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齐家(中) (第1/2页)
离进入“老象鼻客栈”又近了一步,杜牧挺高兴。 二狗子也夸奖说,牧歌办事利索,能人之所不能。 “咱们去附近的杨柳井歇一歇”,杜牧说道。 南一区和南三区之间的大街之间,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杨柳树。 杨柳树下有一口大大的井,其泉水汩汩流出。 一些人挑着水桶担水,一些人在用葫芦装水,还有一些人在杨柳树下的石凳上一边乘凉一边吃东西。 这是“杨柳井”,城里好多外来人知道并休息的地方。 杜布将三人的葫芦都拿了过来,来到井边。 井水汪汪流淌,渗透出凉凉气息,让人很是惬意。 本来想趴在井口喝水的,但边上的人都没这样做。 杜布蹲下来,用手捧着,喝了好几口水。 井水清甜解渴。 “这是口好井!” 杜布感叹了一下,灌满三葫芦水回去。 杜牧和二狗子已找了个荫凉、附近没人的长石凳坐下。 小旺一如既往地躺在杜牧的脚下,吐着舌头喘气。 大家都饿了,三人一狗就着井水和硬面疙瘩充饥。 吃完后休息一阵,大家离开杨柳井,准备去西二区十二巷。 —— 往北走一段距离,就看到了西二区标志的大石头牌坊。 石头牌坊里有各种的工匠店,如“侯记金器银器店”、“德信锁具”,还有“齐记菜刀”、“汪记剪刀”、“马氏剃刀”、“五省车具”、“四海木器”等。 店铺里不时传来叮当叮当的打铁声和吱嘎烦人的车床声。 空气中则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尘的味道。 一个名叫“水家刀剑坊”的店里,刀枪弓箭琳琅满目,看得人眼热。 其门口立柱甚至由长剑形状的铁器打造。 立柱上写着对联:“天赐五材,火木并用;地方万里,土金相偕。” “要是有这东西,不知有多威风。” 杜布作为小孩,心底涌现出这样的心思。 “爸,这里面东西贵不?”杜布问道。 “肯定贵!这里的东西就没便宜的”,杜牧答道。 爸爸和二狗子叔叔没停脚,杜布只得快步跟上。 沿途他们又经过了西区菜市,那里面有青菜、猪牛羊rou、鱼rou、香料等各类食品。 菜市门口有一个油炸摊,糯米团子包芝麻发出nongnong的香气。 杜布吞了下口水,继续跟着父亲往前走。 沿途经过一个狗rou摊,上面摆放了十几个狗头。 经过时,小旺注意到了这一点儿,并且吓得浑身发抖。 杜牧安抚着小旺,大家顺利经过。 —— 经过菜市就到了十二巷,巷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十二巷两旁大部分都是铁匠铺,有“庞记铁匠铺”、“楼记铁匠铺”、“兰记铁匠铺”、“殷记铁匠铺”等,不过规模都不大。 巷子的十二号是“施记铁匠铺”,它的打铁声更大。 走近一看,铁匠铺大门对开,里面规模很是不小。 一共十来个火炉子,三十来号师傅和徒弟,打铁声叮叮当当。 “两位客官,不知有什么吩咐?” 大门口的小房里,一个打扮、留八字胡、身高比二狗子叔矮小一丁点儿的中年男子出来招呼。 见到此人充满轻视和警惕的神情,杜牧内心咯噔了一下。 这是一位很是精明、不好相与之人。 “这位兄台,我是半山村人,经南区黄小牛妹子介绍,前来求见陈永富先生。” 杜牧说道,同时将十六文钱递了过去。 “陈永富?这个人我没听过,不知是谁。” 这人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还将杜牧放到那里的钱给推了过来。 “莫非陈永富不住在这个地方?” 杜牧在桌子上再放添上十六文钱,推了过去。 “你问我,我问谁?” 中年男子翻了个白眼,再次将钱推回。 “莫非陈永富先生被施东家给辞退了?” 杜布插话道。 “放你妈的屁!谁说被施东家给辞退了?!”中年男子腮帮子气得鼓鼓怒斥,“屁小孩,大人说话不要插嘴!” “实在不好意思,小孩不太懂道理!原来您就是陈永富先生!” 杜牧拱手道歉,再添三十二文钱推到对方面前。 已六十四文钱,超过半两银子了。 “你说吧,有什么事?”中年男子似乎默认了对方的猜测。 “是这样的,我家婆娘久病在床,听说只有修士能治…… “听说修士曾住在北区的‘“老象鼻客栈”’。 “我想去“老象鼻客栈”找工,看能不能有一线机会……” 杜牧将以前讲过的话再度重复一遍。 “你要找什么工?你这个豁牙,身材又矮小。 “还没一技之长,对方恐怕不要。” 陈永富边说边摇头,还略带嫌弃。 对于陈永富的神情,杜布看在眼里,憋在心里。 他有些羞臊,有些难过,还有些无助,不知该怎么应对眼下局面。 “还请陈先生指出一条明路!”杜牧这次递过去一两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