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影帝_第三十九章 抗旨不尊,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抗旨不尊,斩! (第1/2页)

    山西以及都察院五十多名官员被罢免,甚至很多人被抄家,万历皇帝骑脸输出,导致很多朝臣无心政事。

    这让很多官员人人自危。

    人们在一起喝酒时,找出这事的根源,导致这么多官员被罢免,就是因为皇帝南巡,如果没有这次南巡,这些官员也不会被罢免。

    世间很多事就是这样,出事时人们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而是怨恨发现问题的人,发现问题无所谓,但是把问题公之于众,这就会让人们反感。

    可是发现问题的是皇帝,他们只能上奏疏抱怨一下,其他的做不了。

    张居正得知刘守有去世,他派管家去吊唁,冯保已经走了,现在刘守有又走了,他在京城的势力,正在被一点一点削弱。

    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原来只是在宫里看门的,得到陛下的赏识,破格提拔锦衣卫指挥使。

    锦衣卫的高级官员,都由皇帝亲自任命,低级官员由兵部选拔,这在规则上合情合理,他没有任何办法反对。

    可是张居正的心里不痛快,得到权力心满意足,失去权力心灰意冷。

    张居正最近很忧虑,他预感官场沙尘暴还会到来,这也是皇帝在收回权力的预警,阻挡权力收回最大绊脚石,就是他这个内阁首辅。

    他把几天前写的致仕奏本拿出来,想了想他要单独面见皇帝,把奏本亲自递交上去。

    张居正当然不想辞去内阁首辅,不过最近朝中有议论,说他贪恋权势。

    张居正在养心殿见到万历皇帝,他做战战兢兢状把奏本递给陈矩。

    万历皇帝看了一眼奏本,这是张居正请求致仕奏本,张居正今年才五十五岁,正是政治上黄金年龄。

    想当初杨士奇、严嵩,他们都快八十岁,还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不想一直坐下去。

    “张先生真要归田园居吗?”

    听到皇帝的话,张居正站起来,拜了拜说:“老臣已辅佐陛下近十年,老母已经快八十,想回湖广老家,照顾老母。”

    “张先生在京也能照顾母亲呀。”朱翊钧笑着说:“朝中官员有人说你贪恋权势,朕看他们胡说八道。”

    “张先生才五十多,百里奚七十岁当宰相,朕今年十七,张先生五十五,到张先生八十时,朕四十有二,到时朕为你祝寿,就像千古君臣一样,成为永世的佳话。”

    “百里奚辅佐秦穆公时,秦国贫瘠,此时大明国力强盛,不可比较。”

    “哎…!”朱翊钧笑道,他让小四给张居正倒茶。

    “朕就说这个意思,最近内阁事有些多,申时行又病了,等张学颜把各衙门的小金库收上来,朕在大朝会上宣布,升他为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

    “这样内阁活也轻松一些。”

    “如果有人说你贪恋权势,张先生在大朝会上递给奏本,朕不准就是了。”

    “你家张敬修朕很喜欢,为人正直,又很孝顺,朕想让他去都察院,当个御史,张先生认为如何?”

    “圣上,犬子今科刚取中,正应观政,现在提拔为时过早。”

    “不早,不早,就这么定了,要唯才是举。”

    张居正退下后,万历皇帝这才感觉把张居正安抚住,最近这些事,张居正不闹脾气说不过去。

    朝中官员不敢把气撒在万历皇帝头上,只能找张居正出气。

    都察院的海瑞就是皇帝的刀,不开眼的就会被弹劾,在大明当个官不容易。

    ………

    “不知道哪个缺德出的注意,要把咱们衙门小金库收了,全部交给户部管。”

    “这下户部牛了,管着咱们钱袋子,办事都要求着户部。”

    “部堂知道吗?”

    “你说呢,咱们都知道,部堂能不知道?”

    大明万历八年,九月二十。

    在文渊阁举廷议,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也列席。

    内阁首辅张居正说道:“宗人府重设,历年礼部、户部、地方各布政司,拖欠宗室的禄米要补齐。”

    “山西巡抚、布政司请求朝廷发放俸禄。”

    “各部各衙门以后不准再向地方摊派,以后各部各衙门的小金库,交回给户部管理。”

    “大家都议一议。”

    张学颜先说:“拖欠宗室禄米总计一千六百万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