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化肥  (第2/2页)
是粮食届大杀器,玉米耐寒耐寒,而且产量挺高,可以作为饲料,加工成精饲料后可以喂战马,而且玉米杆还可以做为造纸原料,简直是浑身是宝,玉米还可以作为储备粮,毕竟这玩意耐放,可以磨成玉米面,在灾年的时候绝对是个好东西,至于说红薯跟土豆那都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甚至被誉为世界第三大主粮。    对了,朕这几日又研究出来几种化肥,朕给你们说道说道,“将这个熟石膏和水以及人尿混合后放在土窑里密封十日,拿出来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这种化肥效果差不上许多,而且原料简单易得,更重要的是不用再兑水而是直接可以使用,方便大面积推广,朕感觉可以也制造出来一批,跟着这次的化肥一起实验,另外朕决定将上一种化肥以施先生的名字命名为‘日文肥001’这样先生的功绩就可以让后世永远知晓,”朱祁镇决定给出一波荣誉,这样的话这批人更有干劲,果不其然,在朱祁镇话音刚落,这群天天研究农业的人眼里都冒出来精光,这可是莫大的荣誉,那个人不想光宗耀祖呀,于是这群人更加有动力了,都想让自己的研究让皇帝陛下认可,获得光宗耀祖的机会。    这就是朱祁镇要的效果。    另外他决定撤销科学院内各个部门直接以研究方向为名字命名的分院,而是将其进行简化,这样一是方便保密,一个也是听起来更加有感觉。    于是火器院被一分为二,一院为原先研究火炮的那一批王安止担任主任;二院由枪械的那一批人组成,由吕德浩担任主任;三院则是农院了,由施日文担任主任;四院则是朱祁镇寄予厚望的机械研究院,这个院由朱祁镇亲自担纲;五院则是研究锻钢技术的,这个院有一个叫梅一力的人担纲,这个人是广东佛山人,在自幼学习打铁,甚至偷师过西洋人,对于锻钢很有一套,在朱祁镇的指点下,目前正在进行高炉转炉技术的攻克,只要能完成这两个技术的达成大规模土法炼钢就得以实现;六院的话干的活就比较杂了,他们既研究水泥这个朱祁镇日思夜想的基建神器,又进行味精,香水等一批日用品的研究,目前已经上市了几款花香型的香水,一经问世就广受各个达官显贵夫人的追捧,还有味精这种好东西,已经是京师各大饭馆的必备之物,现在可以说就是六院在养活着科学院的一大票子人。所以作为六院主管的戴正彬出来时各院大佬无不过去致以问候,没办法谁叫人家六院有钱呢,这年头有钱能使磨推鬼,各个大佬自然不会和钱过不去。    在科学院六个分院之外,还设置了一个保卫处,由刚从外地返回的王平担任,此时全各国各地的公审大会基本都已经结束,各地的报告也基本上雪片般的飞到了北京,随着公审大会的结束,按照朱祁镇的要求,各省重新选派官员或由中央选派的新任官员也基本都到位了,在对原先那些人的财产进行处理,除了将被霸占的百姓的田产归还外,还将其中很大一部分进行当地的建设,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而这次公审大会的结果无疑是极其显著的,原先民意沸腾的几个地区,都已极快的速度稳定了不少,而且对于朝廷的赋税征收也宽容了许多,如果此时的朱祁镇有一个状态面板一定可以看见威望与帝国稳定度的增长。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一次的公审大会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加强了大明百姓的自我表达,这对于朱祁镇日后的改革是极其有利的,以往历代统治者都将采取愚民政策作为第一要务,但是朱祁镇很清楚,一个国家要想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去突破,百姓,民众才是关键,只有充分地将百姓的智慧利用起来,将庞大的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口优势,才能支撑整个帝国走得更远,至于说百姓们民智开启了会不会造反,开玩笑如果朱祁镇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再留下足够的上升通道,那个龟儿子要造反,造反是要死人的,活着不好吗,所以说造不造反不在于百姓们民智开不开,而在于百姓们过得好不好,朝廷是不是真心实意地对百姓的,要是说民智不开就不造反的话,朱元璋乃是个要饭的和尚不照样造反了吗。所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对未来的预期才是造反的第一参考要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