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洛阳夹马营  (第2/2页)
天守着你们,我想自己闯荡天下。”    “你父亲正在凤翔带兵与叛军打仗,既然你真的要闯荡,那也好,反正你有武艺,在这里也不求上进,你就去吧,但路上要见机行事,实在不行再回来,我们都等着你。”    弟弟赵匡义缠着他,想要一起走,赵匡胤说:“你才15岁,还很小,过几年我再带你出去,你在家要好好读书练武。”    年轻的赵匡胤收拾行李,与母亲、妻子、弟弟作别,高高兴兴踏上了闯荡之路。    ……    此时,后唐朝早已灭亡,又经历了后晋朝(936年~947年),已到了后汉朝时期(947年~950年)。    赵匡胤一路西去,心情还不错,洛阳和汴京虽然繁华,但山野风光也别有滋味。    只顾着游山玩水,却没想到走错了路,在当时的兵荒马乱之下,现实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赵匡胤索性也不急着去找父亲了,这别有洞天的世界,说不定自己闯荡会更来劲。    一天,他骑马来到了关西地界,走到中午时口渴难耐,准备进城歇息。当走到离城还有几里远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面的一片树林传来急迫的喊杀之声。    喜欢打抱不平的赵匡胤赶过去看个究竟,只见一群人围着一个黑大汉打斗,这黑大汉手持扁担,虽然很勇猛,但也没占到便宜,体力渐渐不支。    赵匡胤侠义心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立即大喝一声,抡起大棍就去帮黑大汉,那群人见有人来帮倒忙,就分出几人围拢过来。赵匡胤与黑大汉分别与几个人对打,两人抡起棍子、扁担噼里啪啦一阵乱打,一会的功夫,那群贼人就处于下风,最后一声呼哨都跑了。    ……    那个黑大汉赶紧跑过来道谢,赵匡胤细问是怎么回事。    “俺叫郑恩,是个卖油的,家里离此有30里。没想到今天走到这里,被他们截住了要钱,俺才不怕呢,就和他们打起来了,幸亏你来了,否则俺还不知道能不能打赢呢。”    这黑大汉说话瓮声瓮气,五大三粗的,赵匡胤听了心里暗自发笑。    赵匡胤正好一个人闲来无事,就问他是否愿意一起玩耍几天。黑大汉蹦着说:“那太好了,但我俺没钱啊。”    “吃喝包在我身上啦。”    赵匡胤带着黑大汉在周边转悠了几天,这个黑大汉直肠子,直来直去,赵匡胤打心眼里喜欢他。    黑大汉说:“俺看你一表人才,将来肯定能当大官,最好能当个皇帝老儿,那多威风啊!不过,皇帝长啥样,俺还没见过呢。”    “呵呵,等我当了皇帝老儿,就封你做郑王,给你郑家光宗耀祖如何?”    “大哥,那当然太好了,不过你说话可要算话啊,俺可算有盼头了。”    赵匡胤就当这是个玩笑,也没当回事,自称为哥哥,叫黑大汉为弟弟。    一路走来,赵匡胤带的钱也用的差不多了,他最终与黑大汉郑恩作别,两人相约以后相见。    ……    赵匡胤在家的时候,听人讲起过父亲的一些同僚在外做官,他想投机取巧,抱一下大腿。    赵匡胤沿着汉水河岸,一路来到了复州,投奔复州防御使王彦超(今湖北仙桃、天门一带),这王彦超是他父亲的同僚。    王彦超只比赵匡胤大13岁,他的父亲王重霸在唐朝末年曾参与黄巢起义军,后又投降了唐朝官军。王彦超长大后从军,屡次战场立功,被后汉皇帝刘知远任命为复州防御使。    “贤侄,我这里只是个小地方,比不上洛阳、开封这样的大都市,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的军职给你安排。我与你父亲相识,你尽管先在这里住下,然后你再找找别的好去处。”王彦超不紧不慢的说。    赵匡胤明白王彦超这是下的逐客令,只好说道:“多谢叔叔关照,您这里暂且容我多住几天,我再去他处不迟。”    他在复州住了十天,偷偷观看了王彦超校场cao练之法,然后收下王彦超的一包银子当路费后,又北上到了随州(今湖北随县)。    随州刺史董宗本,论关系要比王彦超亲的多,他与赵匡胤聊了一会后,马上答应收留了赵匡胤。    “令侄,我与令尊是朋友,你就在我这里安顿下来吧,也好教教我的儿子。”    还以为他比较厚道呢,原来他是看赵匡胤文韬武略,将来必有出头之日,是想让他带带自己的儿子。董宗本用心良苦。    这董宗本是河北涿州范阳人,原是契丹元帅赵延寿的部将,当赵延寿在契丹内斗中失败被捕后,董宗本南下逃难,投奔后汉皇帝刘知远。刘知远任命他为随州刺史,儿子董遵诲也担任随州牙校。    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有武功,但文化水平不高,见识短浅,在与赵匡胤的谈论中总是处于下风。    董遵诲就借助父亲的权势挤压赵匡胤,态度也不恭敬,赵匡胤人在屋檐下,一直忍让着。    最终,赵匡胤不想再自取其辱,找个借口拂袖而去,离开了随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