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新的征程 (第1/3页)
晚春的阳光,透着些刺眼,但是却变的很温暖。走出黛眉楼,萧雨歇抬头看着这座城中最高大雄伟的建筑,轻笑着想,这么多年,他终于要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一件事了。他背了背身上的行囊,马上要去璇宫述职了,兵部已经安排下了新的任务,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哥。”一个银铃般的声音响起。 萧雨歇回过头去,却见是丁凝踏着欢快的步伐走来。他温柔地笑着说道:“小丁凝。” 丁凝抿着嘴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嗯,那个雨歇哥哥,我能不能求您一件事?” 萧雨歇微微一笑:“我们之间说什么求的?有什么事说吧。” “那个,哥,你能不能让我跟您去北边儿?哦,是这样的,这是我们兰台书院的实习,要把我们安排进各地的衙门或者商团、店铺学习,尤其是现在,皇朝在很多偏远地区或者边疆都花了大力气开发,建了很多新的城镇,去那里的衙门,政绩和经验都更容易拿到。雨歇哥哥负责的殇山城也是这样一座新城吧,听说,雨歇哥哥还要负责组建一支三千人的新军。雨歇哥哥,带上我吧,我陪你去殇山城,我一定能帮上你的。而且,我去那些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人家欺负我怎么办?”丁凝接下来就是一阵央求。 萧雨歇宠溺地笑了笑:“好啊,没问题,身边多些自己人,也好有个照应。” “哦——。我就知道雨歇哥哥对我最好了。”丁凝高兴地抬起手,跳了起来。 萧雨歇不禁笑了起来:“不过说好啊,那都是新城,而且是边蛮之地,要吃苦的。” “吃苦不怕。嘻嘻。”丁凝笑得特别甜的样子。 萧雨歇看着丁凝的样子有些微微叹了口气。 他接到了兵部的命令,今年他们这些朔漠台学院的学生很多成绩靠前的都要被分配出去,在各偏远地区,建设新城,萧雨歇黎动和刁英时羽他们还是被分配到了一起,他们之间合作太有默契。他所要建设的新城正在大易北疆和栗末的交界地带,一处偏远之地。这对他来说不知道是不是好事,他终于要开始面对栗末了。 空艇降落在璇宫的停机场上,这是萧雨歇第二次踏上璇宫这座人间奇迹。他一出停机场,就听见黎动大呼小叫地冲他跑了过来:“雨歇啊,你终于来了。”随后他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我去,你怎么还带了一个拖油瓶?我们去边疆守城池啊。” 萧雨歇笑了笑说道:“那是座需要建设的新城,丁凝可是兰台书院的高材生,有她在衙门里我放心。” 黎动嘴角一咧:“你这是要往殇山城里插满你的人啊!” 萧雨歇摇了摇头:“一座一穷二白的新城,一群要我们自己编练的新军,百十来号老兄弟,教官可能够了。其他要的还多呢。我们是去建一座新城啊。” 黎动这个时候倒是有些自责:“也怪我,得罪了那个典家,谁知道他们居然动用了关系,给我们安排了这么个建新城的差事,还是在最凶险的地方,挑了一座最贫瘠的。” 萧雨歇拍了拍他的肩膀,得罪典家的事,他们一帮子人全掺和了,也不是黎动一个人的事。 “那现在你打算去兵部要人了?”黎动问道。 萧雨歇胸有成竹的一笑:“我们先去刑部。” 大易刑部大院,整座大院最大的一座楼台矗立在大院中间,这是很有意思的建筑,四四方方的高楼,最顶上是不大的飞檐,和一块匾额,上面写着刑部的字样;大楼的外墙一个个黑色的金属柱子从上至下,这些又粗又大的方形柱子总共三十六根,它将整个方形的高楼都包裹了起来,这是建筑的外墙,也是建筑的支撑。黑色柱子后面是深灰色的外墙,上面除了窗户,也是一点装饰也没有。 整个刑部大楼,从外面看着就如同一座铁笼子一般。事实上,外面的人称呼刑部大院也是“大铁笼子”。事实上,当初建造的时候,就是取的铁笼的寓意。铁笼象征着禁锢,象征着人的行为永远要被律法所禁锢,铁笼代表的就是大易森严的律法,这栋楼台代表的也就是律法的尊严! 刚走到刑部大院门口,一个文书模样的人就走了过来,他站在萧雨歇面前伸手一礼:“是萧雨歇校尉吗?” 萧雨歇点了点头:“我来挑选功赎者的名单,烦请带路。” 文书一拱手:“兵部方面已经知会过我们了,请跟我们来。”说完,就带着萧雨歇他们朝着“大铁笼子”里走去。 黎动看着那黝黑的建筑,心中都泛起一阵寒意:“话说你们,成天呆在这大铁笼子里,不难受吗?不觉得像是坐牢。” 那个文书点了点头:“校尉大人在战场上面对修罗地狱尚能安泰,我等不过是坐坐黑牢罢了。” “呵呵,你还真说自己是坐黑牢啊?”黎动有些吃惊,他没想到对方真的这么说。 “都一样,狱卒总说,他们就是无期,什么时候告老了,什么时候才是假释。其实我们也一样,我们这些掌管律法的,要守的规矩更多,和坐牢没什么区别。我们坐着黑牢,大易才能刑法严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个文书模样的人,打趣儿的说道。 说这话呢,文书带他们走进了一间房,指了指房间中的一排排书架说道:“你们要组建新军,只能从今年的新兵里挑人。这是今年的功赎的罪犯?” 大易为了组建新的海外部队,从各军团抽掉了很多人手,为此不少军团开始了改组整编事宜。而萧雨歇和黎动收到的命令就是,新编练一支人数五千人以下的亲卫,以其负责北方边境一座小城的防务。萧雨歇干脆把这个数字再减了减,他报给上面一个三千的数字,并且附上了详细的装备名录和训练计划,以及军队用途,一来这是他指挥起来最顺手的数量,二来,他可能用不到数量更多的士兵。 不得不说,典家做的很绝,近两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