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风华录之九歌行_第1章 道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道士 (第2/2页)

是让你去探亲的,你看看你都招惹了什么,闹得如今这半死不活的样子…”

    王北林这话确实不假,那日紫竹林里,若不是自己及时赶到,恐怕这孩子不是入魔就是爆体而亡;

    而看着自老道士指尖传出的淡淡蓝光与自己疼痛骤减的左腕,姜羡也终于明白了他为何会变成这样;

    这世间能让师父变成这样的,只有一种东西,那就是‘气’;

    “师父你?”

    “你少惹几次祸,我也能多几年时间恢复境界,没准还能更上一层;”

    提到境界,这就要从上古说起;

    盘古开天辟地分出了天地人三界,天界昆仑可主宰三界造福众生,地界冥府掌世间生死因果报应;

    此二界均是福寿绵长之地,唯有人界享八苦夺己身;

    而后人皇神农联合五帝,寻得天地妙法,创出修行之道五层:聚气、汇灵、天境、得道、通神;

    这妙法的奇妙之处就在于,越是接近通神境界,功法越是造极,福寿也越是长久,若在通神时寻得机缘,飞升昆仑直达天界也只在一念之间;

    这一切的基础皆是‘气’,这种气乃是天地共鸣产生的一种东西;

    对于修道者而言气既是修炼之基万药之王也是夺命煞气,主要取决于是何用法;

    可随着夏主启的突然消失,天地断离灵气骤减,千年间就再无人能成功汇灵;

    直到夏末秦初,有人大肆行屠戮之举供奉生灵,以求得通神昆仑的机会,彻底打破世间秩序;

    也正是因为这次的逆天之举,人间竟又渐渐有了气,可天地断离,终究对修行一途有所影响;

    此后的秦王朝五百年,吴辽混战导致的九州分裂二百余年,再加上如今这大夏已有的二百年,整整九百年间,就只有九人达到了通神境界,而获得机缘成功飞升的也才三人之数;

    达到通神之境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五百年前南山黄庭女道魏夫人;

    但魏夫人虽已是通神之境,却迟迟寻不到机缘或者说未曾渡过机缘,最后落得个饮恨黄泉的结局;

    而眼前这人,被称为有望超越魏夫人的王北林,如今竟因渡气救人,境界生生从上品得道跌至下品;

    看出小徒弟的想法,王北林狠敲了下这人的脑袋说道;

    “就算到了那个境界,还要机缘,而机缘二字又岂是那般容易得的,你师父我是谁,想修回去还不简单;”

    话虽是这么说,但随着蓝光减弱,姜羡只觉得老道士脸上那皱纹彷佛又多了几道;

    师父对此表现的越是毫无在意,就越让自己不知所措;

    只因师父苦修这数十载,并非单单是为了长生,更是为了祖师爷;

    世间虽再次有了气,多数修行者也还保持着原来的修行法则,可天地依然断离,气又从何来?

    为何将近千年达通神之境的仍不足十人,更不用说飞升,如此种种使得少数修行者另辟蹊径,也自此引出了释户一门;

    释户需先束己身才可修来世,既不能入天长生,何不套用地界涅槃法则使得来世褪去八苦,今生事今生知,来生事谁人知;

    天地断离今生已然无望,改修他法来生得报还算有望,这也就直接导致道法修行第三层分为天地双镜;

    若修天镜就会进入得道、通神飞升昆仑,若修地镜则会进入法相、轮回,无需机缘也可涅槃重生;

    当朝天子认为皇家血脉得天地庇护,因果轮回涅槃反复,方可使得大夏国本万年;

    因此颇为崇尚释户,更是将之立为国教,使得如今人人皆修地镜,道教日渐式微隐有败落之象;

    “好了好了,别再想那些了,青冠在外面等了许久了,你就不想听听山下现在的情况么;”

    见小徒弟低垂着头始终不说话,王北林只觉得哄孩子安慰人这事自己是真的干不了;

    “青冠?”

    “先陪你师兄聊着,我去看看鱼炖的怎么样了;”

    逃也似跑出门的王北林,推进来一年轻道士,正是黄庭观赵方舟的三弟子青冠;

    王北林是黄庭观观主赵方舟的师弟,二人师从痴幸道人,后北林喜静便从黄庭观搬出,在一偏僻处住下,时间一久在赵方舟的加持下,就有了如今的玄都观;

    两观不在一处却同属一门,青冠虽比自己年长两岁,但因着自己入门早,自然而然的就担了这师兄的名号;

    “师叔他…”

    “无事,师父说你在外面等了很久,可是我阿姐出了什么事?”

    “李姑娘无事,师兄尽管放心,我来是想告诉你,邪刀一事我们怕是不能再插手了;”

    在与青冠聊了几句后,姜羡才知道自己竟已昏睡了三日,在这短短的三日间,山下已经是天翻地覆,而所有的这一切还都要从十三天前师父赶他下山说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