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世家子的教育还是很必要的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关将军,傲气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武,小子也不希望你仅仅只有勇武!”    “那为何是曜卿..”    “其实最好的人选是陈长文,但是...很明显这位和你们不想有什么关系,所以退而求其次吧。    曜卿虽然不算最合适的那一个,但也可以弥补你们最大的缺陷。”    “最大的缺陷?关某有什么缺陷?就因为关某自傲?”    “是出身!”刘宸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些无奈,“刘使君虽然跟随过卢中郎,关将军也是天赋不俗。    但你们的出身太低了,几乎没有家学传承,仅仅凭借着经验或许可以在战场上叱咤一方,可这天下之事并不是战场上就能够全部解决的。    正如小子所做的事情,哪一件和战场有关?    可哪一件又不是在主导着战场?”    “.....你且继续。”关羽这一次没有继续坚持下去。    “关将军,世家子的确是有很多的问题,将军看不上他们那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我们现在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并不只是因为他们手中握着这天下的学识!    将军想来也是明白一个道理的,有时候从这上面看到的,和你真正需要的,并不是一回事。”    刘宸说话的时候,指了指袁涣手中的典籍,也让关羽明白了他是什么意思。    “那与世家子有什么关系?”    “你知道为何所有人都知道世家的难缠,但是我大汉的众多皇帝宁可对他们又爱又恨,也不能将他们全都舍弃么?”    “为何?”    “曜卿!告诉他!”    “.....”袁涣看着身边这个家伙也是挺无奈的,“因为好用,而且是真的好用!”    “嗯?”    “我世家真正重的其实是传承,而非典籍!    这一点从那圣人孔家便能看得出来。    早在景帝时期,孔家就因为种种原因无奈将自己家中所有的典籍全都送给了天下,任凭抄录收藏。    可在那之后百多年的时间,孔家已经牢牢占据了大汉仕途三分江山。    家族中担任九卿、诸侯国相、刺史、太守共计五十三人,列侯七人。    而之所以能够传承至如此程度,并非仅仅是托了先祖之名,否则当年的董氏族人也不会沦落到了那般惨淡地步。    世家对传承二字十分看重,家族之中每一人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都要完成一件事情,那就是将自己的一生融入到自己最擅长的学问之中。    这就是为何各家所学典籍相差不多,但家学却完全不同的原因。    我们学得不仅仅是这典籍上的东西,还有无数先祖在上面写的注解和自己的见解。    甚至...就拿我陈郡袁家来说,任何一卷典籍,都有着最起码十数倍乃至数十倍的注释。    而这些,便是关将军乃至主公麾下众人最缺少的东西!    也是先生最看重的东西,经验!”    关羽听完之后也是默默点头,朝着刘宸看了半晌最后还是没能说出感谢的话,不过刘宸对此也是不怎么需要。    “行了,这家伙就交给你了。”刘宸留下这句话之后便将这里留给了袁涣和关羽。    至于他自己,则是直奔刘备大帐而去。    营帐外的薛州看到之后也立刻跟了上去。    “主上为何要这般帮助他们?”薛州看着沉默不语的刘宸,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他到底想要做什么,“之前主上不是告诉过小人,最好还是离刘使君远一些么?”    “本来是!”刘宸听到了薛州的话语之后忍不住嘴角抽了一下,“要不是他们太弱了,你家主上现在就算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也得是在下邳酒馆喝着小酒听着小曲儿。    何必非要在这里和他们出生入死的!”    “那主上...”    “多余的你就不要问了,你知道多了对你没好处。”刘宸伸手锤了一下薛州的胸口,“赶紧将这里的事情都解决干净,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刘备大帐之中,这一次刘宸没有见到刘备大步走出营帐将他亲密的迎接进去,反倒是端坐于中军大帐之中等待着他的拜见。    “小子,拜见刘使君。”    刘宸并没有对此感觉到什么不适,只是在他躬身下拜的那一刻,在他看不见的头顶,刘备似乎有些冲动又变得十分犹豫。    “....先生,请入座吧!”    “小子多谢刘使君。”    等到刘宸真正坐好之后,刘备放在桌案下面的拳头不断的握紧,又不断的松开,最后脸色恢复了平常的模样。    “今日小兄弟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也没有什么,就是看着大军在这开阳浪费的时间真的不少了,觉得咱们也该试着做点正事儿了。”    “好!军中上下大可听从先生调遣!”    “....刘使君误会了,小子只是有些...”    “无需解释,备明白。”刘备抬手阻止了刘宸的话语,并且走到了刘宸的面前,亲自将腰间双股剑拿到了他的面前,“从此,先生就代表着备。”    “.....”看着面前的双股宝剑,刘宸脸色第一次变得沉重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