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5章 你们学会了吗? (第1/3页)
我在美国开诊所正文卷第375章你们学会了吗?说起基督教,大家可能率先想起的是三大宗派: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而通常有个印象,认为天主教主要分布在西欧,东正教则在俄罗斯一带。 其实非洲也是有宗教的,由于地理位置离中东和欧洲较近,非洲宗教受其影响,大体可以分为两派。 北非基本上是伊斯兰教国家,而中非、南非基本上是基督教国家,至于人口超过一亿的苏埃索肯,虽然也是基督教,但其实与那些颇有区别。 苏埃索肯有超过65%的人信仰基督教,却不是那三大宗派之列,而是与东正教名字比较相近的“东方正统教会”,同为基督教的一个分支。 这个故事得从公元四世纪说起,当时,苏埃索肯地区在阿克苏姆王朝的统治下繁荣昌盛。 有一天,一群奴隶贩子带着新抓获的奴隶到王宫觐见,国王一眼就看中了其中的两个奴隶。 这两個奴隶虽为阶下囚,但气质与谈吐不俗,而且还是一对兄弟。 国王花重金买下了这两人。 两人介绍,他们来自推罗,在途径红海时遭遇海难,船上只有他们二人活了下来,然后被奴隶贩子抓捕。 年长的名为弗鲁门修斯,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学识渊博。 于是,国王任命弗鲁门修斯为王储埃扎纳的家庭教师。 王储受其影响,也成为了基督教徒,还组建了专门的基督教社群。 老国王并未阻止弗鲁门修斯的传教行为,反而在死前承认弗鲁门修斯兄弟二人不再是奴隶而是自由人。 王储即位后,下定决心皈依基督教,并派遣自己的老师弗鲁门修斯前往亚历山大,向埃及科普特正教会主教请求派遣一位主教。 弗鲁门修斯学识渊博,信仰虔诚,又熟悉阿克苏姆王朝,在那边贵为帝师,地位超凡,是新任主教的不二人选,于是,理所当然地被埃及科普特正教会任命为阿克苏姆主教,这便是现今苏埃索肯正教会的起源。 此时,基督教在罗马尚未成为国教,可以说苏埃索肯的基督教传统还要早于罗马。 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强大,基督教遍布欧洲、西亚和非洲。虽然各个教会之间仍有区别,但终究是大同小异,并未出现敌对关系。 而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崩塌,这些散布各处的教会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减弱。在西欧,权力不断更迭,教会的地位开始凌驾于世俗之上。 而在东南欧,东罗马帝国仍然耸立,这导致东方的教会始终受控于世俗皇帝。 东西方教会开始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最终,在种种矛盾之下,导致了埃及教会与其他教会的决裂。 而苏埃索肯教会是埃及的小弟,自然也跟着决裂。 时至今日,埃及科普特正教会和苏埃索肯正教会的宗教观点,都与“东正教”格格不入,矛盾完全不可调和,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最明显的例子,苏埃索肯人民庆祝圣诞节是1月7日,而非西方的12月25日。 后来埃及被伊斯兰教征服,东方正统教会就只剩下了苏埃索肯一根独苗。 苏埃索肯和阿拉伯人有历史渊源,阿克苏姆王朝曾经救过伊斯兰教创立者穆罕默德家人的命,所以阿拉伯人没有入侵。 阿克苏姆王朝方尖石碑至今屹立不倒,是古代阿克苏姆王朝文明的见证。 …… 周乔同意之后,继续参加多米特里院士研究所的周会。因为现在是上午十点左右,他们晚上才出发,来得及。 虽然救人要紧,但是与长达十几个小时的漫长航程相比,不在乎这么一点时间。 而匆匆忙忙离开,诊所里的工作总要提前交代一下。 尤其是,现在开的这个会,他有个想法,还想和多米特里院士商量一下。因为这个项目是关于“老药”研究的,而千叶奈奈子在这方面有特长,所以他想将千叶奈奈子拉进来。 通过这种“高端”项目,千叶奈奈子能更快速地成长。 他私下和多米特里老师打了个电话,说了自己的想法,也详细介绍了一下千叶奈奈子的履历和优势。 “没问题,那就让她参与进来。你们在会上再讨论一下。” 于是,周乔就去会上说了。 负责这个项目的是莉姿夏尔蒂·迈尔,既然大老板都首肯了,而周乔在研究所的地位也颇为超然与微妙,莉姿夏尔蒂自然没问题。她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不会因为这种事而和周乔起冲突。 对她来说,她也要和未来的老板周乔搞好关系。 千叶奈奈子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