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12.教导 (第1/2页)
“欺君?”萧顾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董叔,骗皇帝怎么了。” 董易一听这话差点将刚喝下的药酒差点被喷了出来。“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我说的是数字。” “啊?”萧顾这才听明白董易说的是什么意思,“原来说的是这个啊。我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董说你说七君是什么意思?” “说这个之前,你先和我说说对于武道的事,你知道多少。”董易也不着急着满足萧顾的好奇心。故意吊着他的胃口。 “不就是通过修炼提升境界吗?”萧顾说了一个极为简单的答案。 “其实你这样说也没有错,但这是浅显的说法。也是最常见的说法。真要论其精要之处,所谓武道,往小了说,习武艺强身健体。往大了说,乃是窃取天地之虚,以壮自身之实。而这也是天机阁于《论武策》一书首页所写。” 董易此时说话语气很是平实,但在萧顾听来则是仿佛说的有些玄乎。 “既然已经这么说了,那我要问问你了,此处的虚实何解?”董易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萧顾知道这是董易有意在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但他不知道的是董易这是在提醒他自己思考而并非完全接受别人的思想。 “所谓虚实,既然出自书籍,而书籍论述用的这类词语大多都是借代,引用。” 萧顾就虚实一词而展开思想,他虽然不能立刻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却知道,这个词既然出现在书上,则它可能是代表着一种东西。 随着萧顾的思考,时间也是过去很快。董易也没有急着讲下文或是催促他,反而任由他去自行思考。 而董易自己则是拿起瓷瓶再次灌了一口,随即运功吸收药效。 在长时间的思考中,萧顾觉得有些苦恼,因为他知道这件东西极为平常,但不知怎的自己无论如何抽丝剥茧却始终无法知道清楚究竟是何物。知道眼角余光看到正在运功的董易,顿时如同醍醐灌顶。 “我知道了,真气,是真气。” 一旁正闭目运功的董易听到这句话,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睁开双眼。但却并没有停止运功。 “不错,所谓虚实即为真气。但你可知真气是如何而来的吗?” “真气难道不是自己修炼而来的吗?”萧顾挠了挠头,不解地说道。 “这么说其实也没什么大错,但却不能只是这样去理解。”董易纠正了萧顾语句上的问题。 “其实所谓真气并不仅仅只是由自己修炼而来。但要仔细说起来,其实可以说他其实是一股能量。自然界中,能量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其中阳光的热,雨天的雷电都是这般道理。然而这股能量不是过于霸道就是难以利用。于人而言难有大用。” “而除了这些浅显的能量外还有一些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能量,这些能量有游荡天地之间,平时难以被人所察觉,但如果有人用特定的方法就可以察觉得到,并加以利用。” “我相信你也要知道了,而这种方法便是吐纳,这能量便是真气为入人体前的形态。如同水汽一般有利于空间之中,被吐纳之法纳入人体后经过炼化,便是如同水汽凝结形成水珠一般成为可观察到的状态。” “随后积少成多,随着真气的不断积累变化,境界也会发生变化。” 董易说的都是简单的话语,从这一点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适合做老师的,凡所言语教授的东西,都不像那些腐儒先生们,张口闭口引经据典,之乎者也。听的人云里雾里的。 萧顾点点头表示听明白了,说道:“武道境界之分我是知道的,武者起步便是元脉境,每一个人都可以开辟出九条元脉,每三条对应着元脉的三个境界。” “在此之后便是藏墟境,其后便是传说中的极少人才能达到的武道化境。” “不错,居然还知道武道化境。而境界之分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 “不知何时起,世人通过吐纳之法修炼真气,同样也不知何时是谁为真气修炼的各个境界划分了界限,并为之命名。” “如你所说,元脉境,藏墟境,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