,恭敬的行礼。 “小六,你快进去禀报,就说我有事要见你家老爷。”赵德刚面色凝重,摆手吩咐道。 赵伍六闻言面露难色,伸手指了指东边初升的太阳,支吾其词道:“族老恕罪,您看这天色尚早,小的这会儿若是惊扰了老爷,恐怕…要不您先去西兰厅少坐片刻。” 赵德刚一听这话,心下恍然,登时醒悟道:“哎,我都忙糊涂了,差点忘了夫人定下的规矩。那好吧,老夫先去西兰厅品茶休憩一会儿。” “多谢族老体恤小的,您快请进。” 说着,赵伍六殷勤的领着赵德刚进了府邸。 赵升与董妙真成亲已有三月,本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 成亲第二天,赵升便将府上财务和人事全权托付给了夫人。 董妙真到底是万古世家的大小姐,除去价值难以估量的陪嫁品之外,光跟着陪嫁过来的下人侍女就多达上千人。 而赵氏这边派给赵升的使唤人手,也至少千余人。 在这两千多人的辅佐下,迅速支撑起赵府偌大的产业,府中规矩也很快立了起来 短短几个月,董妙真不仅将赵府管的井井有条,赵府上下更是对夫人心悦诚服,敬畏有加。 说来有趣,赵府规矩甚多,但有一条“潜规则”却比所有规矩更加重要,那便是“不得打扰老爷酣睡!” 这句话的真实含义,过来人都懂,不必再此解释。 日上三竿, 西兰厅里,赵德刚悠闲的品着茶。 这时,神情慵懒的赵升从门外走进来,一边向里走着,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刚爷,什么事儿这么急着找我?” “清阳,族老会刚刚通报了一则重大情报。我感觉要尽快通知你,于是下了会立马来到你这里了。” 赵升刚坐到上首,一听这话,顿时神情一怔,“何事如此紧急?你难道不知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是生儿子吗?” “生儿子也不急于一时。耽误几天,相信夫人也不会怪罪于我。”赵德刚讪讪笑道。 赵升失口道:“你是不知……唉,我跟你说这个干嘛,你赶紧说正事。” 话说到半截,他自知失言,连忙拐回正题。 赵德刚见状暗暗偷笑两下,马上恢复严肃表情,语气凝重却激动的说道:“你猜测的没错。家族已经收到了确切情报,任家辖地内真的存在大型玄铁矿。” 赵升闻言笑道:“哈哈!最近从任家手中可是流出了不少九还铁。我一猜里面就有猫腻。如今看来,任家果真是想闷声发大财。只可惜,这宝藏太大,区区任家既瞒不住,也保不住。” 九还铁是铁精中的极品,十分罕见,也只有大型玄铁矿中才有少量产出。 两人口中的任家是位于兴龙原附近的一个新兴筑基家族。 就像八百年前赵氏开辟烂桃山一样。任家也是在三百年前拓土战争中成功占据一条金行灵脉,从而一举奠定家族根基。 赵升说完,又问道:“族老会是什么意见?是独占,还是从中分润几成利益。” 赵德刚面色肃杀,冷声道:“家主决定要瓜分任家,那座大型玄铁矿必须独占,其他汤汤水水留给别人。” 说到这里,他不用赵升追问,立即把整个计划告知赵升。 原来赵家打算隐身其后,只让联姻家族龚家和三山道两家附属势力出头攻打任家。 “那‘苦主’找好了吗?”赵升问道。 “刚刚找好,任家两百年前灭了一个周姓小家族。这个家族的后人如今在我们手上。” “选的是哪一脉?” “一个仁字脉演字辈的,到时连同两千口世俗亲族一起迁到任家地盘上。明面上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家族的saocao作,赵升见怪不怪。 一个家族若想不断发展壮大,人口和地盘当然越多越好。 只是在中洲修仙界,任何势力都要遵守“规矩”不能肆意妄为。 所以有时候披几层马甲很重要,更为重要的是“名正言顺”四个字。 “既然族老会已经安排妥当,你为什么要这么着急找上门来?”赵升拍了拍椅案,面露不解之色。 赵德刚顿时大声叫苦不迭:“我的十三爷啊!你自己富得流油,当然无所谓。但别忘了本脉有那么多族人要养活。大家伙包囊中空,穷的叮当响啊!” 赵升闻言恍然大悟,登时一拍脑门,懊恼不已。 他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差点忘了赵氏大半修仙族人手头都十分拮据,。 说起来,也要怪赵氏发展太快,人口增长太多,使得修仙族人也大大增加。 修仙者一多,赵氏就算有再多的产业,也不够消耗。 并且兴龙原的开发也是一座无底洞,兴建兴龙城,化沼为陆,修整河道,开辟灵田,购置灵谷灵药种子,种植灵粮灵药……哪哪儿都要花费大量灵石资源, 这些年来,兴龙原吞噬了赵氏难以估量的资源,尽管有大量灵粮和灵药已经陆续产出,但面对日益积累的天量债务,这点产出犹如杯水车薪。 如今明面上蒸蒸日上的赵氏,简直可以用“家大业大,入不敷出”八个字形容。 这些年,赵氏从灵石行贷出的灵石累积超过两千万,每年光还利息就多达三百多万。 赖账是万万不敢赖账。 灵石行有中洲十大宗派作保,赵氏绝对不敢当老赖。 古语有云“杀人放火金腰带”。 赵氏若想尽早还清债务,同时发展壮大,最快的捷径无疑是大鱼吃小鱼,不断吞并其他势力。 想到这里,赵升已然明白了赵德刚的来意,不由叹气道:“唉,这都是灵石害得。既然来了,你心里一定有了主意。说说吧!” “清阳,我是这样想的。任家总共有三位筑基修士。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