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何为贵族 (第2/2页)
。 拉吉尔正在气头上,看这个男人接自己的话大怒着回道:“你是谁啊?在这里大放厥词!你是贵族吗?敢在这里评论贵族!” “在下陆熏,大易户部侍郎,实不相瞒现在的南诏道,我管。让人换了你粮仓里粮食的是我,把粮价压成现在这样的也是我。贵不贵的,你自己看。顺便说一句,我能换了你的粮食,也能换了别人的,南诏道的粮食到底在谁手里,这可不好说。”说完,陆熏直接绕过了老管家,向着外面径直走去。 外面跑过来一个军卒,对着陆熏问道:“陆大人,这牢房您视察的怎么样?” 陆熏抖了抖衣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这牢房建了快两百年,我估了一下。翻修一心,里里外外总共要五十六万七千三百两白银,三百七十二块石砖,六百斤水泥,五十二根铁柱,三十八块玻璃,二十三根木头,三百四十二个工人。造个新的比这便宜至少一半。拆了吧。能省就省,过日子啊就是这样,一个钱要掰成两个花。” 军卒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这陆熏在狱里逛了一两个小时,这就已经算的这么细了,怕是连翻修计划,心里都有了数。如果和陆熏相处熟了,可能他还要吃惊于陆熏的抠门和算计,所以陆熏的名号才会叫——斤斤计较。 陆熏说完这一大段话,有抬头看了看这破旧的屋舍,长声感慨:“这地方是该拆了重建了!就像这迦叶陀,毁了重来的好。我觉得你那座城堡就不错,铜墙铁壁的,给你改成监狱了,能省不少钱。拉吉尔。以后,你还住那儿。自己家住的应该会习惯的。” “你敢!你敢!那是我的家!我的城堡!” 陆熏似乎没听见拉吉尔的咆哮,继续自言自语地说着:“全都要换,城里的各种建筑都要重建和修缮,都要花钱,能省就省吧。” 拉吉尔是第一个但不是唯一一个,他的入狱像是一个信号,一记响钟,一声响雷。城中和拉吉尔一样的人都惊着了,他们开始四处活动,想尽一切办法保住自己的小命。
可就在这个时候,大易下压粮价的脚步越来越快,两件事纠缠在了一起,这些哄抬粮价的人开始自顾不暇。又要抬着粮价,又要到处活动,去找衙门里有门道的人打听,一个人巴不得分成两个人用。 人忙了就容易乱,乱了就容易出错。出错就能被大易抓到一个个借口,一个个破绽。粮价也压不下来,四处活动,四处碰壁。 韩坤又开始抓人,抓了很多人,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他,到处干的都是抓人的活儿。以前好歹还是抓明目张胆抢劫的前贵族,但后来,他开始抓那些欠钱的前贵族。 如同拉吉尔一样,倒闭的贵族越来越多。一夜之间,他们都发现,自己的仓库一个个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被人调了包。粮食已经不在那些贵族手上,他们除了一身债,一无所有。而大易则轻轻松松摆脱了粮食的危机,让南诏道的大部分人能不至于在这个冬天活活饿死,或者易子而食。 而这些债中或多或少都有着大易的影子,要么是大易背后控制的钱庄,要么是大易背景的黑帮,这些人开始在这个时候更加向那些失了势的前贵族施压,催逼各种债务。一个个贵族开始破产,这些贵族敢不还,一纸公文告到大易的衙门,大易的衙门也是判个有债必偿,然后强制执行,带着人抄了贵族的府邸。 当韩坤摆脱这无聊的日子,回到墨熏城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开春的时候。 所有的一切都似乎回归了平静,南诏道彻底平静了下来,贵族们的粮食一放出去,粮荒瞬间得到了缓解,随着严冬过去,大易将道路彻底打通,源源不断地粮食从各地运来,南诏道那点不多的人口,足够有支撑到明年秋收的食物。 大易一下子在那些迦叶陀平民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原来统治阶级的崩塌,更让大易的统治开始变得无比稳固。 接下来的事情仍然不简单,迦叶陀民众文化水平低,七成的文盲,大部分人陋习良多。这样的百姓不好管,往东去又是南部的诸小国,那里更加混乱野蛮和肮脏,每年成批成批的难民逃到南诏道。这些人野蛮、无知、暴戾,总是各种抢占,遇到不顺就刀剑相向。 大易要压服这些人,要彻底把他们教化成大易之民,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这一代的南诏道百姓可能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是那个样子了,而大易的重点会是他们的下一代。就如同楚荒在图们港对那些海盗们做的一样,让他们的孩子上大易的学堂,读大易的书,学大易人做事的道理。 大易为此会在南诏道兴办寄宿制的学堂,让各家各户的小孩子都能读上书,同时对于政府官员的选拔也以大易的标准为主。小孩子远离父母,父母教导给他们的迦叶陀传统将慢慢淡化,而学堂中,他们将会被教导成一个真正的大易人。 而接下来,城池将被翻修,新的道路,新的学堂,新的医舍,所有的一切都开始日新月异。南诏道人大抵是欢愉的,他们本就有过大易统治的历史。没了迦叶陀贵族,上层阶级基本上都大换血,他们每年没了那么些要上缴的钱粮,一点点的日子开始红火起来。 暗地里,大易也开始扶持一些本地的民间势力,一点点从民间开始牢牢地掌控南诏道。 这一切,都不是韩坤一个纯粹的武人能管得过来的。他又讨回了自己墨熏城守城将军的职责,逃回了墨熏城。 他回去的时候,萧雨歇他们的守城之期还有那么几日。 此时的墨熏城风雪渐停,春天似乎已经不远。萧雨歇他们休整了半个多月,也基本上都已经恢复了身体,墨熏城的大小事务,各地各处也开始摆脱战争的阴霾。 就连整个四陆百国,都开始宁静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