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110章:大婚  (第2/2页)
没有读过书。    婚期定在二月十八,距离现在也就一个月的样子,到时候陈懿言将同时迎娶赵王二女,新居就是郡主在东城的那套宅子,杨达率领工匠,日夜赶工装修。其实也没啥好装修的,无非粉刷一新,修补破损而已。    终究是做到了软饭硬吃,懿言,过去说的话的确像放屁,被王老匹夫一眼看穿。    东城的宅子面积极大,几乎是现在陈懿言的院子十个那么大。    陈懿言家上下算上厨娘也就二十几个人,撒在东城宅子里估计要隔空喊话。    没办法,到集市上去买丫鬟仆役。    赵琳和王薇也兴高采烈一起去买丫鬟,刚出手几个立马被陈懿言喊停,怎么难看怎么买,这是在骂我好色么?    推倒重来。    买了三十六个丫鬟,六七十个仆役,每一个人的资料都详细看过,本人都仔细问过,确定没有问题才签字。    你可以叫我陈放屁,绝对不能被叫陈迷糊。    被人骂顶多脸红上一红,犯迷糊那是会要命的。    亲卫绝对不能找外人了,紧急从建筑队调集了五百人过来,简单训练一下,便成了亲卫。    亲自检查了一下宅院,找出十几出不安全隐患,整改!    在院子的四个角上修四个瞭望塔,围墙再加高一米,除非你会撑杆跳......对啊,万一有个孙子会撑杆跳怎么搞?    买狗,奶凶奶凶的那种。    每个院子都要有单独的水井,公用的水井以后只做洗衣服浇花用。    隔壁院子买下来,充做亲卫队军营。    木质阁楼下面全部放灭火专用水缸。    围墙上面要不要拉上铁丝网?    赵琳及时阻止了,她担心地看着自己的夫君问道:“你是在装修家还是在造监狱?要不要再搞几支探照灯?”    这就是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夜半鬼敲门。赶紧投推荐票和月票,否则半夜去敲你家门,做鬼也不放过你们。    王希志长衣飘飘地来了,他为了jiejie的婚事,特意请了二个月的假期。    谈到天津榷场的事情直叹气,“长公主太霸道了,几次贸易纠纷,她都偏向辽人,搞得现在辽商在榷场横着走,经常惹是生非。”    “如果我是她,也许更霸道。本来就骨子里看不大宋,又是在他们的国土上,最重要的是堂堂长公主,每天和商人打交道,换做你,你会怎样?”陈嘉叹口气。“就凭她身份为了他们大辽来亲自过问这种善贾之事,我也很钦佩她。”    现在对商贾的贬低那是普遍的事,什么商人逐利小人行径之类的。坦白说,说得对。商人本质是贪婪而嗜血的,为了利益什么事情做不出?    可是商人行为又为百姓带来利益,切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力社会发展。    “是啊,其实她平时也没有什么架子,经常去榷场里面转。”突然噗嗤笑出来道“你们两个倒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    “哈哈哈哈,听出来了,你在骂跟一个娘们似的。”    “哈哈哈哈,你还是这个脾气,就喜欢瞎说。”王希志哈哈笑起来。在榷场的这点时间,他深深被陈嘉的事迹打动,当时换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疯狂到接受那么多难民,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    “谢谢你希志,你在榷场的努力我都听说了,谢谢你呕心沥血维护它长大。打个不恰当的例子,我是榷场的亲生母亲,你是抚养它长大的养母。”    王希志第一次听见有人这么比喻,噗嗤就乐了。    “对了,还没有恭喜你,娶了郡主和我姐。祝你们早生贵子,白头偕老。”    婚礼轰动了整个江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迎婚队伍经过的道旁看热闹。从未听说一个贡生,居然娶了郡主,还同时娶了当今文坛巨匠的女儿。    可能有读者看到这里就说有点扯淡了。    坦白说有一点,但不是不可能,而是有历史前科的。    历史上有位牛人,一口气娶了两个郡主。    前世我们很多对历史的见识,实际上主要是明清两代流传下来的。    比如女子在外工作的事情,明清以前,女子出来打拼的比比皆是,女子带兵打仗的也不少见。    二女嫁一夫的更是多见,但普遍还是一夫一妻制。    商贾和贵族阶层通婚有没有?当然有,但是大多数是庶出旁支的女子,嫡系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    可陈嘉不是商贾,他是贡生,有功名在身的,是当过一任安抚使的五品大员的。    又要有人问了,二十岁担任五品大员?    是不是有点扯?    有点扯,但是是有历史原型的。    我写书本着扯淡的原则写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尊重历史的,因为就怕步子太大啦扯到蛋。    我为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查阅过大量历史文献,图书馆整整泡了好几天,笔记做了一大本。    其实我看到很多非常受欢迎的小说,压根不照着历史写,或者偏离比较大,还在反思是不是自己有点拘泥不化,索性天马行空些呢?    又跑题了,写了一些自己的感慨,大家不喜欢的忽略。    婚礼非常热闹,江宁的头头脑脑悉数到场,本地有名望的贵族,江宁书院以及周边有名气的才子也都纷纷赶来,除了参加陈嘉的婚礼,主要是准备加入万卷藏书的出版工作,这才是青史留名的机会。    婚礼过程就不写了,一来人多嘴杂,二来审核严格,几笔带过就算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