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八族大祭  (第2/5页)
不见踪影。    巫灵在人群中四处寻找,若是在平时,这小子准得冲自己比个又傻又楞的大拇指。    但此刻茫茫人群之中,并没有那个小怪物。    虽然未见着姜临,但巫灵同样也没看见武城玄。    也许他们都在自己房内调心静气,做武论前的准备。    心下稍安。    巳时已至,大祭开始。    苗长风立于高台下,面朝众人朗声说道:“今日,我三苗、羽民、周饶、青丘、堂庭、厌火、招摇、鹿吴八大氏族齐聚一堂,庆祝五年一度的八族大祭。三苗有幸担此重任,一夜忙碌,幸不辱使命。八族大祭,既是为族人求一番风调雨顺,也是向苍天展示我等族人强健体魄。愿此后八族繁荣、万世太平。下面我宣布,祭祀大典,现在开始!”    人群中掌声雷动,巫灵缓缓起身,他随手取过一杆幡旗持于手中,健步走至祭台最前方。    一手执幡杵于地上,一手握剑诀直指苍天。    衣袂迎风飞舞,五分之一的神农血脉在晴空下格外耀眼。    “喔!”台下众人发出一声惊呼,只觉得这位年轻大巫,当真是英姿勃发,神采飞扬。    苗长风心中也暗暗得意,流有神农血脉的大巫,八族之中,只此一家。    只听巫灵口中念念有词:“浩浩昊天,丽行俊德。日月生其内,星辰出其中。冬有暖阳照,夏有好风来。旱有及时雨,涝有及时晴……”    “这说的是哪一出祭文?”几个大巫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表示未曾听过。    他们自然是没听过的,因为这几句词是巫灵现编的。    他在起身拔幡的一瞬间,心中紧张,祭文就彻底记不清了。    好在曾经跟爷爷写过几年颂文,这才能脱口而出。    只见巫灵手握长幡,一边念词,一边迎风起舞。    一根幡旗在手中上下翻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台下众人纷纷叫好。    一众大巫却是脸色铁青。    其中一个灰白胡子的老人,用力一砸手中的紫藤木拐棍,怒道:“祈福盛典,如此胡闹。一个后生小子,何德何能,主持这八族大祭!”    身旁几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那灰白胡子忍不住便要起身责问。    忽然端坐正中的一位老妇人伸手将其拦下:“寒公莫急,此祭文虽然与传统祭文不同,但细听之下,较以往祭辞更具气势,不妨静观其行。”见这老者仍是怒气未消,又说道,“况且此子祖上,均来自藏月洞。或许另有玄妙。”    听到藏月洞三字,那灰白胡子老人忽然不说话了,怒气冲冲的坐下,一双眼紧盯着祭台上跳跃的巫灵。    只听巫灵念道:“一求风调雨顺,气候适宜,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说罢幡旗一指青天,三苗镇内忽然风云变色,林间刮起了一阵东风。    而后,头顶的一方晴空,突然密布乌云,不一会儿稀稀落落的开始下起了小雨。    莫说是普通族人,几位大巫都惊的合不拢嘴。    方才那位灰白胡子的老者,心中暗自庆幸,还好刚才没有出声责问。    要不然,此时一张老脸不知该往哪搁。    只是这少年巫师,怎么会有cao纵天象的神通?    巫灵继续说道:“二求日月岁时无易,百果飘香,五谷用成。”    言毕,幡旗横扫,一时间,云开雾散,日光烨烨。    刚才的一阵春风春雨,将三苗镇内的空气涤荡的格外清新。    几朵木堇花,竟然悄然绽放。    众人已是瞠目结舌。    巫灵一鼓作气,长幡回扫,从祭桌上带回了一杯甜酒,稳稳落于手中。    他举杯摇敬众人,口中念道:“三求八族青山常在,绿水长存,家中和美,长乐安康。”    说罢,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场下众人一齐叫好,纷纷举杯与巫灵同饮。    这一手,幡旗带酒、举杯共饮的动作,也使得是极为潇洒漂亮。    人群中爆发出了滔天的掌声,还没有哪位大巫能将祭祀仪式完成的如此赏心悦目。    巫灵心中暗呼惭愧,若是让他爷爷知道,自己昨晚没背半句祭文,全是用在练习这一手挥舞幡旗的功夫上,估计老头子要气到提棍追出自己三里地。    好在今日的仪式有惊无险的度过了。    这可能是八族史上最短但是最震撼的一次祭祀。    “还得好好感谢一下老头子。”巫灵心中暗暗想道。    爷爷当年离开时,曾未卜先知的给自己留下过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祭祀仪式繁冗复杂,若实在记不住,参照此法,可解一时之急。”    下面写着的,便是这一套cao控天象的法门。    老头子在下面注释道:“此法门,出自《洛书》,吾年轻时,有幸得见,遂记下了其中的只言片语,可在短时之间,cao纵方寸间的天象。但其玄妙,仅是《洛书》之中九牛一毛。”    巫灵心中大奇:“这《洛书》究竟是怎样一本神书。”    今次的祭祀仪式和以往大不相同。    虽然仅有一炷香的时间,但过程中,天象随祭文而动,就真同古书中所记载,“大巫能下传天意、上达民声”,别无二致。    纵使刚刚几位大巫心中有许多不满,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