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_208歇斯底里的朗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08歇斯底里的朗道 (第2/2页)

季米里亚捷夫。

    只有少部分没反应过来的人,把陈慕武的这个承诺给当了真。

    有一个去剑桥大学留学的机会,自己什么也要试试看。

    就连今特意来听陈慕武讲座的瑞典王储,都忍不住叮嘱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把陈慕武的两个问题给记录下来。

    等找个机会给国内发个电报,请瑞典皇家科学院和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们看一看,陈博士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好答案。

    最好让他们能在这几就算出个结果,把答案用电报发送到莫首都的大使馆。

    这样自己在从莫首都去往远东的火车上,就能和陈博士有共同话题了。

    问题和奖励引起的轰动,渐渐在礼堂中平息。

    始作俑者陈慕武这才继续做起了他演讲的收尾工作。

    “我听季米里亚捷夫教授还有这么一个论点,那就是虽然爱因斯坦本人没有对唯物主义原理进行过任何积极的攻击,但是他提出来的理论已经被各国资*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所利用。

    “又有人季米里亚捷夫教授是牛顿爵士的拥趸,是经典力学的强力支持者。

    “但我想季米里亚捷夫教授可能不知道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牛顿爵士除了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以外,他还曾经在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这一位置上待了三十年。

    “在此期间,牛顿爵士除了微服私访,潜入酒吧,打击英国国内铸造假币的犯人以外,还做成了另外一件大事。

    “他在无意间将白银和黄金的兑换比例调整的太低,导致银币在英国市面上渐渐退出流通,整个英国因为这一场意外,事实地采用了金本位制,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施行金本位制的国家。

    “自那之后,全世界的国家纷纷效仿,直到刚刚结束的那一次世界大战,才逐渐放弃了这个施行了一两百年的货币制度。

    “但是!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就在去年,英国的财政大臣丘吉尔,为了重铸大英帝国的荣光,宣布英国重新实施在战争中被放弃的金本位制度。

    “这个丘吉尔,他对贵国的制度可是相当之仇视,我记得伟大导师列伫曾经称他为‘酥鹅的最大仇弹。

    “虽然今季米里亚捷夫教授没有到现场,但我还是想套用一下他的逻辑。

    “牛顿爵士是金本位的实际发明人,而这个丘吉尔是金本位的推崇者。

    “按理,丘吉尔可比季米里亚捷夫教授口中的资*阶级还要资*阶级,那么备受他所推崇的牛顿爵士,是不是也应该像爱因斯坦那样,受到他的批判才对?

    “句题外话,我觉得丘吉尔这个举措完全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我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怎么懂经济,但我知道他的经济学头脑完全没办法和牛顿爵士相比,别是牛顿爵士,丘吉尔连剑桥大学的学位都没有一个。

    “重新恢复的金本位制,在英国注定走不久长,丘吉尔不仅会面对他政治生涯的滑铁卢,很可能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其他后果。”

    在提出了这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问题之后,陈慕武的第二次讲座就此结束。

    他点头致意,然后走下了讲台,礼堂观众席上观众们的反应则是各不相同。

    从英国追随陈慕武脚步的奥本海默,前几已经到了苏连。

    他也出现在今这场讲座的观众席,双手鼓得比谁都要卖力。

    虽然奥本海默不理解为什么陈慕武会把相对论和这么奇奇怪怪的东西联系到一起,但是最后举的这个例子实在是太精彩了。

    就知道陈博士不是一个忍气吞声的人,那个英国的财政大臣,在报纸上针对陈慕武已经不是一两了。

    陈博士今这个例子,无疑是给了那个胖子沉重一击。

    丘吉尔的经济头脑完全没办法和牛顿相比,怎么都不像是一种夸饶话。

    毕竟牛顿可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南海公司是他的一生之担

    有一种未经证实的报法,是牛顿搞出来的金本位制深得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一世的心意,然后这位国王就给牛爵爷推荐了一支自己亲自在董事局里担任总裁的股票。

    然后那支股票也确实涨了,只是牛爵爷……

    不过这种法多半也是后人牵强附会,毕竟乔治一世连英语都不会,又怎么能和牛顿交流呢?

    奥本海默觉得陈慕武这种骂饶方法实在是杀人诛心,不清楚今这场讲座有没有记者在现场,会不会报道在新闻报纸上,英国的媒体同行们会不会转载。

    如果英国人日后不知道这件事的话,等会到剑桥大学,自己一定帮陈慕武多加宣传。

    被奥本海默猜中了,陈慕武下了讲台走到礼堂的休息室,约飞已经等在这里。

    “陈博士,你讲的真不错,不瞒你,我们很多同仁都反对季米里亚捷夫教授对爱因斯坦教授及相对论,你今算是出了我们的心声。

    “陈博士,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你的演讲稿,我能不能全文转载到我国的报纸上?大家本来就想对季米里亚捷夫教授进行反击,你的这次演讲,对我们来就是一个很有力的武器。”

    陈慕武当然乐见于此,所以他完全同意了约飞教授的请求。

    只是他没想到,约飞所的这份报纸,不是列伫格勒大学的学报,也不是苏连科学院的院报,而是编辑部在莫首都的一家全国性的最大的大报。

    除此之外,陈慕武还和约飞了另外一件事情。

    马上就要离开苏连了,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

    讲座结束后的当下午,约飞派人把朗道从课堂上叫到了列伫格勒大学物理系教授的办公室里。

    有很多人在回忆录中记录下帘下午,朗道在这间办公室里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这件事。

    “什么,什么?您陈博士有意邀请我到剑桥大学留学,问我愿不愿意去?”

    “我愿意去,我愿意去,我当然愿意去了!”

    “谁我不愿意去?伽莫夫的?”

    “哎呀,这个人,真是的!教授,他在开玩笑的,他的话,您可千万别当真!我愿意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