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懵逼的朱允炆  (第2/2页)
/br>    这时,黄子澄过来上课。    朱允炆上前行礼:“先生,学生欲与三弟比试学问,望先生允许。”    比试学问?    听了朱允炆的简单汇报,黄子澄脸色顿时精彩。    这一比,学渣朱允熥还不被当场社死?    黄子澄哪能不同意,当下道:“好,可别耽误太久!”    意思说,速战速决,去碾压他吧!    朱允炆会意:“这局比的是才华,现场写诗或作赋,还请先生做个见证。”    “嗯,速速开始吧!”    黄子澄迫不及待想看朱允熥出丑。    现场写诗作赋?    我这么有才华都难做到,你们两个玩的挺大呀!    比这玩意,是朱允炆深思熟虑决定的。    他才十五岁,哪里会临时写诗。    刚刚一口应下,还让朱允熥选择,不过是人前装逼。    朱允炆想着朱允熥必然不会,会胆怯认输。    这一波,妥妥的心理战!    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是朱允炆近日研读兵法所学,此时牛刀小试。    熟料,朱允熥说道:“老二,你先还是我先?”    失算了......    朱允炆面色不改,说道:“才华不分先后,谁先作出,且作的好,谁就是赢家。”    他暗自发笑,朱允熥必然是虚张声势!
    即便他勉强写出驴唇不对马嘴的诗词来,也只会徒增笑料。    到时候帮他宣传一波,彻底败了他在文官中的形象......    “好!那我先来。”    朱允熥神情轻松愉悦,甚至想笑。    在众人的期待中,他先故作深沉,慢走数步,然后缓缓张口: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    朱允炆懵逼了,一头雾水。    这么快?    你是不是早有准备?    众人目光同时一凝。    “允熥贤侄,大才啊!”    朱楩第一个拍手叫好,紧接着一片热烈赞许,氛围浓烈。    “没想到允熥侄儿也会七步吟诗!佩服!”    宁王朱权嘴上这么说,心中想着应该是贤侄作弊了。    在众人印象中,朱允熥是学渣。    “皇孙三殿下,做人还是得踏踏实实的,不要弄虚作假。”    黄子澄怀疑朱允熥早有准备,弄虚作假。    毕竟连他都不能在短时间内作出这种级别的诗。    “先生浅薄了。”    朱允熥道:“不过晚辈的小诗而已。”    他说的晚辈,是原作者杨慎,嘉靖朝的大才子。    朱允熥没说杨慎那首荡气回肠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已经自认为很低调了。    《临江仙》虽惊艳,但论此时情境,还是这首《西江月.道德三皇五帝》更好一些。    “你不要装了!”    黄子澄很气愤。    他的气愤中有三分是嫉妒。    因为他写不出来。    这首诗若是朱允熥自己写出的,那影响将是巨大的。    一个被打上才华横溢标签的皇孙,将会受到众多文人拥护。    若这首诗不是朱允熥自己作出的,则事情更为严重!    只能说朱允熥身后已经有文人相助,且文化水平不低,想必是个大人物。    一个拥有武勋背景的皇孙,若是再有文官支持,岂不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黄子澄不愿意看到的。    他投资朱允炆数年,岂能在此关键时刻功败垂成?    “既然先生不信,那学生勉为其难的再来一首。”    这种烂剧情,朱允熥也不想的,可偏偏赶上了。    这都不装一把?说不过去啊!    “等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