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125章:大巴黎来了  (第1/2页)
    征兵工作终于结束,经过遴选,最终进入新兵营的有二万人,另外挑了一万到后军做民工,二万到建筑队,就这样,外面还有乌泱泱的人要求参军,不得不在军营外加岗哨。    百姓生活太苦了,本来田就少,还大部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做佃户吧剥削太严重,连个混个温饱都难,不做佃户日子也是艰难。    通过聊天陈嘉才知道自己在河北东西两路,京东东西两路的名声有多高,说是万家生佛也不夸张的。去琉球的船不多,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哪里去找这些船,琉球那里的人写信回来,告知那里的生活情况,听着就像天堂一样。    跟着军队来的建筑队全部都是当初的流民,现在他们少的也拿到三贯钱的月钱,对于当地一个人一贯都困难的百姓来说,那是天方夜谭。    陈嘉的到来,所有人都是带着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期许看着陈嘉的。整军这么顺利,其中重要原因便是如此,换一个人来,老**有的是法子逗你玩。    水泥厂一家伙就招了二千多人,砖厂更夸张,七千多人。一个设在张家寨,就在卢俊义驻扎的后方几十里处。,有军队的保护也安全。一个设立在清州,靠近运河,运输方便。    杜平将四万建筑队分成两支,一支在小南河寨,一支在雄县。工程进度非常快,两边的工事堡垒一个月不到都完成了,下个月就集中做霸县一线。    三支部队的间距都在一天的行程里,形成了相对严密的的防线。应该没有哪个傻子会置于后路不顾跑进来打草谷了吧。    张青率领一千斥候军投入新兵和信安军的训练,专门组织了一个信安军军官训练营,他们不但要接受新兵训练,还要接受文化课。    李进的孙子兵法课,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当然会有时间让他们自己练武,练武这东西就是要天天勤练不拙。    王惠等人则带了几十个招募的识字人员天天在军队里上课,这些识字人员大多数都是贡生,也有童生的。    陈嘉除了每天早晨雷打不动的晨跑,练武以外,就是不断接见官员,静安军四厢都指挥使田筑也来报道,和杨景见了一面后也主动交出印绶和虎符。陈嘉现在没有时间和力量去整编静安军,于是和田筑约定半年后派人去帮助静安军整顿,现在要求他做好自己的本分,将边境守好即可。    军中出现了体罚的情况,有一些士兵天生左右不分,脑子迟钝,教员恼怒之下就出现了体罚现象。陈嘉原本想去阻止,后来没有去做,原因就是现在的兵员基本都是文盲,很多事情不打,不体罚还真的记不住,陈嘉只是限制了体罚的上限,只要不超过上限就行。    兵营里面天天训练得热火朝天,鲁智深的后军也有点吃不住劲了。    “安抚使,这天天大鱼大rou的,我们现在都买不到rou食了。”鲁智深满头大汗跑进来。    后军负责供应全军的粮草,责任是相当大的,除了定期给各军运送粮草以外,就是到市场上采买。    “为了保证军队训练质量,必须要rou食。这样,我给你一封信,你去找天津榷场的长公主萧蔷,一是确定长期购买rou食的渠道,二是她答应给我每年二千匹马的,三是你去找王希志要今年的三百万贯军费。坐水军的船去,多带点人。”    “那rou在路上几天不要坏了啊?”鲁智深挠挠他光秃秃的头。    “做成腌rou,再运回来。你找王希志,他会介绍商家的。”    “行,我这就带人去。”    李俊在登州水师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当初羁押的军官也都送来参加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水军和信安军军官的新兵训练更多的是训练他们的服从性和文化教育,所以训练内容和新兵一样,但是量小很多,时间也短一些。文化课除了识字,还要学习通讯,兵法,地形勘测等内容,所以他们并不轻松。    刘斌这段时间经常来找陈嘉,陈嘉在榷场的成功让他看到了改变河间府经济状况的希望,陈嘉也的确给了他很多建议。    比如盐碱地可以种植耐碱植物,比如棉花。组织商人开办成衣厂,每年军队的衣服消耗就很大,完全可以做军队的供应商么。组织建筑队,造更好的宅子出来卖,现在有水泥厂和砖厂,房地产这块也是可以做的。    比如去榷场收购羊毛,组织妇女们在家纺织羊毛做羊毛衫羊毛裤。派人去江南东路去学习纺织,买一些纺织机回来,可以织羊毛毯。    比如去北方大量采购马匹,牛羊,转手卖给琉球啊,不是靠着边境么?辽国不让卖勾结他们贵族搞走私啊。    再比如大量收购牛羊皮,做皮衣皮具啊,军队的皮具消耗量也不小的。章丽媛的皮具作坊来了几个技术骨干,在河间府开了一个皮具作坊。    过什么天津榷场啊?走私懂不懂?在河间也搞一个榷场,专门从事走私,只要缴纳宋国的税负就行了,进城费就不要交,将来工厂交的税不够你吃得?    没钱?我有啊,投资五十万贯,我拿百分之六成的股份,四成算河间府的,你去运作就好。    你个人么每年利润的百分之五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