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上书房 (第2/2页)
刘恭抬头望向隆治帝,见皇帝紧闭双眼靠在了龙椅上,又望向了宋溥,“说下去!” 宋溥点了下头,“本朝士绅缴纳田亩税,原本是为了增加国库税收,可是自前朝开始户部账册上江南百姓手中的田地亩数一直在减少,而士绅的田亩数却未增加,那消失的田地去了哪里,想必各位该是明白的,圣人原本打算重新勘验的,可是被所谓的民意、民心给压了下去,从此以后百姓手中的田地便成倍地减少,国库税收也在逐年减少,怕是要不了几年,江南百姓手中该是无田地了。 江南烂了,江南的官场估计也差不多烂了,不若趁着此次机会让江南乱了,随后朝廷大军进入平叛,江南承平百年,军卒百姓并未见识过刀兵的严厉,可以很快平定的,说不得朝廷还能收获巨大的财富。” 说着望向了贾琦,“去年仅仅抄了几个盐商就抄出千万两的浮财,这可是整个江南啊。” 声音中竟透着一丝兴奋。 啧! 听了这话,贾琦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刘恭沉默了,抬头望向隆治帝。 “不行。” 孔方岩和吴邦佐几乎同时喊出了声。 二人互相望了一眼,孔方岩道:“江南是财税重地、人口密集,一旦乱了起来,不仅朝廷钱粮税收遭到冲击,更要紧的是百姓一旦被卷入乱军之中朝廷再想轻易剿灭将付出很大的代价,不是你一句承平百年、未见刀兵就可以盖过去的,百姓没了活路就会要朝廷的命。 不说本官不会答应,就是稍有良知的人都不会答应这么荒唐的疯话。” 吴邦佐:“次辅这话正是。” 宋溥轻笑一声,“次辅这是收了多少江南士绅的上供啊。” 孔方岩急了,脱口说道:“如此不顾江山社稷安危,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宋溥立刻抓住了他的话,高声道:“本官上不愧天,下不愧地,亦对得起朝廷,倒是阁老您呢!!” “放肆!” 孔方岩被顶得有些扛不住了,也不顾这是上书房,厉声呵斥道:“议事就议事,不要含沙射影,到处诽谤,小心本阁弹劾你。” 宋溥:“你现在就可以当着陛下和诸位大人的面弹劾本堂。” 这一句不但把孔方岩又顶住了,把隆治帝也顶住了。 孔方岩的头皮轰的一下也麻了,那张老脸涨得通红,眼睛也冒出光来,颤声道:“你,你简直是....” 话未说完,坐在矮墩上猛烈地咳嗽起来。 贾琦眼中也闪出光来,看向宋溥的目光中露出了真正的佩服。 上书房内一片沉寂。 这哪里是在议事,谁也没有料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隆治帝闭目靠在龙椅上,默不作声,众人只能硬着头皮接着往下议。 只是贾琦注意到,在宋溥说出那句‘千万两浮财’的时候,隆治帝的脸有些微微地颤动。 杨涟:“现在争吵这些干嘛,先要搞清具体情况,不要忘了忠诚伯和长平侯是怎么被伏击的。” 刘恭两眼闪着光,“那就先派人南下查清情况,也可同时让大军做好南下准备。” 殿中又陷入了沉默。 隆治帝此时不能不表态了,睁开双眼,望向宋溥,紧跟着又转向贾琦,“贾卿怎么看?” 贾琦一愣,又见隆治帝目光望向宋溥,想了想,道:“不知陛下百年之后,皇位传与何人?!”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牛继宗更是眉头紧皱,搞不明白贾琦要干嘛。 隆治帝被这番话问懵了,深深地望向贾琦,见他一脸的正色,低头沉思,少时,抬起头,道:“传旨,令西山大营、丰台大营做好南下平叛的准备,户部调拨好钱粮、兵部准备好武器甲胄火药炮弹,不够的抓紧令工匠打造。” 刘恭:“陛下.....” 隆治帝打断了他,继续说道:“内阁行文、兵部加盖大印,令定远侯扩军,人数暂定五万,可视情况与巡抚张仲元、布政使唐元礼相商后继续扩军,留档以备战后查验。” 贾琦的话提醒了自己,自己的江山是要传给自己儿子的,要是失了民心,这江山还怎么坐。 想到这,隆治帝望着众人,“都下去忙吧,另外十三弟从步军营抽调探马南下淮安查探情报。” 说完,想了想,又道:“朕打算罢十五日大朝会,届时亲往中军营观摩武举大试。” 闻言,众人一愣。 “下去吧,朕有些乏了。” “遵旨。” ..... 隆治帝看着杨涟等人远去的身影,略微想了想,拿出一张信笺铺在御案上,拿起笔在上面写了起来,少时,扔掉手中的笔,叹了口气,“去,交给黄锦,朕明日要听到消息!” “老奴明白。” 戴权上前捻起信笺,迅速扫了一眼折好装入袖中,应声向殿外退去。 “告诉黄锦,不要做的太过了,震慑一下即可。” 就在戴权即将退出上书房之时,传来了隆治帝的冷漠声音。 戴权沉默少许,“老奴会让人盯着的。” 说完,转身离去。 隆治帝目送他在门外消失,深深地点了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