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龙争虎斗! (第2/2页)
朝廷的税收,一年比一年减少,百姓一年比一年苦,再让官员任性妄为的管理大明,不出五十年,这大明江山要亡在大明官员手中。” 赵王说道:“陛下,有这么严重吗?” 沈王朱珵尧说:“很严重,此时大明百姓快吃不起盐,一斤盐两钱银子,一户五口之家,一年光吃盐就四两多,百姓一年收入十三两多,还要缴纳六两银子的各种摊派、杂税、徭役、赋税,这么一算,百姓辛辛苦苦一年,剩不下钱。” “可是百姓要生病,还有婚丧嫁娶,要是赶上年头不好,遇到大旱或者水灾,就要饿肚子,要不然就要欠债。” “这一路陛下和我们谈,一直这么下去,五十年时间,大明就要亡。” 众位藩王还没想这些事,他们也不希望大明亡,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要维持大明江山永固。 “太祖幼年的生活,恐怕已经压在此时百姓的头上,大明初年定正税三十税一,历朝历代最少,可是有杂役差事,张居正搞一条鞭法。” “朕年幼时说话不管用,只能任由他们搞,外朝有张居正,还有冯保这个狗奴才,串通张居正。” “可是这些年,大明让他们搞成什么样?” “增加朝廷一点税收,百姓要付出十倍,现在火耗钱少则一成,多则两成。” 郑王世子朱载堉问:“这个火耗是什么?” 晋王朱敏淳说:“以前征收实物税,现在各地征收白银,百姓手中没有白银,那么他们就要贱卖粮食,从粮商或者地主手中换白银。” “原本两石粮食一两白银,百姓卖粮食,就卖一两银子三石粮食,这就比以前多交一石粮食。” “这还不算过分,更过分的就是各地官府搞出的火耗,这火耗就是把散碎银子熔炼成十两、二十两、五十两一个的银锭,官府说熔炼银锭时有损耗。” “这里的损耗,就由百姓付出,原本需要缴纳五两白银赋税,加上火耗就要缴纳六两银子。” “这百姓贱卖粮食,火耗,各部、各省、各府、各县摊派,这百姓负担比洪武、永乐时多了几倍。” “陛下说洪武时大明百姓六千万,陛下算了一下,此时大明百姓有一万万五千万,比洪武时多九千万。” “这多出来的九千万,就是各地的隐户,还有各地流民。” “咱们各地藩王府有隐户,隐户最多就是士绅、地主、商人家里。” “要是遇到连续大灾之年,元末的光景,就会在大明重现,会出现无数个太祖这样的人物。” “唉…!!” “唉…!!!” 郑王朱厚烷年龄大,听到他们说,也感觉目前形式严峻。 唐王问:“陛下有何打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翊钧站起来看着众位藩王:“太祖当初要是有几亩地,能吃饱饭,安能创建这大明江山。” “众位藩王,历朝历代灭亡,下场最惨的就是宗室,居安思危,朕希望你们懂这个理,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蒙蔽。” “南京祭祀太祖孝陵后,朕要与众位藩王商谈,如果大明真有灭亡这一天,我大明宗室如何生存?” “按起葫芦,起个瓢,百姓吃不饱饭,人是杀不光的,大明万万人,军队才有几人,唐朝的安史之乱,宋朝的靖康之耻,距我们可都不远。” “安禄山和史思明在河北,人们可是叫他们二人是圣人。” “百姓吃不饱饭不行,想要江山永固,文官、武将已经指望不上。” “历朝历代只有换皇帝,没有换县令的,宗室下场最惨!” “文官、武将可以投降新朝,朕希望你们懂这个道理,此时大明的官员,都想着自己的家族,他们可不想大明江山。” “这些盐的利润,大部分都被朝中的阁老,尚书、侍郎、巡抚、布政使、知府拿去,他们可不管百姓死活。” 朱厚烷叹口气:“陛下,小王懂了,这宗人府必须重设,必须要限制文官、武将的力量,再让他们这么搞,大明就被他们搞亡了!” “这个宗正令的差事,小王当了,这张居正没什么好心,为了把持朝政,苦了天下百姓!” “朝政的事,宗人府不要掺合,大明此时就像六、七十岁的老人,猛药当时就完。” “要温补之药,一点一点的喂养,急切不可,盐这事,与张居正无关,朕准备新开几个盐场,各地藩王都有份,必须要限制盐价,不然百姓吃不起盐。” 宗室进场,这盐的争夺,必然会有一番争斗! 龙争虎斗,不为过。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朕就是影帝更新,第二十二章龙争虎斗!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