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6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3/3页)
lass='gcontent2'> 但是,大家仍然不敢喘大气。 因为,这只是第一步啊。 接下来,要“疏通”伤者的颈总、颈内动脉闭塞。 也就是说,伤者的右侧大脑仍旧处于严重的急性缺血状态。 不解决这个问题,照样高致死致残。 周乔妙手轻动,修剪患者右侧颈总、颈内动脉残端,随后,取出残端管腔内的血栓。 说起来简单,但cao作起来,技术难度极高,极为复杂。 终于,患者颈总动脉恢复了喷血,颈内动脉也恢复了返血。 但是,挑战仍未结束。 复杂的手术,一关难过一关! 患者颈动脉还有足足长达七八公分的缺损,使两端的颈动脉无法直接吻合。 这要如何做呢? 大家望向周乔。 时间紧迫,事先也没有时间商讨手术方案,周乔也没跟他们说过具体的cao作细节。 事实上,这很考验主刀医生的临床发挥。 很多时候,因为病情不明,无法提前拟定具体的方案。 即便拟定了,也不一定适用。 “用患者的大隐静脉。” 周乔当机立断,去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打算以之作为“桥血管”,进行右侧颈总-颈内动脉的搭桥术。 患者颈动脉毁损长达七八厘米,而颈内动脉距离颅底仅约1厘米左右的正常管腔,血管的显露非常之困难,要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完成直径五毫米左右的血管吻合,确保血管通畅,吻合后没有出血,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可是,如此精细,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在周乔的双手之下,却信手拈来,举重若轻。 这让在场的医生们看得呆若木鸡。 “天呐,神一般的cao作。” “太秀了!” “太棒了!” 大家内心纷纷惊呼。 当然,周乔的手术,离不开其他人的配合。 比如麻醉团队,需要全力保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各脏器供血,特别是颅内血供,同时,还要尽力维持血管张力,保障血管吻合的顺利进行。 比如器械护士,需要及时给周乔递上相应的器具。 器械护士压力很大,额头见汗。 这名器械护士也确实没有艾琳娜顺手,但现在不是挑剔这个的时候。 反而,周乔主动安抚器械护士,别紧张,同时,周乔尽可能地提前说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或者及时给出提示。 在麻醉、手术护理团队的全力配合下,周乔手速飞快,进行着患者自体血管的移植手术。 …… 与此同时,门诊大楼一楼右侧,外援名医诊室前的候诊区,早已排起了长龙。 “不是说好九点半开始看诊吗?医生呢?怎么还没来?” “就是,这么大的架子?说好的名医看诊,怎么人影子都没有。” 护士连忙过来解释:“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周医生已经来了,但是急诊科那边有个人出了严重车祸,周医生帮忙去抢救做手术去了,大家再耐心等等,等周医生做完手术,再来给大家看病好不好?” 这话一出,大家就不闹了。议论纷纷。 “我说呢,原来是去抢救了。” “可以理解。” “这大过年的,谁这么倒霉啊?” “听说是高速路出车祸。” “嗨,我说怎么之前救护车,警车,呜啦啦地叫。” …… 手术室中,一分一秒,时间滴答。 周乔一步一步,有条不紊,但是非常迅速地cao作着,手术水平令大家惊叹。 当颈动脉上的阻断钳打开之时,大家不由发出欢呼,潮水般的掌声响起,因为,重建的颈动脉血管,充盈着鲜血,开始有规律地搏动了! 血管搏动,意味着这场“本该放弃治疗”的手术,本该“不可能成功”的手术,成功了! 患者的生命,被周乔从黑白无常手里抢夺回来了! 接下来,周乔“中场休息”,将接力棒交给了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 因为后续就是收尾工作,患者口腔还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伤势,部分颈椎横突骨折,肋骨也有一根骨折。 相比之前的“关键要害”,这些都不是个事。 周乔没有离开,看着其他医生做手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第一天来,一大早的,就进行了如此一台惊心动魄的手术。 郑院长也没想到,合作交流项目的第一天,以这样的方式开场。 原本计划,就是上午大家开会,交流交流感情,再带着到处参观一下,然后周乔去外援名医诊室坐诊,中午大家再一起去外面酒楼吃个饭,下午再接着坐诊。 坐诊的同时,帮忙带带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 原本应该是在非常愉快、非常轻松的氛围中开启这场合作交流的。 哪里知道,第一天就跟打仗一样。 手术结束后,医院食堂。 “招待不周啊,这真的是招待不周。”郑院长很感慨,由于过了饭点,还有许多患者预约了外援名医的就诊服务,来不及出去吃饭了,只好在医院食堂,请周乔吃了个盒饭。 连小灶都没来得及开。 “没事,这饭菜挺香,家乡的味道。”周乔笑着说道。 郑院长邀约:“等下班后,咱们再去好好吃一顿,我已经定了包间,千万别拒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