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之汉末三国_第4章 黄巾之乱平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章 黄巾之乱平定 (第1/1页)

    金城郡。

    北宫伯玉等人攻克允吾,杀金城太守陈懿。

    北宫伯玉等人听说金城人边允、韩约著名西州,于是便将二人劫持到军中,共推边允为首领。

    边允便改名边章,韩约改名韩遂,一同加入了叛军。

    随后,边章率叛军包围了凉州州治冀城。

    冀城内。

    左昌急忙遣人向盖勋求援。

    阿阳县。

    辛曾、孔常心中有怨,不愿前去救援左昌,盖勋怒道:“从前庄贾为监军延误军期,被司马穰苴奋剑处死,今天的从事难道比古时的监军要尊贵吗?”

    辛曾、孔常闻言大惧,随即便与盖勋一同率军前去救援左昌。

    汉阳郡冀县。

    盖勋以背叛之罪斥候边章等人,边章却说道:“左使君若早些听从君之言,出兵攻打我们,或许我们还能改过自新。如今罪过已重,不得降也!”

    左昌援军既至,边章便率军解围而去。

    随后,边章又率军围护羌校尉夏育于畜官。

    盖勋随即与州郡合兵救夏育,结果刚到狐槃便遇见了羌兵。

    羌兵大败盖勋等,盖勋余众不足百人,身被三创。

    盖勋坚坐不动,指着旁边的一颗树对羌兵说道:“就将我的尸体放在这里!”

    句就种羌首领滇吾举着兵器对部众说道:“盖长史是贤人,如果你们杀了他,便为负天。”

    盖勋仰骂道:“死反虏,你知道什么?快来杀我!”

    众羌兵闻言大惊,皆面面相觑,然而滇吾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下马让盖勋骑马离开。

    盖勋不肯上马,于是被羌兵俘虏。

    滇吾佩服盖勋的义勇,不敢加害,便将盖勋送还汉阳。

    荆州南阳宛县。

    赵弘率军出城攻打朱俊,反被朱俊击败,赵弘被斩杀。

    贼帅韩忠据又宛拒朱俊,朱俊鸣鼓遣兵攻宛城西南,贼众皆赴西南。

    朱俊自将精兵突袭宛城东北,乘城而入。

    韩忠随即退保小城,惶惧乞降。

    朱俊麾下诸将皆请朱俊接受韩忠乞降,然而朱俊却说道:“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当年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如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现在若受降,便是助长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

    朱俊随即派兵急攻小城,然而却连战不克。

    朱俊见附近有座土山,于是便登上土山朝宛城内望去。

    突然,朱俊灵光一闪,回头对司马河间张超(字子并)说道:“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彻围,并兵入城,韩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易破之道也!”

    于是,朱俊便下令解围。

    韩忠见围解,果然率军出战,朱俊随即率军追击韩忠。

    朱俊大败韩忠,斩首万余级,南阳太守南阳秦颉(字初起)杀韩忠。

    黄巾余众又奉孙夏为帅,还屯宛城,朱俊便又率军急攻宛城。

    十一月二十二日,朱俊司马孙坚率众先登,宛城遂克。

    孙夏率军北逃,朱俊率军追至西鄂精山,大败孙夏,斩万余级,于是南阳黄巾破散。

    京师洛阳。

    张让在汉灵帝刘宏面前中伤诬陷王允,王允因此而下狱。

    十二月二十九日,汉灵帝刘宏大赦天下,改元中平。

    董卓、王允因大赦而获得赦免,王允复为豫州刺史。

    中平二年(185年),春,正月,张让又以它罪诬陷王允,汉灵帝刘宏便下令抓捕王允,处以死刑。

    廷尉杨赐不愿王允再在狱中遭受苦痛与屈辱,于是便遣门客劝说王允自尽:“君因张让之事,故一月两次下狱,凶慝难量,希望君能仔细考虑!”

    王允诸从事中年轻气盛者便一同痛哭流涕着将装着毒酒的酒杯送到了王允面前,王允却厉声说道:“吾为人臣,获罪于君,当伏大辟以谢天下,岂有服药求死的道理?”

    王允将酒杯往地上一扔,然后便起身出门登上了囚车。

    王允被押送到廷尉后,大将军何进便与杨赐、司徒汝南袁隗(字次阳)共同上疏为王允求情,王允这才得以免死。

    二月初十,洛阳南宫云台发生火灾。

    二月十一日,洛阳乐城门发生火灾。

    洛阳南宫嘉德殿内。

    中常侍张让、赵忠劝说汉灵帝刘宏加收天下田赋每亩十钱,用以修宫室、铸铜人,汉灵帝刘宏同意了张让、赵忠的建议。

    青州乐安郡。

    乐安太守吴郡陆康(字季宁)上疏谏言道:“当初鲁宣公税亩而蝝灾自生。哀公增赋而孔子非之,岂有聚夺民物以营无用之铜人,捐舍圣戒,自蹈亡王之法哉?”

    洛阳南宫嘉德殿内。

    张让、赵忠气愤地对汉灵帝刘宏说道:“陆康援引亡国之例来比喻圣明之君,实乃大不敬,应当

    槛车征诣廷尉。”

    于是,汉灵帝刘宏便下令将陆康抓捕下廷尉狱。

    宗室、侍御史东莱刘岱(字公山)上书为陆康解释,陆康方得免归田里。

    随后,汉灵帝刘宏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师。

    黄门、常侍在验收材木时百般挑剔,强迫州、郡贱卖被认定为不合格的材木,收购价格仅为原价的十分之一。

    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额,只能重新购买材木,然而黄门、常侍仍是百般挑剔,不肯立即接收,致使运至京师的材木都堆积腐朽了,而宫室却历经数年还没能修建完成。

    各地的刺史、太守又趁机私自增加百姓赋税,从中贪污,致使百姓呼嗟,怨声载道。

    汉灵帝刘宏又令西园卫士分别到各州、郡去督促材木文石,西园卫士恐吓州郡官吏,收取了大量贿赂。

    刺史、太守以及茂才、孝廉在升迁和赴任时,都必须要到西园交钱。

    官职越高,需交纳的钱便越多,大郡的太守,通常要交二、三千万钱。

    河内司马直(字叔异)被汉灵帝刘宏任命为钜鹿太守,因其以清廉出名,便为其减免了三百万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