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0.京城涟漪 (第1/2页)
接下来的三天,萧顾几乎每天都是上午都在闭关疗伤。一来是为了避免和那群官员的接触,给自己减少麻烦。 二来则是因为由于不久前凝聚第四元脉,虽说是借助了多年来的积累,一举破入元脉境中期,但破境后的真气一如既往的大部分都沉积于经脉之中只有少量归于丹田。 发现这一异象后,萧顾便是连忙请教董易。 而根据董易的分析认为这应该功法特性导致的,且这种特性会导致真气会无时无刻的在锻炼滋润经脉。但这种情况显然也会降低丹田积累真气的速度,也就是会降低破境的速度。同时似乎这种情况轻易不会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 得到这一答案后,萧顾一时间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 当然,破境慢的缺点也不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在董易思考后提供了一个方法,正当萧顾一脸期待。董易便故作高深的给了一个令人不知道说什么的答案,那就是笨鸟先飞。 既然相同的时间,得不到想要的结果,那就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当然这并不是说自己比别人的天资差,而是功法的不同所造成的。 而每天下午,他都会带着张痕等几个心腹前往军营。一来是为了探视、安抚伤员。 二来也是加紧士兵们的训练。原因是通过这次的实战,使他充分认知到黑旗军的实力依然有所欠缺。但不可否认的是潜力巨大。但现在最缺的无疑就是时间了。 除此之外,萧顾这三日也是频繁外出。 不过外出不是为了拉帮结派走人情,反而是要么在大街上游荡,要么是在酒楼吃饭。总的来说,哪里最显眼,基本都被他光顾过。 而这没有波澜的生活,显然让他失望,而他在过着安稳生活的背后也似乎是在期待什么事情的发生。 …… 边境表面的一切都岁月静好,然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北齐京城却泛起不小的涟漪。 就在萧顾偷袭南梁边境那一夜后的第三天,一封加急密报自边境送达京城,直达京城中一座外观极其压抑可怖的建筑内。 不过数十息时间,一名官吏冲出大门。连忙骑上马匹,接过牵马人员手里的缰绳。 “进宫” 而后立刻在十余名吏员的保护下马不停蹄地连夜进宫。 看那架势甚是骇人,事后,据宫门值守的卫士谈论起,其所有人话中无一不是表达,要不是知道他们的身份。他们都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要闯宫。 官吏进宫后,穿过宫门独自一人在没有内官的带领下直接前往御书房。 在快要到达的时候,一路上都未被阻拦的他此时大声喊道:“暗寮一院院督敬哀之有急报上禀陛下。事情紧急,还望陛下见谅。” 片刻,一中年宦官打开房门走了出来。 “高公公” 敬哀之朝着中年宦官行了一礼。 高湛笑道:“敬大人多礼了,不是说有急事吗?那便不要耽误时间了,快些进去吧,” “好的,劳烦公公前方带路。” 两人客套完后,高湛领着人进入御书房。 御书房内,整间房子都是灯火通明。许多地方都摆放着书籍。 御书案旁,坐着一中年男子,男子面目肃穆端正,眉宇间带着一股隐藏式的锋芒。 他就是北齐皇帝,号宣德帝。 宣德帝此时正手执毛笔,刚看完一份奏疏的他用毛笔略微在盛放着红墨的砚台上点了点,并在奏疏上写下批注。 写完后,将奏疏递给一旁的内监,并吩咐其将这份奏疏放在尽快处理的那一堆。 刚批完奏疏的宣德帝放下毛笔,揉了揉手腕,扭了扭脖子用以缓解疲劳。一旁的内监也适时的递上一杯清茶。 宣德帝接过茶水饮了一口后,高湛领着敬哀之走了进来后独自走到一边。 敬哀之语气中带着恭敬,说道:“暗寮一院院督敬哀之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敬卿免礼。来人赐座。”宣德帝说道。 “谢陛下”敬哀之站起身来。 两名小太监搬来一把椅子,小心的将椅子轻轻放下。 宣德帝示意其坐下后,开口说道:“有什么要紧事,需要敬卿连夜进宫告知朕。” 敬哀之被询问深夜进宫的缘由后并未急着回答,反而是面露难色。 宣德帝看出他的顾忌,于是朝着周围吩咐道:“你们都下去吧。” 一旁的太监纷纷躬身低着头推退出御书房,仅留高湛一人在里面陪着。 “敬卿,说吧。” 敬哀之依旧面露难色,思路再三后说道:“是有关萧顾殿下的事情。” “顾儿怎么了,他不是前往南方边境参加两朝会战吗?” 敬哀之闻言,从怀中摸出一封墨色的信封,高湛连忙上前将其接过递给宣德帝。 “这是暗寮在边境设立的监察寮传回的密函,一同传回的还有一则消息。” “消息称顾殿下于两朝会战结束后,双方即将和谈之时,亲率麾下军队夜袭南梁边境驻地。边境官员关于此事的走着应当还在路上。不日便会抵达京城。” 宣德帝一边将信封拆开,一边听敬哀之说着萧顾在边境的所作所为。 将信封中的信阅读后,宣德帝说道:“可知他为何要这么做?” “目前殿下的目的尚未可知。但就殿下所做的事粗略分析可以得知殿下应当是有预谋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