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齐天大圣孙悟空 (第3/5页)
,与我结个善缘,这便是不要钱。” 随后,观音又看向一旁的江流儿,问道:“大师身为大唐大阐都僧纲,可识得我袈裟锡杖的厉害?” “这袈裟名为锦澜袈裟,有龙披一缕,免大鹏吞噬之灾;鹤挂一丝,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处有万神朝礼;凡举动有七佛随身;袈裟是冰蚕造练抽丝,巧匠翻腾为线;仙娥织就,神女机成;方方簇幅绣花缝,片片相帮堆锦簆;玲珑散碎斗妆花,色亮飘光喷宝艳;穿上满身红雾绕,脱来一段彩云飞;三天门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宝气;重重嵌就西番莲,灼灼悬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攒顶间一颗祖母绿;虽无全照原本体,也有生光八宝攒;袈裟闲时折迭,遇圣才穿;闲时折迭,千层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惊动诸天神鬼怕;上边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又有那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与日争红;条条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条条仙气盈空,照彻了天关;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惊虎豹;影海岛,动鱼龙;沿边两道销金锁,叩领连环白玉琮。” 江流儿闻言,不紧不慢的回道。 心说,幸好我知道你这袈裟的来历,否则还真答不上来。 “哦,锡杖呢?” 观音的目光有些惊奇,脸上不显,继而问道。 难道他已经觉醒了前世金蝉子的记忆? 否则,他怎么知道这袈裟的来历? “锡杖名为九环杖,以铜镶铁造九连环,九节仙藤永驻颜;入手厌看青骨瘦,下山轻带白云还;摩珂五祖游天阙,罗卜寻娘破地关;不染红尘些子秽,喜伴神僧上玉山。” 江流儿不紧不慢的回道:“大师,不知贫僧说的可对?” 根据聊天群的品阶来看,这两件佛宝都有着下品后天灵宝的品阶。 对于灵山佛门这等势力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 但对于江流儿来说,若是获得这两件灵宝,那当真是如虎添翼。 “不错,正是如大师所言!” 听得江流儿准确的说出两年宝贝的来历,观音更是确信,他已经恢复了前世记忆。 “既然玄奘大师佛法高深,兼修德行,老衲便将这两件宝贝送与大师吧!” 观音沉吟了片刻,便命木叱捧着袈裟和锡杖走上前,递到江流儿的面前。 “大师此言何意?贫僧虽然身无分文,但得遇此宝,可叩请皇帝陛下购下此宝,何来赠送之说?” 江流儿摇了摇头,说道:“我大唐以仁义治国,从无强抢他人祖宝之说!敢问萧宰相,贫僧此言是否在理?” 后半句,他转头问向一旁的宰相萧瑀。 “不错,我大唐仁义满天下,可不会干这种强抢的买卖!” 萧瑀点了点头道:“和尚,我大唐皇帝十分好善,满朝文武无不奉行,即今起建水陆大会,这袈裟正好与玄奘法师穿用!你与我入朝见圣驾罢。” “贫僧有愿在前,原说果有敬重三宝,见善随喜,皈依我佛,不要钱,愿送与他!” 观音摇了摇头道:“今见玄奘大师明德止善,有德有行,宣扬大法,理当奉上,决不要钱。” 说完,便留下袈裟锡杖,带着木叱飘然而去。 “这...” 想不到观音竟然如此干脆,留下两件佛宝转身就走,倒是令在场众人都惊讶不已。 “阿弥陀佛,大师大德!” 江流儿收下了佛宝之后,立即神色庄重的对其离开的方向行了一礼。 心里却是有些雀跃。 没有护身宝贝怎么办,佛门会送来。 没有门人弟子怎么办,佛门会寻来。 观音简直就是送宝大队长嘛。 随后,众人自行散去。 玄奘:“@殷十娘,殷jiejie,瞧瞧我刚刚看到了谁?照片.jpeg!” 拿着袈裟锡杖回来之后,江流儿打开聊天群,艾特了一下殷十娘之后,顺带将之前拍的照片上传了。 【伯爵】武当张道人:“这是...自西天而来售卖袈裟的观音菩萨和惠岸行者?” 看着照片,那老和尚和小沙弥虽然其貌不扬,但小沙弥手中的袈裟却是闪闪发光。 张三丰回想了一下,很快就想到,正是西游开局之时,观音赠宝的情形。 殷十娘:“那小沙弥...莫非就是我的二儿木叱?” 看着照片中那张依稀有些眼熟的面孔,殷十娘有些傻眼。 难道,真的如《封神榜》所述,自己的夫君真的上天做了那劳什子托塔天王? 大儿金叱成了西方教的前部护法? 小儿子木叱成了阐教门下普贤真人的弟子,而后随着他叛教而出,加入了西方教? 而且,自己还生了三儿子哪叱? 一时间,殷十娘的脑海中念头纷杂,难以理清。 玄奘:“是的,根据我从古籍中看到的消息,惠岸行者确实是昔日殷商时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二子木叱!” 这方世界虽然是独立的,但实际上与封神世界有着一丝难以切断的关联。 江流儿也弄不清,他们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群主】人祖:“@玄奘,@殷十娘,命运把握在你们自己的手中,之前的命运之书只是时空命运长河中的一种可能,仅供参考而已!” 看着他们二人的对话,李洛不得不冒出来提醒道。 加入了聊天群之后,所有的命运便都改变了。 当然,如果群员们不能摆正心态,积极改变自身命运。 那么,命运便会自动回到原有的轨迹。 想要改变命运,还需要靠群员们自身的努力。 玄奘:“多谢人祖教诲,江流儿醒得!” 殷十娘:“谢过人祖教诲,妾身知道了。” 看着人祖的话,二人连忙回话。 同时,对于自身的命运,也都有了不同的见解。 ... 一转眼,就到了水陆法会的举办之日。 这一天,整个长安城都无比热闹,不仅是长安城内的百姓,就连周边千里的许多人,都闻声赶来。 法会现场,江流儿手执手环杖,身披锦澜袈裟,庄严宝相,一步步走上法会的高台。 然后,开始讲经说法。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江流钱讲经说法,自然非同凡响,其身后有佛光隐现,祥瑞浮现,片片详云,朵朵金莲。 在场聆听讲经的无数百姓无不感觉心神受沐、通明空灵,尽皆老老实实的竖耳恭听。 江流儿在台上念了一会儿《心经》、一会儿《受生度亡经》,又开始念《安邦天宝篆》,而后便接着念《劝修功卷》。 “哈哈,这就是大唐的高僧吗?竟然只会照本宣科,真是不知所谓!” 就在这个时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