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少年成长日记_第109章 一幕简短的会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 一幕简短的会面 (第2/2页)

份金像奖上也简单打过招呼。

    至于张毅谋导演的作品,陈真仅仅看过《英雄》,是李璨森、陈贯希、钟欣潼,带他去影院欣赏的,其他作品就属于耳闻,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金诚武听完,向陈真竖起拇指;除去英雄,那两部他也不知道,刘得华瞥见两人的互动轻声一笑,平时性子闷闷的金诚武,遇见陈真倒是欢实很多。

    但刘得华仍旧附在陈真耳边叮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不要提,那部片子虽然不错,可戏外的故事太多,“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大致将那部影片拍摄期间的种种,与陈真精要的低声念叨一通之后,刘得华才揽着陈真的肩;与程晓东一同往三楼走。

    刘得华是怎么知道?当然是靠交际手腕,毕竟刘天王的友谊,谁好意思置之不理,他自己与导演、副导演、制片、监制聊;身边助理没事就混迹于场务、场记之间。

    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就是在偶尔不经意的笑谈中,被一点一滴收集、拼凑成诸多,或真或假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刘得华能变身刘天王的原因之一。

    想在娱乐圈真正混出头,仅这些细节方面的技巧,就够他潜心钻研一阵的;之前杜淇峰、刘得华指点过陈真,闲暇要多接触剧组各个岗位的工作职员。

    结果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想当然的理解成字面意思,虽说也为自己打造出,没有架子、平易近人的好口碑,但却没抓住重点方面。

    反而还凭此在暗地里洋洋自得,这事要被杜淇峰、刘得华等人知道,估计少不得一顿呵斥讥讽,也怪这帮老家伙说话向来喜欢云山雾绕。

    “别瞎琢磨,进剧组报道后单独面见导演,以你现在的身价地位,完全有这个资格。”刘得华用很轻松的语气对陈真说道。

    陈真完全没必要背什么包袱,他又不是来求张毅谋帮忙的,此次仅以晚辈末进的身份,在业界大佬面前混混脸熟而已。

    直到眼下程晓东也没搞明白,张导怎么想起让陈真来客串,刘得华放松的坐在沙发椅上,表示程晓东把事情,考虑的太过于复杂。

    他能来客串,就是刘得华与金诚武在片场闲聊时;张毅谋听到陈真的名字,遂向俩人询问他的境况;然后顺其自然的,让刘得华联系下,看看他档期。

    刘得华当场就给陈真打去电话,算一块前前后后没五分钟的事。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从事导演这份职业,为资方与影片、为剧组跟自身,虽然要变得世故圆滑、物质利益些才方便施展抱负。

    但骨子里也是艺术家,心底或多或少还残存,未被世俗所沾染的地,所以偶尔做出些反常之举,属实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

    刘得华递给程晓东一瓶水;

    若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让陈真来客串,刘得华也想不通其中有何关窍?

    但这事要仅是张导的心血来潮、艺术家情绪上涌发作,似乎就说得通。

    毕竟香江与利沃夫可相距8271km呢,即便是耍人也不会开这种玩笑。

    敲门进入刘得华的房间,陈真把自己甩到床铺上,跟张毅谋的会面很平淡,张导仍旧像原来那样直接干脆。

    在客气的感谢完,陈真的万里驰援之后,两人只是随意聊几句,陈真便起身告辞,地位相差的有些大,并且彼此非亲非故,能坐下来说笑一段时间,已经很不错了。

    “正常情况,一见如故那种事,只会出现在搞笑影视剧当中;”

    “况且张导对你的感观,应该还算可以,或者说至少不讨厌;”

    “否则,他会用暗示的方式让你闪人,而并非等你主动离开。”

    对于首句陈真认同但后面两句,陈真觉得刘得华的道理讲不通,自己也算应张毅谋的邀约而来,他要是刚刚见面就弄一下马威,这与打他自己的脸没什么区别。

    刘得华摊摊手,并没有做解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