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作战准备  (第1/1页)
    李唐笑道:“这炮筒热得很,暂且不能用手触碰。火药爆炸时产生的热量很高。”    杨坚把手放在炮筒旁,确实有火辣辣的感觉。    一旁的周公公连忙道:“这东西倒真是神器啊!陛下何愁不能灭了陈国呀!”    “嗯。”杨坚点点头。    这公公倒是聪明,知道这时候出面圆个场。    “是呀,陛下,只要将这些大炮安装在战船上,那我军战船威力将无法想象。”李唐连忙道。    杨坚笑道:“再过几日,将船上装备大炮,先让朕看看效果如何。”    又过了几日,已是寒冬之时,在黄河之上,杨坚命人把战船上装上李唐设计的大炮,然后就是开炮。    李唐训练了一批士兵,这些士兵对大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熟知大炮应当如何发射,怎样瞄准,虽然知道的不多,也够了。    李唐将这些士兵命名为“炮兵”,从此,大隋多了一种兵种,叫做炮兵。    杨坚等众大臣士卒站在黄河岸边观察大炮的情况。    在战船周围又做了几艘简易的战船,作为攻击目标,在杨坚一声令下之后,炮兵点火,炮弹发射,只听得轰隆几声,有的炮弹没有击中目标,落入水中,而凡是击中目标的炮弹,都给目标造成了极高的伤害。    那些木船船身破裂,甲板处裂了缝或是直接烂了几个打洞,在多次的轰炸之下,有几艘木船甚至直接沉了下去。    杨坚见状高兴地大笑不停。    这些炮弹的射程有二百步左右,几乎远超过弓箭或是弩箭的射程,最关键的是杀伤力大,破坏性强,众人也无不惊讶,原先瞧不起李唐的贺若弼等人也无不惭愧地低下头,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小子确实比自己强。    很多大臣对李唐的看法也在慢慢改变。    李唐是神人不错。    杨坚非常满意,对李唐道:“你的大炮,朕很满意,你小子果然没有辜负朕对你的期望,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若是奖赏的话,那就是银子了。为了做出这些大炮,臣花了不少银子。这些炮筒、炮弹。火药造价都不菲。”    “朕问你,你做这些大炮共花费了多少银子?”    李唐思索片刻道:“大概每个都有五百两银子。”    李唐故意把价钱高了。    “那朕用两倍的价钱,总共二万两银子,让你在给朕做出二十架大炮,如何?”    “不可啊,陛下!”户部尚书道,“为了这二十架大炮,就要耗费两万两银子,绝对不可呀!”    “有何不可?”杨坚道,“朕的水师装备上这种武器,必当猛如虎豹,锐不可当,势如破竹。到那时,朕得到江南,还会留恋那点银子吗?目光要放长远才行!”    李唐知道其实做出这些大炮并不容易,如今要再做二十架,也绝非易事。但他又想,不一定全都自己做,他可以把方法给别人,雇人来做大炮。    让每个人做一种零件,李唐所做的就是最后的组装。包括测试,他也可以让炮兵们来做。    所以,现在他真正要做的就是训练一批工人,为他所用。想到这里,李唐又问杨坚要了一批能吃苦耐劳的士兵,总共五百人,都为他所用。    他也不知道是多是少,先要这么多看,若是不够,还能再要。    这么一想,他忽然有了一种资本家的感觉。说起来,当资本家的感觉很不错。    不过训练他人,给他人传授知识,也并不轻松。他又想到,可以先着重训练一批士兵,再让他们训练其他的士兵,这样的话,他只需要教会很少的一批人就行了,最后他需要做的,就是监督,给他们指导。    这下,史上第一个大炮工厂诞生了。    另一方面,胸怀大志的杨坚也在积极准备作战的事宜。他大概想好了,等到李唐的二十架大炮全部做好后,再过上一段时日,就可以挥师南下,消灭陈国,一统天下。他不要做一方的主,他要做天下的共主。    北方基本上安定好了,长城也修过,并且上次在宴会之上,也得到了突厥方面的承诺,永不攻打大隋,谨慎的杨坚更是派兵到长城驻守。    在杨坚的勤恳治理之下,国内政治修明,国家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依照李唐等众位大臣的计策,废其农时,狼来了的计谋,南方更是放低了戒备,百姓也盼望着能换个主人。    得到陈国,似乎只在朝夕之间。    李唐本以为教授他人是件轻松的事,可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才发觉有多难。很多人即便可以制造大炮,却总是有许多让李唐不如意的地方,有不少的瑕疵。这些瑕疵甚至导致最后组装出来的大炮不能使用,或是只开了几炮,炮筒就裂开了。    李唐只得细细地教学,细细地指导,检查每一处可能的纰漏。    因为觉得人手不够,他又向皇帝要了两百人。    七百多人,加工加点,花费了二十多天,终于制造出了二十架大炮,以及二百余枚炮弹,交予杨坚。    杨坚很满意。    不仅按规定给了李唐二万两白银,并且又增邑三百户,且赐了一座宅子。    这下李唐终于又能有属于自己的家了。    李唐这回赚了不少。    杨坚当即让人把所有的大炮与炮弹送往长江处的隋朝水师。且因为炮兵人数不多,需要训练,又授予李唐翊师将军兼炮兵总教头,让其训练炮兵。    李唐自然当即接旨,然后前往南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