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11章 牛二山(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牛二山(上) (第1/2页)

    但家里要的钱多,她怎么样努力似乎都还不够。

    mama的病也不见好转。

    毕竟,这世界上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或许不是问题。

    但如果边钱都解决不了,那就极其严重了。

    遗憾的是,mama就是这种情况。

    有次阿锅进织布机房,由于步子快了点,将织布机给绊了一下。

    正在织布的阿开将飞梭给弄坏了。

    阿开就将阿锅狠狠地打了五六下屁股。

    阿锅嚎啕大哭。

    后来全家人轮流安慰,都不见好。

    生病在床的mama出言安慰,阿锅才止住眼泪。

    ——

    阿锅的眼泪可以像弯角山羊的奶似的不停地流。

    但眨眼间,她就可以眉开眼笑。

    爸爸mama都说,“阿锅一定就是水做的。”

    她表情丰富,很喜欢哭,但也很喜欢笑。

    但阿锅最擅长的,还是察言观色。

    ——

    只要阿开不在,她一定会带着小旺欺负“大白”。

    但阿开回来了,则又会立马训斥小旺。

    她会说小虾擅作主张。

    阿锅的两面做法,弄得小旺对阿锅亲近也不是,不亲近也不是。

    为此,杜牧批评了阿锅好几次。

    爸爸说,阿锅对小旺的误导,会让自己的捕猎面临一些麻烦。

    此后阿锅才稍稍收敛一些。

    ——

    但阿锅还会找俩哥哥撒娇。

    “阿揭,你栽的花又开花了,好漂亮哟!

    “meimei我好喜欢哦!”

    这时阿揭就会眉开眼笑。

    特别地,如果小阿锅将一朵花插到自己的秀发上,阿揭就更有劳动成就感。

    此时,如果阿锅说自己还缺一个钗子,阿揭就会立马飞奔出去向村里人打听。

    “陶大爷什么时候会到村上来?”

    毕竟,村里是没那玩意儿卖的。

    只有陶大爷那儿有。

    陶大爷简直应有尽有。

    ——

    院子里,阿布弯腰掏鸡窝、鸭窝和鹅窝。

    这是他每天必做的。

    院子里太臭,一家人都不喜欢。

    “二哥,你养的鸭子我看又长大不少了。

    “你好棒哦!”

    小阿锅来到还趴在鹅窝里的杜布身边,娇声叫道。

    杜布从鹅窝抽出身,朝meimei打量了一眼。

    其额头上还有“大白”的排泄物。

    “说吧,你要几个鸭蛋?!”

    ——

    在阿布眼里,母雁鸭及其鸭蛋是世界上的硬通货。

    如果一个鸭蛋不行,那就多来几个!

    上学的时候,村长老爷爷就喜欢这样嘛!

    当年卢花第一次跟着自己上学的时候,被罚了四个鸭蛋。

    阿布因此心痛了好久。

    “如果有机会,让卢花多来上学几趟。”

    次日回到学校时,村长老爷爷他老人家还这样说道。

    但听了这话之后,阿布再也没有带卢花去上学。

    如果继续带上,凭借卢花的智商,说不定它都博士毕业了!

    但杜布不敢。

    因为他知道,自己付不起学费。

    ——

    遗憾的是,阿锅并不像村长老爷爷一样,是能用鸭蛋解决问题的。

    听到阿布的回答,阿锅脸色一黑,叫道,“不,我不要!我想吃野鸡rou!”

    此时,正在卧室里陪着杜十娘的卢花陡然打了寒颤。

    看着怒气冲冲地离开的小meimei,阿布摇了下头。

    这meimei性格太过精灵古怪。

    她很有些喜怒无常。

    ——

    所有以上这些,都是鸡毛蒜皮之类的事情。

    有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其实是对农家生活的有失偏颇和很不恰切的描述。

    杜牧觉得,上述情形对于处于困境中的自家更不恰切。

    为此,他也曾凭借自己在村长老爷爷那儿三年的学习功底、这些年研讨陈道明先生撰写的《字类通解》这本旷世著作的心得和自己的生活体悟,DIY一首《农家之叹》:

    【养牛耕田捣农具,】

    【鸡鸭鹅犬逐野兔。】

    【农夫一家不得闲,】

    【何曾歇息农家妇。】

    【开门不止七件事,】

    【早忙衣食晚织杼。】

    【孩子他妈多病弱,】

    【一年到头愁思绪。】

    在杜牧心里,农家一年到头,总要想方设法、掰着手指头过日子。

    如果有些生老病死的事情,那就要动脑筋。

    光是发愁是没用的。

    因为这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能解决,那世界上的人们就会天天发愁。

    要根本上解决mama的问题,必须要再到摩托罗城去。

    对此,夫妻俩已经达成一致。

    ——

    现在秋收完毕,杜牧要再次准备去摩托罗县城的事宜了。

    并且,他已经和二狗子、王麻子约好。

    在秋日的傍晚,二狗子干干净净地来到自家家门口,虽然他还是穿着粗布衣衫。

    “哟,二狗子,今天看起来倒人模狗样的!”

    王麻子叔叔笑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