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还有谁不服的?  (第1/2页)
    后湖。    二十一世纪称为玄武湖。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在后湖小岛上建立黄册库,贮存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田亩档案,相当于中央档案馆。    自此后湖禁止民众入内,称为皇家禁地。    后湖旁是太平门。    今天,皇太孙仪仗来到了这里。    朱允熥要去城外的都察院。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并称大明的三法司。    遇到重大案件,会进行三司会审。    这三个衙门都在城外,被民间称为“六扇门”,平日里外人很难插手。    现在都察院二把手袁泰暴毙,朱允熥抓住了机会。    都察院的水很深,里面全是一帮嘴炮御史。    当初朱元璋为了对付詹徽等人。    在洪武二十四年十二月初一,老朱果断把詹徽由都察院左都御史兼吏部尚书,变成了吏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两个职位看似只是颠倒了一个顺序,实则暗藏玄机!    先前詹徽的第一职位是都察院左都御史,他每天需要在玄武湖旁边的都察院工作,且盘踞都察院纪律检查岗位七年之久!    现在,詹徽主职是吏部尚书,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要到皇城承天门东南角的吏部去上班!    虽然都察院还保留着他的办公室,但人被调走了!    都察院相当于换了一个一把手。    这一招,直接反映了老朱娴熟的用人技巧!    而太平门外的都察院新任一把手,就是袁泰!    袁泰升职为右都御史。    詹徽的左都御史,和袁泰的右都御史,都是正二品。    因为詹徽不再都察院,所以事实上执掌都察院纪检工作的是袁泰!    大明纪检岗位换帅了!    但袁泰的工作并不不好做。    因为詹徽的势力还在,他一直遥控着都察院!    按照定远侯王弼提供的爆料,去年袁泰新官上任三把火,本想争一争权力。    结果差点被詹徽送上断头台!    那次,袁泰办一个贪污案,犯官王爵已经认罪。    按照连坐的规定,王爵的下属吏员薛希胜必然跑不了,将被牵连治罪。    可是,这個姓薛的关系挺硬,急忙跑到大理寺抗辨上诉,坚称无罪。    然后有个御史奉旨调查,判无罪。    袁泰大怒,坚持要御史将这两个贪官绳之以法。    可办案的御史压根没鸟他这位都察院新任一把手。    案子惊动老朱。    老朱那里看清他们这些破事?都是下面汇报的。    然后老朱安排廷臣会审。    结果三法司审着审着,贪污的事查无此事,袁泰竟然成了嫌疑和被告!    法官审犯人,居然变成了被告?    saocao作还在后面,詹徽的铁杆小老弟夏长文等人,开始弹劾袁泰。    说他为人苛刻,有面欺君主之罪,又不知从哪里搜罗出袁泰家的违法事好几桩,强烈要求数罪并罚,处死袁泰!    袁泰懵了,他知道自己斗不过詹徽一伙人。    对面全是嘴,他一个人百口难辨,只得脱下官帽,向朱皇帝叩头而泣!    朱元璋虽然不知道这案子里的道道,但他明白,袁泰受到排挤了!    所以不能治罪!    于是责备了袁泰几句,赦免了袁泰。    事情不了了之。    这不,袁泰在任上暴毙,执掌都察院还不到一年!    “看来,都察院的政治派系斗争就很激烈啊!”    仪仗中,朱允熥笑了笑。    连新上任的一把手都玩不转,都察院里的水,真的很深!    那帮御史言官,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他们甚至cao控了三法司!    “殿下,都察院到了。”    朱允熥来到传说中的都察院。    只有稀稀落落几个御史出来迎接。    别的不是尿遁就是屎遁,有的还故意去隔壁大理寺串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