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四章 我要的是八百万斤的盐引! (第1/1页)
就这样,三人专注干饭,谁也没有说话,直到都吃不下了,这才停了下来。 “哈哈.....你们俩......” 方羽抬头一看,朱佑樘和刘健两只大花猫,连脸上都是乌漆嘛黑的,看着就想笑。 朱佑樘和刘健一脸尴尬,吃的时候没想太多,吃完了就想起来自己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内阁辅臣。 这幅样子要是在大殿上,肯定要被百官笑死。 “有什么可笑的......你不也一样!”朱佑樘面子挂不住,反怼了一句。 “切,吃我的用我的,还不准我笑啊,有本事你给钱。” 方羽一伸手,朱佑樘和刘健立刻不说话了,直接装傻充愣。 “行了,这红薯怎么样?” “好吃啊,香甜糯软。” “对对,唇齿留香,就是不好意思吃太多。” 这俩一听方羽不再提钱,顿时来了兴致,争先恐后的表达对红薯的好感。 “滚犊子,谁问你好不好吃,我是问你们,红薯能不能当主粮?” “什……什么?” 方羽的话直接在朱佑樘和刘健的脑子里炸开。 红薯当主粮? 这种极品美味可以大量种植? 不可能吧? 这三个疑问在两人心中迅速蔓延。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红薯当然可以当主粮。 朱佑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他哪里是不好意思吃太多。 而是根本吃不下。 吃了一个半红薯,肚子就传来强烈的饱腹感。 同时还美味香甜,不需要就着什么佐菜就能吃得下。 作为粮食简直太完美了。 “红薯,你也可以叫它地瓜,是在地下生长的,亩产5000斤,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等多种对人体有利的矿物质,有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等疾病功效。” “红薯对土地好坏的要求不高,非常耐旱,适合大部分土地种植,红薯不仅像刚刚一样能烤着吃,还能蒸着煮着吃,熬粥也是极好的,甚至做成红薯干都行,它极易储存,挖地窖储存大半年都没问题。” 方羽简单的介绍了红薯的功效以及习性。 把朱佑樘和刘健听的瞠目结舌,他们虽然对什么矿物质,功效啥的不懂,但亩产5000斤可是懂了。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这红薯就不仅仅只是主粮了,而是挽救大明的神物啊。 亩产五千斤。 他们都清楚大明此时粮食的产量,顶天只有红薯的十分之一,简直是望尘莫及。 想到这,他们回到了最开始的问题,什么是让粮商降价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答案当然就是不吃大米和小米。 有了红薯,还吃个Der啊。 大量的红薯进入寻常百姓家,那就真的没人去买大米小米。 粮商就不得不降价,否则粮食就会烂在手里。 怪不得方羽要把粮食卖给粮商,这一手釜底抽薪太狠了。 不过,现在有个唯一的问题。 也是最最关键的问题。 方羽现今有那么多红薯来缓解缺粮的危机吗? 这可不是一百斤两百斤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数万斤,甚至是源源不断。 “我有最后一个问题。” “不,你等一下,我想先知道,这次朝廷打算花多少钱买粮?” “你怎么知道朝廷会买粮” “有别的办法吗,去抢吗?” 关键的筹码到了。 朱佑樘明白,他要是不亮底牌,接下来不用谈了。 如今方羽掌握了主动,一点点把他往红薯上带。 他要是有半点想白嫖的心思,方羽就会端茶送客。 他没得选了。 “二十万两白银。” 朱佑樘如实说了。 刘健知道没办法,也点点头。 方羽思量一番,判断他们没有说谎。 因为他也知道粮仓的重要性,如果不在事情被捅出去之前填补上。 那事情就玩大了,他不相信皇帝和内阁那帮人没这个脑子。 “跟我来。” 方羽喊来胡三端来三盆温水,三块香皂,让他们洗了洗脸。 朱佑樘是在张皇后哪里见过香皂的,所以不奇怪。 但刘健却没有,被吸引住了。 “小子,这是何物?” “这个叫香皂,用来洗澡洗脸的,清洁效果很强,用完还有花香味,你喜欢啊,那边地上堆得就是,你自己去捡一块吧。” “这......不太好吧?” “那卖给你吧,五两一块。” “什么......五两银子一块?” 刘健被吓傻了,这东西虽好,但也不值五两银子啊。 你这不是抢钱吗? 方羽没再搭理刘健,洗完脸之后就出去了。 朱佑樘那心里美滋滋的啊,幸好朕早就见过。 然后一脸嫌弃的看了刘健一眼,瞧你那没出息的样。 出去别跟别人说,我认识你。 小插曲后,方羽带着朱佑樘和刘健来到了不远处的山脚下。 这里挖了非常多的地窖,有专人看管,主要是防老鼠什么的。 要是人的话,方羽在周围放了墨家机关陷阱。 基本是没人敢来偷的。 方羽命看守的汉子打开一处地窖,然后几人钻了进去。 地窖是前窄后宽的,经过一段过道,后面就豁然开朗了。 透着火把的光,朱佑樘和刘健看见堆积如山的红薯。 两人彻底傻眼了! 如此美味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不是在做梦吧,亏他还想着当贡品呢! “像这样的地窖,山脚下全是,红薯总共有400万斤吧。” “.....” 这个400万斤震住了朱佑樘和刘健,两人习惯的对暗号,虽然看不清彼此,但也能想到彼此心中的愕然。 400万斤什么概念? 一斗十八斤,十斗为一石。 也就是三万三千三百九十八石。 而朝廷每年向江南地区征粮入京,作为京城所有百姓的口粮。 数额也就一年十六万石。 这样一算,这三万三千三百九十八石将近十六万石的四分之一。 可供京城百姓一个季度的口粮。 可是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农庄,几百亩地而已,由此可见红薯的重要性。 “小子,你立大功了,立大功了......” “诶诶,不就是种了几百亩红薯嘛,至于吗?” 方羽被朱佑樘兴奋的扯着。 顿时成了一个摇晃的红酒杯,他觉得眼前这家伙疯了。 “至于,当然至于,你救了千千万万的大明百姓,你当得起这份功劳。” “朕......真的,我向你保证!” “别在这瞎咧咧,等我开了条件,我怕你笑不出来。” 朱佑樘正在兴头上,胸脯一拍,心想只要你不造反,什么都好说,就怕到时候给了你,你要不起。 “说吧,你什么条件?” “我要盐引。” “没问题。” “我还没说完,我要的是800万斤的盐引。” “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