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章,耗子叔变成耗子爷了? (第3/5页)
。 晚上也没啥事情,王秋菊拿出毛线来,在那里织毛衣,这也是她来了城里才学会的。 至于给谁。 那第一个肯定是老爹了。 众人洗洗就睡觉去了。 …… 翌日清晨,杨小乐一行人大清早就起来了。 没办法,睡的早,早上醒了就睡不着了,而且他还有重要是事情去干。 那就是钓鱼。 非得把王建国这家伙死死的拴在他战车上,让他掉也掉不下来。 早上老娘做饭,而且一家人就差大姐,其他都到齐了。 煮了一锅面疙瘩。 加点白菜再加点猪油,一家人吃的香的很。 杨小乐想到空间里这段时间去国际友人服务部买的芝麻油,他准备找个机会拿出来。 家里也有,一家一个月2两的定量,其实也不算少了。 毕竟用来调香味用的。 吃了饭时间还早,一家人把昨天带来的地瓜干给弄到走廊上风干,等差不多就能串起来,吊在屋檐下了。 二百斤的地瓜听着多,但是这玩意压称的很。 很快就收拾好了。 而此时大院里的人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洗衣服的洗衣服。 大哥见时间要到了,就要出发了。 毕竟他离的地方路远。 杨小乐见状就要跟过去。 杨广志见状拦住了他:“你往哪跑啊?一会给我去卖东西啊!我又不认识路。” “嗨,这有什么不认识的,外面的大街道就有公交车,琉璃厂,京都哪个不认识啊,我就不陪你去了,我还有事情呢,一会去问问我们转学的事情。您一会要是没事干,就在附近溜达溜达认认路。我先走了啊!” 杨小乐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 京都不大,但是房子太密集了。 就连他每次都只敢走大路,很少从小胡同里绕,就是怕到时候在里面绕蒙圈了。 看到儿子离开,杨广志摇摇头,只能回到家里。 杨小乐出来以后,感觉冷风灌进领口,让他打了个哆嗦,紧了紧衣服来到了胡同口。 在那等着呢! 王建国有自行车,应该不会走太早。 等了分钟就看到他从大院里推着车和人打着招呼出来了。 杨小乐见状,怀里抱着一个大布袋子,向着前面走去。 王建国正要骑着车离开。 看到杨小乐拿着东西过来,就下意识的停下了脚步,在那里等着。 往里面看看,见老娘没出来他这才放心。 “王哥,这是出去上班呐?” 杨小乐来到近前,笑着打了个招呼。 “昂,准备去上班!” “哎,那您忙啊!我先走了。” 说完,没有继续攀谈,向着前面走去。 王建国见状,没有骑着,而是推着车跟了上来,吊在了旁边。 走了一段路,他这才开口说道:“你这是去干嘛呢?” “哦,昨儿不是回乡下了吗?带了点东西,给我大伯送去啊!” “哦!” 王建国轻哦了一声,随后问道:“都有什么东西啊?” “嗨,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山里自己采的,不过城里卖的贵,就寻思着给我大伯送点,省得他买了。” 没说是什么东西。 这下把王建国急的不行。 “有什么啊?” 听到他的话,杨小乐随意的说道:“没啥,就是山里套的野兔,松菇,rou蘑还有木耳,哦,rou蘑就是红蘑,还有一些老家田里挖的黄鳝。挑大的给大伯送去。” 王建国闻言轻轻颔首。 都是一些农村特产,不过这些东西价格可是很贵。 干木耳在城里现在卖到两块多钱一斤。 松蘑和红蘑市场上不卖,老爹和老娘倒是能有一些份额,好像比木耳还贵。 这些都比rou贵多了。 都是好东西。 随后笑着问道:“能不能匀一点给我?我给钱!” 杨小乐赶忙摇摇头:“那不成,前天都没送成,今天再不送就不像话了。下次,下次弄到好东西一定跟王哥说。” 不能要什么就给什么啊! 得吊吊胃口,等过段时间,或者到年底了再弄点好东西出来。 那时候物资更加紧张了。 王建国看他实在是不愿意给,也就没有再勉强。 “那行,有好东西记得王哥的啊,你出去卖还危险。” “哎,放心好了,弄到了给您吱一声。” 听到这话,王建国这才放心,打个招呼骑着车子就离开了。 看着对方离开,杨小乐搓了搓牙花子,笑着来到了一个巷子,将东西收进空间里。 又将车子悄悄放出来,从胡同的另一头骑着车向着菜市场赶去。 他去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东西能买的。 买点土特产,以后备用。 毕竟现在还没要票,副食品虽然紧张,但是人们还没有人能看的出来。 来到菜市场在里面转悠了一圈。 其实这年代的品种还是挺多的,不是想象中种类那么少。 不过干品的价格还真的贵。 干木耳2块1毛5分一斤,干香菇2块2毛4分,干的黄花菜七毛六…… 而自己准备弄做土特产的松菇、rou蘑居然没有看到卖的。 当看到粉丝,他没有去买。 价格不贵,2毛6一斤,这段时间他的茅屋里也存了不少,估计有个百十斤。 暂时够用了。 看了一下菜市场,估计未来三四年,这里的绝大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