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80年代_第三章 出书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出书准备 (第2/2页)

到腰间,手一转,屁股扭扭,腰扭扭,呼啦圈从腰间慢慢降到膝盖,再从膝盖到腰部,举起双手,呼啦圈一路向上到了胳膊,再慢慢到腰间。把老郭和工人看得有点惊呆了。

    有人从剩下的呼啦圈里挑了一个,开始试,要不说,这东西还是女人有天分,一个女工很快就上手了,几个男爷们闹了不少笑话。

    “怎么样?老郭,感觉有没有销路”,夏奕问道。

    “感觉不错,应该有市场”老郭咧着嘴。

    “一次性多生产点,一下子推向市场,再找几个漂亮女孩子转着玩,拍个广告,准没错。”

    老郭又让人把几个厂领导和中层干部找来,一起分析市场前景。最后结果不晓得,反正是一个领导给家里订购了一个呼啦圈。

    夏奕临走提醒老郭被忘记信息费和兼职顾问的待遇问题。该上会的上会。别拖拉。

    接下来几天波澜不惊,夏奕抽了两个晚上的加班时间,把《明朝那些事儿》倒腾了出来,其实第一天就倒腾出来了,不过有乱码,第二天费了点劲儿,总算成功了。文件太大,一张软盘肯定放不下,编辑的时候才发现,这个时候的编辑软件没有复制粘贴,只能用笨办法,把mcnxs.txt用copy命令变成十个txt文件,命令如下:

    copymcnxs.txtmcnxs_1.txt

    copymcnxs.txtmcnxs_2.txt

    ......

    然后编辑mcnxs_1.txt,这里只要用删除按键就行,即便如此也花了不少时间,要删除100万字的东西,就意味着要按100万次del键,有时甚至怀疑用到最后,del键是不是会失灵。不能这样来,还是先在笔记本上把大文件分割成若干个小文件,然后把小文件传到台式机里,有人说懒人推动世界技术进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想偷懒他就会发明一些东西,或者想出一些办法来。

    很偶然的,翻到了名将是如何炼成的这一章,该章节提到了李云龙从一年级跳级到二年级,这个BUG不得了。改正后,夏奕觉得自己必须把整本书过一遍,以避免出现类似的BUG.

    这个年代,街面上还没见到过打字复印店,至少夏奕没看到过(想想也是,不是说所有人买不起电脑复印机,关键是机器出故障了找谁来修?碰到个坏慫,把你的好配件换走,你哭都来不及,再说,王永民五笔打字会的人还不多,总不至于老板当打字员使唤吧?现在免费学电脑的多是机关单位,电脑公司有买电脑免费培训的政策)。用单位的打印机把朱元璋篇打印出来,仔细校对了一遍。不敢说没有错别字,至少不会有关公战秦琼的情节出现。

    礼拜五,把稿子带到台办找陈阳的朋友小刘过目,以表示没有什么犯忌讳的内容,万万不能被当作特务传递情报的情况出现。直接往台湾邮寄是不大现实的,拜托小刘帮助联系台商,最好是出版行业的,即便不是出版业的,也得请人联系出版商。考虑到新省台商稀缺,也可以联系浙江福建台商,天下台办是一家,好说上话。

    “对了,告诉对方,整部书150万字,我这有软盘版,不过是简体字,不知道对面能不能自动转化成繁体字版。再就是,帮忙问问那边有关版权登记的事情。”

    小刘回答道:“我只负责给你们牵线,稿酬、版权什么的你们自己联系,我把你电话给他们,再要来他们的电话给你就是。”

    礼拜天,没敢忘记相亲事宜,来到约好的地方。没等多久,介绍人和一个妙龄女子就来了,介绍人做了介绍,便找了个借口告辞了。女同志姓曹,在某单位当出纳,工作还行,尽管夏奕知道那个单位后来也倒闭了,但财会人员还是很容易找到工作的,说实话,夏奕主要是对对方的长相有点不满意,但两个人聊得还是不错,当然夏奕是主说,逗哏,对方附和,捧哏。临了,双方交换了电话联系方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