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节 贵州来使 (第2/2页)
良身子顿了一下:“挡不住?” “挡不住的,对方这次势在必得,可惜我们人手不够而我也没法亲自前去,不过我在信里说明白了,所以现在大巫师们应该是已经开始转移寨民了,至于苗王洞,其内的天罡阵不容有失,好在阵眼之物我已经炼好了这次你带回去替换掉就可以,有了新的阵眼他们破不掉天罡阵的。” 他指着黑衣人:“小徒会跟你们一起去,亲自指挥替换阵眼的事,”黑衣人起身拱手领命。朱先生继续说道:“明天让成舟带你们去取阵眼,”又转向黑衣人:“一早去王府要一块腰牌,然后取了那物尽快赶往苗疆,此事不容有失。”被叫做成舟的黑衣人忙躬身道:“遵命。”朱先生考虑了一下:“这三十六根阵眼乃是我用精铜亲自打制而成,世上再无第二套,所以不可能有人能破掉,但此物万万不可有失,遗落一根都不行,切记切记。”成舟再次躬身:“弟子必将竭尽全力确保不失,请老师放心。” 朱先生点了点头,又对龙子良说道:“苗王洞的东西本是中原之物,有劳诸位大巫师守护这么些年,这次危机过后五百年内不会有人再有能力去窃取,为了感谢诸位大巫师,朱某特意将大巫师们传过来的巫术进行了增补,应该会有所增益,也算聊表谢意了。”龙子良激动地声音都有些发颤:“先祖们传下来的术法博大精深,可晚辈不肖,多年来总是有所遗失,大巫师们说朱先生是千古罕见的人物,必是神仙转世,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各族大巫师穷四十多年的时间也没有完全参透先祖所传术法,朱先生居然能有所增补,真是我族的大幸,”然后站起身跪了下去:“龙子良带表诸位大巫师叩谢首领大恩!” 朱先生这次没有起身,他当得起对方大礼叩谢,他们传承上千年的术法不断遗失、凋落,自己凭一己之力进行了全面弥补而且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在那里自己会被尊为神的,所以这个诚挚的叩首礼不能避让。 “此事完结以后还需要诸位大巫师继续守护苗王洞,狩灵的人手会全部撤回来,而且南疆蛊术毕竟传自华夏,所以进行修补也算是我分内之事,子良不必多礼,”朱先生虽然年轻,但和龙子良的父亲平辈论交,直接称呼龙子良的名字并没有什么不妥当的。他顿了顿又说道:“令尊龙子贤老大人与我见过一次,当真是盖世英豪,我与他一见如故,这次有书信一封子良替我转给令尊,只希望我二人还有相见之日能再次把酒言欢。”然后掏出一封书信递给龙子良,对方赶紧双手接下。月上中天,凉风习习,几个人又谈笑了几句龙子良就起身告辞,朱先生叮嘱了成舟几句就回房休息了。 第二天,又是一个艳阳天,郑王府的门口成舟迈步进了大门,还未走几步,右侧忽然传来一声大喝:“朱成舟,你来干什么?”朱成舟转头看去,一个管事站在那里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他:“谁让你进来的?”朱成舟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殿下让我来办事。”“殿下?”管事带着一丝嘲讽:“哪个殿下?”朱成舟的眼神忽然犀利起来:“世子殿下。”管事被他的眼神吓得一缩,随即觉得自己有些怯懦了,赶紧挺了挺胸:“大胆,他早不在王府了,怎么还敢自称世子殿下?”朱成舟冷冷的盯着他的眼:“这话你是你说的还是皇上说的?”管事愣住了,想了想有些色厉内荏的说道:“你少在这里狐假虎威,你和他都已经不是王府里的人了,来这里要讲规矩的。”朱成舟笑了:“这事轮不到你来做主的,”说完转身就向里走去。管事愣了一会,忽然醒了过来冲着成舟的背影喊到:“好胆,你嘴硬,等我告诉李公公去。” 承运殿中,正中间的王座虽然十多年没有人坐上去了但此刻依然纤尘不染,下面左右两排座椅,其中一个上面坐着一个穿着飞鱼服满头白发的老者,此时他正坐在那里喝茶,看起来六七十岁的年级,面目带有一些阴柔,大明朝这个年纪又面白无须的人基本上都是太监,而能穿飞鱼服的太监都是皇帝钦赐的非一般太监可比,此时在王府里主事的正是这样一个宦官。 管事的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躬着身跟李公公诉说刚才的事,不免添油加醋的描述了朱成舟的不屑和傲慢,李公公仍在不紧不慢的喝着茶,眼皮都没有抬一下。管事说完了就躬身在那里等着处置,李公公叹了口气:“前郑王爷虽然有错,但皇上从没有说过世子殿下的不是,殿下自己出去居住不再回王府,皇上也没有说过什么,你们这些做下人的胆子可真大啊。” 管事忽然就像被一桶冰水从头浇到脚,不对啊,以前李公公也拿世子殿下不当回事而且还找人百般对付世子,怎么忽然就改口风了?但此时不容多想,他浑身冰凉战战兢兢地躬身说道:“小的错了、小的错了,以后再也不敢对世子殿下不敬了。” 李公公又叹了口气:“下去吧,去领三十杖责,以后要长点心。” 管家顿时面如死灰瘫倒在地,三十杖?这是要自己的命,哪里还有以后?这怎么一会的功夫天就变了?可恨自己不知形势走错了路。管事被拖下去了,李公公皱着眉坐在那里思索着什么,一会另一个管事走了进来,在殿外的惨呼声中轻声禀报着:“公公,世子殿下派人来要腰牌,说是要出趟远门。” “远门?去哪里?” “说是要去贵州。” 李公公脸上阴晴不定,想了一会低声道:“给他吧,”然后挥了挥手把管事赶了下去,自己坐在大殿上低头不语,郑王爷关了十多年了,皇上不杀也不放,对世子朱载堉殿下的对抗行为也视而不见,这是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